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曾国藩家书》:静心读书,足以养病(讲于2023年5月4日)

 惟虫能天 2024-05-29 发布于河北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进止清净

静心读书,足以养病


曾国潘在致弟弟“述读书之法”的家书中写道,体气多病得名人文集静心读之亦足以养病

事,世人恐大都未必以为然我则深信不疑,且自认在这方面已受益多多。著名学者钟永圣先生有个观点说,人深信、勤学传统文化经典并力行之,即可不得病、少得病,起码不会得大病,得了病亦易疗治。其中道理大矣

论及此,不由会让人想到传统文化中讲到的,人的生命固然要靠食物来滋养,但食物却绝不仅仅是口中吃的饭食。人需要物质营养需要精神营养,需要物质食粮也需要精神食粮。传统文化经典在这方面讲的极为详尽、极为深刻。这种观点讲到,人需要四种食才能活着,才能活得好。一是食,即分段而食,指的是一日三餐。二是食,指的是身心对环境的感受和需要。比如说生活在空气清新、光照充足、生态良好的环境中,身心都会愉悦健康。这还包括人与人的友好接触、爱抚等。三是思食,指的是人有理想、有追求、有乐观坚定的精神状态。四是识食在潜意识、深层意识中有坚定和纯洁的信仰,一生坚持行善积德、修德敬业。事说起来简单,但要做到很不容易。若言一二两种食须依存外在环境而实现的话,三四两种则全在自己的修为,且这种修为是永无止境的。这种修为越高,身心健康就越有保障。

可见,要滋养身心、养生疗病,固须好好吃饭,维护好自己的生活环境,更时时保持乐观向上、积极振作的精神面貌。要实现目标,须从加强修养做起,而加强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拜好师、交好友、读好书,深明道理并力行之。

精一之功




欲购《日日有感日日谈》(即“常顺有话如是说”内容)可联系“正己而已”公众号管理员(1503116086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