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督脉—囟会穴 一、穴位介绍 ![]() 1.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 2.功效:醒神,祛风,清脑; 3.主治:(1)头痛,眩晕;(2)鼻渊;(3)癲狂痫; 4.穴名释义:囟,指囟门。会,指会合。穴在颅骨冠状缝和矢状缝会合处,婴儿时脑髓未充,头骨不合,俗称囟门;年长时囟门渐合,穴当其处,故名囟会; 5.操作:平刺 0.5 ~ 0.8 寸。小儿前囟未闭者禁针。 二、临床应用 (1)脑小血管病致认知障碍 ![]() 脑小血管病是指由颅内的小血管发生病变而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小血管病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起病较为隐秘,难以被察觉与发现,病情呈缓慢的渐进性进展及加重,也可导致轻度的VD,脑小血管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最明显的表现为执行和信息处理功能障碍,而在记忆及行为方面的功能障碍表现并不明显。“小血管,大问题”,因其大多起病较为隐秘,难以被察觉与发现,一般是因体检或者他病进行详细问诊及体查后才被察觉,病情呈缓慢的渐进性进展及加重,易被患者及医生忽略,若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造成认知功能损害,从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对患者的家庭和当前老龄化严重的社会而言都是一个沉甸甸的负担。在临床实践中给予合理有效的诊疗至关重要,如何预防以及治疗日益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重点。针对该疾病,目前临床上西医多以多奈哌齐等药物抗痴呆及对症治疗为主,虽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亦有药物副作用等不良反应,联合中医方法治疗成为临床治疗趋势。 查阅祖国医学经典书籍,并无“脑小血管病”的病名及相关具体描述,而从临床表现来看,与本病相似的有“痴呆”、“中风”、“呆病”、“善忘”、“健忘”等,结合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症状及临床特点,可将其归结于祖国医学的“神志病”范畴,属中医所言之“痴呆”。囟会、百会、印堂三穴皆位于督脉。督脉循行属肾-贯心-络脑,“督脉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脑内为元神所藏之处,主记忆、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主要治疗与神志有关的病症。智力来源于神,正如《淮南子》曰“神者,智之渊也”。督脉与脑部连接最为密切,督脉主神、智,故督脉的经穴可治疗与神志有关的病症,针刺其能刺激大脑皮层,促进脑络的经络气血循环,改善脑部血供,有利于恢复受损的脑细胞的各项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囟会穴首见于《灵枢·热病》,《针灸学名解》谓之:“顋,从页从思,思从自,从心。人当思虑之际,神识会于顋门,故名'顋会’”,此穴位于头部连接颅骨、顶骨等各骨间的膜质部,为髓海在脑的汇聚处,陈振虎老师临床选用此穴治疗痴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因其穴内旺盛的气血可汇集肾中之元气,然后通过督脉之路将气血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入脑,具有补肾健脑,升清降浊、醒脑开窍的作用,针灸此穴可治疗记忆力减退、头晕目眩、神经官能症等。由囟会向百会透刺,一刺透两穴,不仅可以减少穴位数量,固护卫气不受损,还可使针刺范围较单一穴位针刺范围扩大,且囟会穴及百会穴的主治作用相辅相成,可起双重叠加效果,同时可加强针感循经传导感应,增进疗效。 (2)卒中后认知障碍伴焦虑症 ![]() 卒中可导致认知障碍已得到证实。然而,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被严重的身体残疾所掩盖,容易被忽视。有证据表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不仅与VCI有关,还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有关。高比例的中风幸存者三个月内出现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几率最高。焦虑症作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常见伴随症状,是对躯体功能障碍后出现的异常负性情绪反应,是卒中后最常见的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紧张、坐卧不安、恐惧、心神不宁。焦虑症的主要治疗方式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均不显著,且治疗时间较长,针灸作为本病的物理治疗方法之一,由于显著地临床效果和低廉的治疗成本,广泛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关注。大量临床专家研究头针对于卒中后认知障碍及卒中后焦虑尤为明显,教授从1985年开始,采用头项取穴法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取得较好的疗效,并对中风后认知障碍及疾病发展所出现的相关伴随症状详细的研究总结,根据脏腑经络及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原则,从根本上治疗脑源性疾病。 头部督脉及足三阳经穴为主取穴法是程氏头项取穴法之一,程式头项取穴法是程为平教授,从医四十余年经过无数患者的治愈病历中,结合中医传统经络与西医博德曼功能分区和脑网络学说。把传统的中医穴位加以总结并重新进行分区总结。程式头项针法从上到下(横向分区)共分六大区:从左到右(纵向分区)共分8区:1、3、5、7区在左,2、4、6、8区右。在额区、顶区、中央区、枕区、项区的穴位以传统的经络走形为基础,稍加以修改,划分为各大分区纵线。督脉线(即印堂大椎线):起于印堂穴延督脉向后延伸至于大椎穴,期间经过额中穴(自拟穴)、上星穴、神庭穴、囟会穴、前神聪穴、前顶穴、百会穴、后顶穴、后神聪穴、脑户穴、强间穴、大椎穴、风府穴、分别属于额区、顶区、中央区、枕区、项区的中间线,是左右分区的分界线。 囟会,因穴当囟门闭合处,故名,在上星后一寸,矢状缝与冠状缝交点,主要有醒神、祛风、清脑的作用,《千金方》提到:“癫,风头眩,四肢重,诸风邪鬼病”和《类经图翼》有云:“风痫、项痛、清涕、目眩面肿、饮酒过多头皮肿、鼻塞而不闻香臭”。现代多用于治疗高血压、神经官能症、卒中。临床采用头部督脉及足三阳经穴为主取穴法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伴焦虑症,以“五脏神理论”和“全息理论”为基础,辩证取穴。脑为元神之府,元神不安则五脏失衡。五脏神理论,是最早将五脏与神志相联系进行分析论述。头部督脉及足三阳经穴额上区选取头维足阳明胃经之穴,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之脉,气血逆乱则多为神志病发生之标因,故针刺胃经穴位能调理人体阴阳气血、养心安神。眉冲、曲差,足太阳膀胱经穴,肾与膀胱相表里,肾属膀胱,与心脑等脏腑直接发生联系。《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云:“肾水心火交会于脑,合肝脉注于目中。”故焦虑类疾病与肾、心、肝关系密切,能安神、调畅情志。头临泣,足少阳胆经穴。肝与胆相表里,肝藏魂,随神往来者谓之魂,魂是建立在神气活动基础上发展完善的。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百会,督脉经穴,督脉属于人体的奇经八脉,属于阳脉之海,是人体最重要的经脉之一,有总督、统领阳脉,调节阳脉气血,主导一身阳气功能活动的作用。督脉所联络的脏器,以肾、脊髓、脑为主。在生理功能上,他们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3)卒中后焦虑状态 ![]() 缺血性脑卒中由于神经功能缺损,容易出现躯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等多种功能障碍。卒中后焦虑作为卒中后情感障碍之一,因临床表现及发病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焦虑情绪、焦虑状态、焦虑障碍。焦虑状态作为生理性焦虑情绪和焦虑障碍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其患者症状持续时间不足6个月或症状的严重程度没有达到诊断标准。表现为持续的紧张不安、无充分现实依据地感到将要大难临头,并伴随强烈的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如心悸、气短、胸闷、口干、出汗、肌紧张性震颤、颤抖或颜面潮红、苍白等。 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并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且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目前国内关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情绪障碍尤其是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较少。临床中用于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常用指标是HRV。HRV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无痛无创、安全性高的优点,可以通过定量分析客观指标来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后焦虑状态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针刺具有双向良性调节的特殊作用,本试验通过针刺囟会透上星穴,探讨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焦虑状态下,针刺头部腧穴对自主神经的影响,为临床头皮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提供依据。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HRV指标,评估针刺囟会透上星穴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焦虑状态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为临床针刺治疗卒中后焦虑状态提供参考依据。 囟会穴,又称“囟中”“天窗”,为督脉第二十二穴,位于囟门闭合处。囟会最早记载于《灵枢·热病》,囟会穴位于头盖部,气血旺盛,汇聚收引肾气,输注精微布散于头部各处,可养血安神,祛风清脑。又位于督脉之上,阳脉之海振奋阳气,调畅气机,囟会可治疗诸多疾患。《素问·水热论》记载:“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俞......中行五穴:上星、囟会、前顶......以越诸阳之热逆。”《素问·热病篇》记载:“惟百会、囟会盖以泻热之本也。”表明囟会穴可祛风清热解毒。囟会穴与人体先天机能关系密切,为胎息之所。人始生,鼻司呼吸,而有后天之气,囟门渐合。囟会穴位于额叶背外侧面、中央前回体表投射区,连接颅顶各骨间的膜质部,可调节植物神经皮质中枢的部分功能。前顶透刺囟会穴可良性调节脑梗死恢复期血流动力学,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强血管壁弹性,增加脑血流的灌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囟会加用百会穴可治疗心脾两虚型恶性肿瘤患者的失眠,调节植物神经,疗效显著。囟会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过敏性鼻炎、紧张性头痛等疾病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基于囟会穴布精微、治癫疾、祛中风的功效,本试验选囟会穴为施穴穴位之一。 临床研究证实针刺主要通过腧穴发挥效应机制,调整人体机能。腧穴的动态穴敏性在病理状态下通过针灸刺激被激活,将针灸刺激的物理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通过神经中枢或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发挥对脏腑的调节作用。本试验通过针刺囟会穴和上星穴,激活特定脑区,调节脑的可塑性,从而改善脑血流微循环,实现大脑功能的重建,并利用神经传导与调节,作用于自主神经相关核团,修复自主神经失调,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焦虑状态。 三、参考文献 [1] 赵吉平,李瑛.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01. [2] 王曼洁. 岐黄针疗法治疗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2022[2024-05-30]. [3] 赵佳瑶. 针刺头部督脉及足三阳经穴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伴焦虑症的临床观察[D].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0[2024-05-30]. [4] 江明霞. 针刺囟会透上星穴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焦虑状态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4[2024-05-30]. |
|
来自: 沧海一滴水8uba > 《一病一穴及特效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