分享

24上岸学员 | 双非三跨考生,391分压线拟录取华中师大特殊教育考研经验

 司南教育学考研 2024-05-27 发布于湖南

本人本科是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业,到大三下才最终决定了要跨考华中师范大学的特殊教育专业。

看到初试成绩391分的时候我就开心了几秒钟,一方面这个成绩比我预期的要好,另一方面它和23年的复试线持平。按照往年的趋势我感觉我根本没希望进复试,沮丧迷茫了一周多的时间,在家人朋友的鼓励下还是调整好了心态,一边根据往年的经验贴准备复试,一边准备毕业论文。

看到复试名单的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压线进了!进15录12,和我一样391分的有一个人,还有一个392的,一个394的。其他的就分差较大了,怀着反正也是压线进的复试也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了的心态,我在正式坐到候考室里等面试之前都不算太紧张,非常感谢初试成绩出来后没有直接放弃的自己!最终还是顺利上岸啦逆风翻盘只是几率小!但它不是没可能!

因为此前的专业和特殊教育基本上没有相关的地方,所以在经过多番了解之后最终在2月上旬的时候选择了司南的双科全程班。负责学管的学姐人很认真负责每一个阶段都会帮助我明确我的学习任务,针对我在专业课上不太理解的问题也会及时给出很详细的解答

在初试成绩出来之后,分数在350分(国家线)以上的全程班的同学可以免费兑换领取复试课,有通识课和相应的专业课除了对复试有帮助外,还有一些关于调剂的注意事项

整个从初试备考到复试全程的服务非常全面,而且每个学姐都好会提供情绪价值对于一个抱着绝不二战的想法的三跨考生来说,整个考研过程,特别是后期的压力真的不小,学姐每一次的鞭策也好,激励也好,都很恰到好处。回过头来看其实我想说,考研最难的地方是坚持,它真的就像是在暗室里面洗衣服,在灯光亮起前我们只能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搓洗。

333专业课一

因为华师到八月份的时候才宣布加入统考,备考模式也经历了从自命题调整到统考,属于是摸着石头过河,备考经验就不详细介绍了,我挑几点重要的讲一下:

四本书的学习顺序中教史-外教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

知识点的背记最迟八月一定要开始了,前期可以以熟悉框架为主。

最迟10月的时候一定要开始模拟考试,要把握住每一部分的答题时间,一定要把记忆的知识点输出到纸上!!!看到题目你会发现背书和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整地输出到答卷上真的是两码事!!!千万不要觉得做完整的模拟考试一次要3个小时很浪费时间,它真的可以让你在考场上更淡定!!!

最后我想说的是:333变为统考之后个人感觉会比自命题的时候容易,背记压力真的小了很多,大家也不必太惊慌只有一年的真题的可以参考。

夸一下司南的课题组,七八月份各学校接二连三的宣布加入统考后,司南相应的调整后的课程内容和后阶段的资料出得很快!!!

818专业课二

华中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的专业课二是818,在备考的时候尤其要重视教材,对于教材的阅读一定要仔细,给出的案例补充、附录什么的一定要看。

虽然教材内容中有理解难度的知识很少,但是前期要重视对教材内容的框架梳理,先看教材再构建框架框架的建构可以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在每个阶段不断地进行细化,对于重要的内容可以适当的扩展阅读相关的论文和期刊(我考专业课二的感受就是最后的大题真的很灵活!!!感觉和书本没什么联系。有一说一,我感觉我都没太看懂最后的大题它到底在考我什么,虽然无从下手但也还是凭借着所学的知识把能写的都写上了哈哈哈)。

复试名单出来后我简单的看了一眼大家的分数,我和其他14个人在专业课一、英语还有政治上的差别并不大。我专业课一128分还是最高分,但是专业课二和其他人相差很大。140分及以上的有5个,最高分有143分,剩余的也都大多130+,只有我一个人连120分都没上。我觉得归根到底是因为专业素养不够,遇到稍微灵活的有延伸的题就无从下手。

英语二

单词的记忆开始得比较早,也贯穿了我整个备考过程。从我决定考研的时候就开始慢慢记了,但是那时候每天的量比较少,2.14确定了目标专业和院校之后,我开始了正式的第一轮,每天都会用不背单词APP复习+新学100个单词,后续的几轮中会根据情况在数量上做调整,但是我每一轮都是早上起床后复习单词,晚上再记新词。在记单词的过程中还会在a4纸上边写,会看派生词和词组

虽然这个阶段在单词上花的时间比较多(每天将近两个小时),但是看派生词的好处就是很多核心词可以一块记,到第二轮的时候会轻松很多第一轮结束是4.23,第二轮结束是7.18,越往后面每一轮的时间会越来越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把单词书换成考研核心词,单词的记忆一定要坚持到考研的前一天!!!

英语相关的课程我是只看了刘晓燕老师的语法,后期看了一下潘赟老师的作文课,个人感觉刘晓燕老师的课蛮有意思的不容易走神,潘赟老师的作文课可以不看,主要是根据她给的九宫格和句型多练习,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模板

政治

因为复习不知道该用什么资料,该从何下手,又想节约搜集信息的时间。在听课的时候我是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掌握情况,每个阶段都是有选择性的听每个阶段的课。

说实话,我是不相信那些说考前刷一刷选择题,然后背一背肖四的大题也可以考不错的分数这种话。像教育类的专业到最后需要过的东西是很多的,你如果盲目随大流都留到最后来压力是很大的,很容易就放弃。经验贴可以多看多参考,但自己的复习节奏和进度要自己把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