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解剖学基础——喉和气管

 昵称13mk3 2024-06-10 发布于山东

以下图片内容来源:Osmosis.org 


原文链接🔗:https://www./learn/Anatomy_of_the_larynx_and_trachea?from=/md/foundational-sciences/anatomy/neck/gross-anatomy

如发现文字或者图片错误,请留言或私信指正,因为每篇文章修改次数非常有限,所以我会在留言区置顶标记的错误😉


欢迎大家关注收藏点赞和转发

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

颈部器官由内到外由三层组织组成,以其主要功能命名。

最表浅的一层是包含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内分泌层,然后是包含喉和气管的呼吸层,最里面是包含咽和食道的消化层。

图片

本篇文章会介绍颈部器官的呼吸层,它包括将空气输送到肺部的喉部和气管,并且它赋予每个人自己独特的声音。

图片我们从喉部开始,它负责声音的产生和维持气道的通畅。

喉部位于C3至C6椎骨水平的前颈部,并将咽部下部与气管连接。它还包含声带,或声带,所以它负责声音的产生。

图片

喉部由九个软骨组成:分别是一个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以及两个杓状软骨、小角软骨和楔形软骨。

图片

甲状软骨是最大的软骨,其上缘位于C4椎骨的对面。

它由两个软骨板形成,这两个软骨板在中间结合形成喉部突起,也被称为喉结,在男性中很明显,但是在女性中不太明显。

图片

在喉结的上方,薄板分叉形成一个“V形切口”,称为甲状腺上切迹,在甲状软骨下边界的中间,可以发现一个浅凹陷,称为甲状腺下切迹。

每个甲状腺软骨板的后边界向上突出为上角,向下突出为下角。上缘和上角通过一层称为甲状舌骨膜的膜附着在舌骨上。

该膜有一个厚的中间部分,为甲状舌骨正中韧带,还有两个外侧部分,为甲状舌骨外侧韧带。

下角与环状软骨的侧表面铰接,形成环甲关节,它可以使甲状软骨旋转和滑动,从而改变声带的长度。

图片

环状软骨的形状像一个环,有一个较薄的前带和一个较宽的后带,它是唯一的一个环绕气道任何部分的完整软骨环。

它的后部是环状软骨的椎板,前部是弓,它通过环甲正中韧带向上附着在甲状软骨的下缘,向下通过环状软骨气管韧带附着在第一气管环上。

图片

环状软骨也是颈部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位于C6椎骨的水平面。

这是颈动脉被C6椎骨挤压的水平部位、喉部和气管连接的地方、咽部连接食道的地方,以及喉返神经进入喉部的地方。

图片

杓状软骨是成对的金字塔形软骨,与环状软骨板上边界的外侧部分关节连接。

每个杓状软骨上方都有一个顶点,在那里可以找到角状软骨。

图片

连接杓状软骨和会厌软骨的是一层薄的结缔组织,称为方形膜。

该膜有一个自由的上缘,形成咽会厌韧带。这个韧带被黏膜覆盖,形成杓状会厌

图片

杓状会厌的后部,有两个小的组织,为角状软骨和楔形软骨。

方形膜还有一个自由的下缘,形成前庭韧带,前庭韧带被粘膜覆盖,形成前庭襞。

图片

现在来看一下杓状软骨,它的顶点附着在这个杓状会厌或粘膜覆盖的会厌韧带上,这是方形膜的上部。

杓状软骨的前部还有一个声带突,为声韧带提供后部连接,还有一个从基底侧向突出的突,用来连接环杓后肌和环杓

图片

在杓状软骨的基部和环状软骨板的上外侧表面之间有环杓关节环杓关节通过关节彼此相向或远离滑动、前后倾斜和旋转运动,允许拉紧和放松声带。

图片

弹性圆锥形成声带的黏膜下骨架,从甲状软骨板的交界处向前延伸到杓状软骨的声突后方。

声带韧带是增厚的,游离的弹性圆锥上缘。弹性圆锥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侧环甲韧带,它在声带和环状软骨上缘之间向外侧延伸。

弹性圆锥在前方与环甲正中韧带融合,并与上覆粘膜一起关闭气管入口,但除了被称为声门裂的中央区域,声门裂是声带之间的开口。

图片

会厌软骨位于舌根和舌骨的后部,喉部入口的前部,它形成前壁的上部和入口的上缘。

它由弹性软骨组成,并使得会厌具有灵活性,会厌是一种覆盖着粘膜的软骨。它可以起到瓣膜的作用,在吞咽过程中关闭喉部的气管通道,防止食物误入。

会厌软骨的下端,称为会厌柄,位于甲状腺会厌韧带连接到甲状腺软骨板形成的角上。

图片

喉腔从与咽喉相通的喉入口延伸到环状软骨下边界的水平面,在那里与气管腔相通。

图片

喉腔分为三个区域:位于喉入口和前庭襞之间的喉前庭,前庭和声带之间的喉腔中间部分,以及位于声带和环状软骨下边界之间的声门下腔,声门下腔与气管腔相连。

图片

在喉腔的中间部分,有两个称为喉室的凹陷,它们在前庭和声带之间横向延伸,每个喉室内都有一个称为喉室小囊的组织。

图片

声带是粘膜的尖锐褶皱,覆盖并合并了甲状腺杓肌和声韧带,它属于弹性锥体的内侧自由边缘。

每个声带还包含声带肌,声带肌是一种细长的肌肉,位于甲杓肌内侧、声带韧带外侧,包含较细的纤维。

图片

当发声时,这些褶皱的自由边缘紧密地相对,空气被推出我们的肺时,就会产生可听的振动。当这些褶皱完全闭合时,这也就阻止了空气进入肺部。

声带,与声突和声门里膜一起构成了声门。

图片

声门的形状根据声带的位置而变化。

在正常呼吸过程中,声门是狭窄的楔形,但在呼吸过程中它是宽阔的梯形。

此外,在发音过程中,声门是狭缝状的。声带的张力和长度、声门口宽度和呼气强度的变化会改变音高。这就是为什么青春期后男性的嗓音通常会变低的原因,因为声带的长度会增加。

图片

前庭襞延伸于甲状腺和杓状软骨之间,主要起保护作用,因为它并不真正参与声音的产生,所以它们被称为假声带。

图片

接下来观察一下喉部的肌肉,它分为两组:外部肌肉和内部肌肉。

外部肌肉作为一个整体,可以使喉得以移动,由舌骨下肌、舌骨上肌和茎突咽肌作为主要代表,舌骨下肌主要作用是压迫舌骨和喉,舌骨上肌以及茎突咽肌主要作用是抬高舌骨和喉。

图片

另一方面,内部肌肉通过移动不同的喉部结构来改变声带和声门膜的长度和形状。

根据它们的主要功能,它被分为外展肌和内收肌、括约肌、张量肌和松弛肌等肌肉群。

图片

首先,外展肌和内收肌可以移动声带,用于打开和关闭声门。

主要的内收肌是环杓肌它起源于环状软骨弓并插入到杓状软骨的声突上。

环杓外侧肌向前牵拉肌突并旋转杓状软骨。

杓横肌和杓斜肌从一个杓软骨产生,并插入对侧杓软骨。这会将把杓状软骨拉到一起。

图片

内收肌的共同作用导致声带聚集在一起,当空气被推过声带时,就会引起振动和发声。

图片

当杓横肌不起作用时,杓软骨保持分离状态,这让我们可以在别人耳旁悄悄地说话

图片

这些内收肌也起到反射括约肌的作用,在喉前庭有液体或颗粒靠近时,内收肌将会厌皱襞连接在一起。这对于游泳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图片

声带的唯一外展肌是环杓后肌,它起源于环状软骨板的后表面,插入杓状软骨的声突,并向外侧旋转声突以增宽声门膜。

图片

接下来,喉部的主要张肌是环甲肌,环甲肌起源于前外侧部分,插入甲状腺软骨的下缘和下角。

它们将甲状软骨的隆突向前拉向环状软骨弓的下方,这样就增加了甲状软骨隆突和杓状软骨之间的距离。

这使得声带韧带拉长和收紧,提高了声音的音调。

图片

喉的主要松弛肌是甲杓肌,它起源于甲状软骨的后半部分和环甲韧带,并插入杓状软骨的前外侧表面。

他们通过将杓状软骨向前拉向甲状腺角来放松声带韧带,从而降低声调。

图片

最后,有一块肌肉既是喉部的张量肌也是喉部的松弛肌,这就是声带肌,它在甲状杓状肌的内侧在声带韧带的外侧。

发声肌起源于杓状软骨的发声过程的侧表面,并插入同侧的发声韧带,在演讲和唱歌过程中通过拉紧和放松发声韧带和声襞发挥作用。

图片

喉的所有固有肌肉都由迷走神经的分支支配。除了由喉外神经支配的环甲肌外,其余均由喉返神经通过其终末支(喉下神经)支配。

图片

喉的血液由喉上动脉和喉下动脉供应,喉下动脉和喉上动脉分别是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

喉上动脉穿过甲状舌骨膜伴随着喉上神经的内支并分叉供应喉的内表面。

喉下动脉和喉下神经一起走并支配黏膜和喉下部分的肌肉。

图片

喉的静脉包括与喉动脉并行的喉上静脉和喉下静脉。

喉上静脉与甲状腺上静脉汇合并流入颈内静脉。

喉下静脉与甲状腺下静脉或静脉丛汇合并流入左侧头臂静脉。

图片

喉由喉上神经、喉下神经支配,它们是迷走神经的分支。

喉上神经起源于颈动脉三角上末端的迷走神经节。

在颈动脉鞘内,喉上神经分成两个末端分支:喉内神经和喉外神经。

图片

喉内神经与喉上动脉一起穿过甲状舌骨膜并供应感觉纤维到喉前庭和喉中腔的喉黏膜,以及声带的上表面。

喉外神经向下延伸到胸骨甲状腺肌后方和甲状腺上动脉一起然后穿过肌肉并继续供应环甲肌。

喉内神经有感觉纤维,而喉外神经有运动纤维。

图片

喉下神经是喉返神经的延续,位于气管食管沟附近。

喉下神经进入喉部穿过下咽缩肌的下缘深在甲状软骨板的内侧。

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喉提供运动神经和为声门下腔黏膜提供感觉神经。

图片

呼吸层的最后一个结构是气管。

气管起于C6椎体水平的喉下端,止于胸骨角或T4 ~ T5椎间盘水平,在那里分为右、左主支气管。气管是纤维软骨管,由称为气管软骨的不完全软骨环支撑,以保持气管通畅。

图片

在气管与食道相邻的位置,这些软骨在后部是有缺失的。

气管环的后部间隙由气管肌横跨,气管肌连接环的两端。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