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长新视点 序言: 1916年3月,袁世凯称帝未成功,恢复民国年号。6月份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了势力范围。中华民国短期内失去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力量,随即进入了一个军阀割据、多方混战的年代。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十大军阀割据势力,各领风骚,一时间中原大地狼烟四起,下面一一盘点各自情况。 一、'北洋之虎'段祺瑞。 段祺瑞,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是民国军阀的开端,袁世凯死后掌握北洋政府大权,他还是皖系军阀的首领。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段祺瑞政府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三·一八惨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被他严词拒绝,在这一点上面,段祺瑞还是有一些骨气的。
段祺瑞号称'六不总理',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并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 皖系主要势力范围:安徽、山东、浙江、上海、福建、甘肃、陕西等诸多省份。皖系有九个师、14个混成旅的数十万精锐部队。段祺瑞除掌握中央大权外,山西军阀阎锡山、四川军阀刘存厚等人,也支持段祺瑞的执政。 在直皖战争中,段祺瑞被吴佩孚击败,他被迫通电下野,皖系军阀就此结束。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 二、民国当世“军事才能第一人”吴佩孚。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分裂成直系与皖系,直系的创始人是冯国璋。冯国璋死后,吴佩孚成为直系的军事首领。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
他是秀才出身,投效北洋,成为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第一战将和智囊。吴佩孚善于用兵,富于韬略,军事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兵锋所指,无不披靡,更为世人瞩目。在其军事生涯前期,曾一战安湘、再战败皖、三战定鄂、四战克奉,有'常胜将军'之名。其人格品德更甚高,既讲求五伦八德,也醉心佛老之道,有《循分新书》、《正一道诠》、《明德讲义》、《春秋正义证释》等著述传世。 直皖战争中击败皖系段祺瑞,第一次直奉战争打败东北的张作霖,确定直系的军阀地位。直系主要势力范围:河南、湖北、直隶、陕西等多个省份。直系五个师、一个混成旅和若干个独立团,共计10万余人。吴佩孚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因冯玉祥等人的倒戈,直系精锐全军覆没。吴佩孚退守到两湖地区,后被北伐军彻底消灭。 三、'笑面虎'孙传芳。 孙传芳原本是直系的一个小小师长,只用了两年时间成为了东南王。他是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复后人,直系军阀首领,与张作霖、吴佩孚并称为'北洋三大军阀',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恪威上将',人送外号'笑面虎',号称'东南王',是直系后期最具实力的大军阀。孙传芳幼年孤苦,寄人篱下,光绪三十年出国赴日本留学,光绪三十四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宣统元年回国后历任北洋陆军营长、团长、旅长等职。
民国十四年10月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军阀势力,同年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任五省联军总司令。期间拥兵数十万,积极进行军事改革,重用知识分子,裁减赋税,善待农人,江南五省人民生活安定。民国十六年2月,组织兵力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主力军消耗殆尽一蹶不振。 孙传芳主要势力范围: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安徽。孙传芳兵力20万左右,地处江南富饶地区,统治东南五省仅一年多的时间,就让北伐军打败了。 九一八事变后,孙传芳隐居天津佛堂,果断拒绝冈村宁次邀请其做华北伪政府主席的无理要求,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具有一定的民族气节。民国二十四年11月13日,孙传芳被施剑翘刺杀身亡。 四、'东北王'张作霖。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
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 张作霖土匪出身没有文化,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直系吴佩孚,实际控制北洋政府。张作霖标准的白手起家,屌丝逆袭。张作霖主要势力范围:东北三省、热河、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省。张作霖奉系军队,拥有了20个师,共计约47万大军。 国民党二次北伐中张作霖退守东三省,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在皇姑屯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史称皇姑屯事件,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逝世。 五、“山西王”阎锡山。 山西王阎锡山贯穿整个民国的38年间,阎锡山一直是山西的统治者。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字百川、伯川,号龙池,汉族,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现山西省定襄县河边镇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中国同盟会会员,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 民国时期,阎锡山历任山西省都督、督军、省长、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兼国防部长。奉行'中庸哲学'的阎锡山,从辛亥革命开始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 阎锡山主要势力范围:山西、绥远、河北、察哈尔和北平、天津两大城市。阎锡山部队十个军、四个保安中队、四个骑兵师、七个炮兵旅。中原大战中被张学良偷袭,阎锡山只有退守山西。 阎锡山解放前夕去台湾,1960年5月23日病逝台北,终年77岁。葬于七星区阳明山。 六、'基督将军'冯玉祥。 冯玉祥西北军阀首领,原直系军阀,把清朝皇帝赶出故宫就是他的杰作。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县 (今安徽巢湖市),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沧州市),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之称。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滦州起义。1921年7月后任陕西督军。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并将所部改称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 1926年在直奉联军进攻下通电辞职。1926年3月赴苏联考察,同年5月加入中国国民党。9月17日在绥远五原誓师,率领西北军出潼关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3月与阎锡山组成讨蒋联军,中原大战失败后隐居山西汾阳峪,后隐居泰山。 1933年5月,在察哈尔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1935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1948年1月1日被选为民革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主席。冯玉祥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系国民政府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银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三大抗战勋章获得者。 冯玉祥主要势力范围:西北和河南、山东等省。冯玉祥军队40多万,中原大战惨败,冯玉祥成了光杆司令。1948年7月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9月1日因轮船失火遇难。 七、'新桂系首领'李宗仁。 李宗仁新桂系的首领,国民党北伐中第7军军长,北伐中最大的军事功臣。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邻,广西桂林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桂系'首领,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他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两广统一,奠定北伐的基础,促成北伐。'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1948年国民党行宪,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未果,之后出走美国。新桂系主要势力范围:湖南、湖北、安徽、广西等多个省份。新桂系拥有16个军、七个独立师,蒋桂战争、中原大战接连战败,李宗仁退回广西。新桂系一直是民国蒋介石的最强的反对派。 1965年7月,偕夫人郭德洁经瑞士、中东回到北京,受到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欢迎,于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八、“滇军创始人”唐继尧。 唐继尧滇军创始人与领导者,滇系军阀首领,北洋军阀时期西南最大的军阀。就读东京振武学校,然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后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深造。唐继尧参加过重九起义,昆明起义。在镇压二次革命时,攻打四川熊克武率领军队。 在护国战争中,与蔡锷联合宣布云南独立,自任中华民国护国军总司令,护国战争结束后,任云南督军兼省长。护法运动中被推为护法军总裁之一,并任滇川黔鄂豫陕湘闽八省靖国联军总司令。民国二年(1913年)开始在云南执政,唐继尧在近14年的执政期中,兴办教育、筹办市政、发展实业做了若干件利民兴滇的大事,为云南的近代化事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执政后期从下属到民间怨气甚大。 滇系主要势力范围: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唐继尧30万兵力坐镇西南,后因手下龙云等四镇守使“兵谏”下台。 1927年失去云南政权,同年5月23日病死于昆明,终年四十四岁。1935年,国民政府感念唐护国之功,明令褒扬,于1936年改公葬为国葬,补行国葬仪式。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 九、“旧桂系军阀领袖”陆荣廷。 陆荣廷(1859-1928年),中华民国旧桂系军阀领袖。辛亥革命时,广西独立,被举为副都督;提出'桂人治桂'口号,逼走沈秉坤、王芝祥,当上广西都督。又分化瓦解中国同盟会,镇压革命分子,起用旧官僚,建立起旧桂系对广西的统治。 二次革命时支持袁世凯,镇压柳州讨袁活动,支持龙济光攻粤。护国战争前,因同袁世凯的矛盾激化,密谋讨袁。1916年3月15日宣布广西独立,出兵湖南、广东。参加组织两广护国军务院,任抚军,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旋任广东都督、两广巡阅使,桂系势力扩张到广东。护法运动开始,欢迎孙中山南下广州,陆任广州军政府粤湘桂联军元帅,并出兵攻占湖南抗击北军南侵。 1920年驻闽粤军和广东民军将桂系驱逐出粤境。翌年孙中山命粤、滇、赣各军入桂讨陆,陆嫡系谭浩明部退往桂西继续抵抗。势力范围:广西,广东 ,兵力10万左右。1923年乘陈炯明背叛孙中山粤军撤退,卷土重回广西,次年被叛将沈鸿英围困在桂林3个月,后逃离广西,通电下野,寓居上海,后移居苏州。1928年11月病逝于上海,1929年灵柩运回广西,葬于武鸣区城西的狮子山。 十、'飞将军'韩复榘。 韩复榘,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19岁离家闯关东自谋生路,后投效兵营。是率军第一个打到北京城下的北伐将领。时人称其为'飞将军'。在中原大战前脱离冯玉祥投靠蒋介石,在山东韩击败了晋军为蒋介石巩固了前沿战线。除此外韩还视察下乡亲民,以微服私访的形式考验山东的各官员。 1937年韩断然拒绝了日本人的'华北五省自治'计划。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韩复榘亲自在第一线指挥,进行了夜袭桑园车站、血战德州、济南战役、夜袭大汶口等战役。期间韩与蒋介石多次发生矛盾,一枪不发,导致山东省沦陷,随后,华北黄河一带这一重要战略位置被日军占领。 中原大战对西北军倒戈一击,被蒋介石封为山东省主席。主要势力范围:山东。正规军8万,外加民团有近20万,抗战初期因弃守山东让被蒋介石枪毙,死得对不起国家的一个败类。 总结: 乱世出英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旧派中最厉害的要算奉系张作霖,江山是自已真刀真枪的打下来,只可惜让日本暗算。新派中最厉害的要数新桂系李宗仁,三次逼蒋下野。活得最舒坦的是山西阎老板,就是个土财主,一心捞钱,好像从头开始就没争天下的打算。死得最窝囊的,要数韩复榘了,别人逃跑没有死,他逃跑了被枪毙,估计他死了之后,还心里在向蒋介石喊冤。 文章来源:成长新视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