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节快到了,艾叶加一物,风疹,湿疹等皮肤病一扫而光

 7umpv2hy8fcolz 2024-06-08 发布于湖南

俗话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是治百病的,本草经上都有记载的,特别是放了三年以上的陈艾,端午节前后采摘的。

至于治百病的方法,有与其他药材配伍,内服,外用,艾灸等等。

今天我们要说说,外用艾叶,来治疗缓解皮肤病。也不需要三年陈艾,新艾叶也是可以的。

用艾叶加菖蒲,煎汤清洗或涂摸患处,每天使用,风疹,湿疹等等一些皮肤病渐渐的就好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古经典本草及现代医学研究,对艾叶和石菖蒲的解析:

艾叶,归经入脾、肝、肾经。

①《纲目》:"入足太阴、蹶阴、少阴经。"

②《本草新编》:"入脾、肾、肺三经。"

③《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功能主治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①《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⑦《珍珠囊》:"温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⑾《本草正》:"辟风寒涅,瘴疟。"

⑿《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

艾叶的禁忌:

1.阴虚血热者及素有失血病者忌用。

2.艾叶其性温燥,故外感风热或温热,实热内炽,阴虚火旺,血虚血热者不宜服用。

3.出血证属血热妄行者忌用。

4.艾叶所含挥发油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故昏迷者禁用;婴幼儿及老年人不宜长期服用。

5.艾叶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故孕妇及先兆流产者慎用。

6.经期时间长、经量多不宜在生理期使用艾草泡脚。

石菖蒲,属于开窍药,它的功效很全面,具有理气、活血、去湿、散风、开窍等功效,对皮肤病、消化、心血管系统疾病都有着很好的效果。


临床应用:
此药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以下病症:

1、此药可以用来治疗痰蒙清窍、神昏癫痫等疾病。对于出现的中风导致痰迷心窍,神志混乱,舌强不语等疾病,可以配伍半夏、天南星、陈皮等一同使用,如涤痰汤。对于痰热弊窍,高热神昏等疾病,可以配伍郁金等一同使用,如菖蒲郁金汤。对于痰热癫痫抽搐等疾病,可以配伍竹茹、黄连等一同使用,如清心温胆汤。

2、此药可以用来治疗湿阻中焦等疾病。可以常配伍砂仁、苍术一同使用。对于湿热毒盛,不纳水谷导致的噤口痢等疾病,可以配伍黄连、茯苓等一同使用,如开噤散。

3、此药还可以用来治疗健忘失眠、耳鸣耳聋等疾病。对于健忘的症状,可以配伍人参、茯苓一同使用,如不忘散。对于劳心过度、心神失养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等疾病,可以配伍人参、茯神、朱砂一同使用,如安神定志丸。

现代意义:
现代药理研究,此药具有镇静、抗惊厥、抗抑郁的作用,还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栓,抗心肌缺血损伤等作用。现代应用此药物,可以用来治疗脑梗死、癫痫、健忘、失眠、心肌梗死、失音、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艾叶和石菖蒲外用,祛风去湿,风疹,湿疹等外用有奇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