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拍满路花·瑞午(柳永体)
沉默(吉林)
端阳离骚曲,望断汩罗江。榴花如火雨飘窗。
艾风拂面,迷五月熏香。宿命难追忆,别酒孤舟似梦,千载留芳。
几番沉醉魂渡,夏日伴杯觞。书林碑记九歌堂。遗文远客,身殉楚萍乡。慰藉灵均故,丰骨忠肠,万均国重心藏。
小重山·端午忆屈原
张丽辉(湖南)
端午情怀浓烈扬。艾蒲香处处,洒雄黄。 龙舟逐浪过河江。游汨水,锣鼓击声长。
怀念屈原狂。《离骚》《天问》颂,振多方。 忆英雄满赋文章。才华溢,华夏永流芳。
武陵春·端午感怀(格一)
姜金雨
天问离骚魂鬼泣,句句汨罗愁。正气吟诗志不休。爱国以身投。
风骨犹存端午祭,感慨涌心头。逐浪龙船竞水流。英魄颂千秋。
西江月·端午感怀
李亚华(辽宁)
五彩葫芦高挂,七珍粽子飘香。缅怀屈子酹端阳,千百龙舟搏浪。
路漫漫兮求索,心期期矣忧伤。忠魂永伴汨罗江,千古离骚绝唱。
定风波·读九章思屈子(欧阳炯体)
张万华
月透纱窗留月輪。陪随夜半阅诗文。屈子九章今又赋。温故。端阳时节思灵均。
诗意铿锵陈浩气,俠气。文资斐锦著忠魂。字里行间翰墨语。志趣。超凡脱俗烁无垠。
【中吕·山坡羊】端午忆屈原(通韵)
张明山(河北)
汨罗江怒,汨罗水酷,诗人屈子投身处。展宏图,为民族,“离骚”一曲雄文赋,修法联齐他救楚。人,斗士儒;书,后辈读。
天净沙·服老(马致远体)
兰恩银(河南)
时常整夜无眠,只缘频忆高原,屡把青春再展。古稀身健,可抛心理衰年。
喜团圆·端午节
张峰华(江苏)
千年习俗,虽离久远,百姓难忘。年年五月龙舟赛,国旗永飘扬。
传统佳节,全民欢乐,同话端阳。举杯共饮,千言万语,互祝安康。
沁园春·再赋端午
刘成宏
独到辞风,首创骚体,丽句流传。念纸笺铺彩,争书橘颂,苇丛展墨,齐绘忠贤。蒲叶香浮,榴花绚烂,菡萏凌波咏圣言。悼先哲,纵一江水急,难洗魂冤。
共祈黎庶康安。看远岸龙舟勇向前。诵端阳吉善,山河吟赋,神州无恙,日月书篇。航母掀涛,银鹰翔宇,剑拔弓张虎戍边。固国祚,续九章天问,振羽登攀。'
双头莲令 · 夏荷(赵师侠体)
小隐于诗
夏初苞蕾出芳塘。十里漫清香。凌波踏浪舞霓裳。玉立对彤阳。
佛门正果自呈祥。风月笑炎凉。莲茎藕节气飞扬。情韵动诗肠。
江城子·学书法(苏轼体)
鲁瑞均(山东青岛)
金秋求学入黉堂。乐而康。敢称强。翰墨诗词,研习信心扬。学子园丁齐发奋,书汉隶,
写欧阳。
挥毫搦管美潇湘。着新妆。铸辉煌。遊走砚田,字字绽芬芳。莫道桑榆时日晚,凌云志,
映霞光。
小重山·端午节(薛昭蕴体)
李开英(安徽)
又是端阳煮粽香。龙舟齐竞发,逐湖江。寄思屈子不相忘。离骚咏,诗赋抒怀章。
红线系祺祥。稚童欢逐唱,好歌翔。家家户户祝安康。愿顺遂,岁岁乐康庄。
喜迁莺·高考(韦庄体)(新韵)
何筱燕(湖南)
多少事,几年功。逐梦考场中。挥毫落墨一笺成。今日坦途通。
凝眸思,心绪定。多少春秋逐梦。今朝夺冠万花丛。金榜入蟾宫。
沁园春·汨罗抒怀
秦友成(株洲)
盛世湖湘,汨罗江上,龙舟赛场。怅闲吟屈子,含冤独醒;临流楚客,慷慨高吭。天问离骚,忠魂身殒,万古荆湘竞逐忙。江心月,照英灵一缕,永世流芳。
榴花萱草争芳,携渔父酒酣气势昂。恰春江水暖,鱼肥可脍;流霞云碧,景致堪藏。柳绿忠祠,烟迷幽径,濯足长缨任尔狂。雄歌罢,看民殷国富,谱写新章。
桂殿秋·追梦人
徐邦泽
朝夕汗,当代春。三年苦读在今晨。
飞章解语寻诗路,作赋传奇逐梦人。
破阵子·闲游
王用之
处在梦华未寤,晨曦影射西墙。枝鹊鸣催佳丽起,衣着台前淡靓妆。面颜花正芳。
出户闲游赏景,蕊珠紫绮丹黄。飞燕翩翩联彩蝶,碧水红蕖艳饰塘。天颜明秀煌。
武陵春·端阳凭吊(下平七阳)
金在山上
晨晓云霞光万道,露气湿衣裳。故里江边锣鼓忙。舟在水中行。一片滔声分高下,怀屈子文章。直把离骚永诵祥。思念品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