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法》

 阿金大大 2024-06-04 发布于辽宁
三节:
人之一身而言,手、肘为梢节,腰、腹为中节,足、腿为根节。分而言之,三节之中亦各有节。手为梢节之梢节,肘为梢节之中节,肩为梢节之根节; 胸为中节之梢节,心为中节之中节,丹田为中节之根节; 足为根节之梢节,膝为根节之中节,胯为根节之根节; 总不外乎梢起、中随、根追之理。庶不至有长短、曲直、参差、俯仰之病,此三节所要贵明也。
四梢:
发为血梢、甲为筋梢、牙为骨梢、舌为肉梢。四梢齐,则内劲出矣。至于起至之法,必须发欲冲冠,甲欲透骨,牙欲断金,舌欲摧齿。心一动而四梢皆至丹田。而从气出,如虎之狠,如龙之警,气发而为声,声随手发,手随声落。故一枝动,百枝摇,四梢齐,内劲从此出矣。
五行: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内对人之五脏,外对人之五官。心属火,心动勇力生。脾属土,脾动大力攻。肝属木,肝动火焰冲。肺属金,肺动沉雷惊。肾属水,肾动快如风。此是五行存于内者。目通于肝,鼻通于肺,耳通于肾,舌通于心,人中通于脾。此五行著于外者。五行本是五通关,无人把守自遮拦,真乃确论也。天地交合,武艺相争,先闭五行,四两可拨千斤。己为天,人为地,手为云,目为日月,闭己之五行,以克人之五行。
身法:
身法有八要,起落进退,反侧收纵。起为横,落为顺,进步低,退步高,反身顾后,侧顾左右。敛如伏猫,放似纵虎。以中平为宜,以正直为妙,与三节相宜。
步法:
步法有寸步、垫步、纵步、快步、剪步。如离敌0.6~1米,可以用寸步。寸步者,一步可以到也。如距敌1.3~1.8米,可以用纵步(垫步后,仍上前步)。至于身大力勇者,即进前步,急过后步,也必垫一步。若距敌3.3米,可用快步,后脚也必垫一步,但不露形。快步者,起前脚带后脚,平飞而去。但不是跳跃进步,此是马奔、虎剪之急,气不成者不可轻用。如遇人多,或有器械,即连腿带脚并剪而上,亦称飞脚。学者随便用之。总之,法不可执,习之纯熟,用之无心,方尽其妙。进前脚,急过后脚,如鹞子钻林,燕子抄水,是折脚而起,即总论所谓鹰抓四平,足下身存是也。
手足法:
手法者,出手、领手、起手、截手也。出手者筋梢发,有起有落,曲而非曲,直而非直,谓之起手。筋梢不发,而未落者,谓之领手。顺起顺落,参以领搓者,谓之截手。起前手如鹞子钻林,束翅而起,催后手,如燕子抄水往上翻,长身而落,此单手之法也。两手交错,互并落起。如拳升落,如分砖,此两手之法也。总之,肘护心,手撩阴,其起如同虎扑人,其落如同鹰抓物也。
足法者,起翻落钻,忌踢宜折也。腿起怀,脚打膝,斜上翻,如同手之撩阴也。落则犹如石钻物,如手拂眉。忌踢者,脚踢浑身是空。宜折者,即手足之落,如鹰捉物是也。手足之法本相同,而足以为用。也必如虎行之无声,龙行之莫测。
上法、进法:
上法以手为妙,进法以步为奇。而总以身法为要。起手如丹凤朝阳,进前步,抢上抡下,随后步折打是也。三节明,四梢齐,五行闭,身法活,手足之法连,视其远近,随其老嫩,一动而即是也。此外还有顺、勇、疾、狠、真、尽六方。顺者自然也,勇者果断也,疾者急速也,狠者不容情也,真者发必中也,尽者内劲出,彼难变化也。
顾法:
顾法分开法、截法、追法、单顾、双顾、上下顾、前后顾、左右顾也。
开法者,左开右开、劲开柔开也。右开如外括,左开如内括。劲开如炮拳之明劲,柔开如元龙之暗劲。
截法者,截手、身、言、面、心也。截手者,彼先动而截之也。截身者,彼未动而截之也。截言者,彼言露其意而截之也。截面者,彼面露其色而截之也。截心者,彼喜上眉梢,我防其有心而截之也。
追法与上法、进法一气贯注,即所谓随身紧趋,追风赶月不放松也。彼虽欲走,而不能走矣,何怕其有邪术乎?
顾法者,单顾用截拳,双顾用横拳,顾上用冲天炮,顾下用卧地炮,顾前后用前后梢拳,顾左右用扩边炮、护身炮。所以随机而动,非若他人之钩连拳架也。
三性法:
三性调养法,眼为见性,耳为灵性,心为勇性,此三性者,术中之妙用也。故眼中不时常循环,耳中不时常报应,心中不时常警惕,而精灵之意在我,庶不至为人所误矣。
内劲法:
内劲寓于之无形之中,接于有形之表,而难以言传。然思其理,亦可知也。志者气之帅也,气者体之匀也。心动而气随之,气动而力赴之。此自然之理也,即提劲、崩劲亦非殆,唯粘劲也,创劲太直,而难为起落。攻劲太死,而难为变化。掤劲太促,而难为展拓。唯粘劲出没甚捷,可使日月无光而不见其形,天地交合而不见费其力。总之,于三心之中,发于一战之倾。如虎之伸爪不见爪,而物难逃; 龙之不见力,而山不能阻,如合以上九法为一,克人宁有不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