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卷”前转:2008年汽修店对2024年的新启发

 场景学社 2024-06-10 发布于江苏

早上搜索资料的时候,发现自己2008年年末写的一篇旧文:《从低级市场赢利走向未来持续赢利是百度们在商业伦理之外的新大考》,可能是一篇投稿,也可能是心得。大概率是投稿给《软件工程师》杂志的。重新读一下,感觉还是有点意思,不晓得大家可以读出什么意思来,欢迎留言评论。

“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垄断的定义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这些天一直在琢磨武编布置的作文怎么写,就在等公司早班车的时候,在手机上写了这句话,开始将构思流淌出来。就在我写这些字的时候,附近的汽车轮胎修理店的卷闸门被人敲得嘭嘭响,原来是着急上班的车主等着换轮胎。

温州的冬天还是比较冷的,店主可能想睡个早觉,就没有在6:30这个时间起来,平常我等公司的班车发现他在7:30的时候就已经非常忙碌了。今天居然还没有起来,两三个急着上班的车主只有猛烈地敲门,催他起来。我自己问自己,“他们不能换个地方吗?非得在这个店里?”你不说,还就得在这里!这个修理铺的老板非常敬业,手艺又好。我亲眼见他用顾客吃早点的时间,把两只轮胎补好了。对于许多车主来说,已经形成了强烈的路径依赖,临时换个地方,心里不踏实。那么到底是卖方还是买方在控制这个供求关系?这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按照一般情理来说,店主多睡半小时,应当情有可原,但是在供求关系形成之后,事情就不是这样简单了,通常6:30的开门,搞到7:00就是违背了基本的交易契约。就超过了消费者的心理边界了。服务的提供者在公众化之后,尤其成为别人的依赖之后,应当更加自律,为用户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百度自然要比温州的汽车轮胎维修店铺要光彩得多,这店目前在百度上是肯定搜索不到的。但是作为商家,基本的商业伦理与商业契约的原则是完全一致的,超过买单人的心理极限,可能就不是几句微词能打发的,大家最终会用脚来投票。我们现在再看百度用竞价排名的方法提供的所谓服务其实是相当短视的,用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被“绑架”了的。但是由于这个商业模式出现在搜索引擎服务中,短时间内还没有优秀的力量来替代它,大家唯恐落后于别的同行,就拼命地投钱,然而投钱总是有限度的。从其商业模式的本质来看,与其说是搜索引擎市场份额的胜利(比如说,2008年三季度达到70%多),不如说是在中国独特的市场环境与人文环境下,心理战的胜利。

同样的搜索引擎有偿服务,谷歌比百度要策略得多!它把公与私做一个区别,通过搜索结果显示的页面右侧的赞助商链接的通道为用户提供有偿服务。在“公”的一面,严格执行基于互联网的内在算法来进行排名,在“私”的方面,妥善地处理好了用户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关系,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商业伦理与商业利益能够和谐得到体现,“鱼和熊掌兼得”,委实不易。但是显然,与百度相比,这块业务在短期内的商业收益一定会低于谷歌,这个情况甚至还要延续一段时间。

但是我们从谷歌的发展历程来看,不难发现它已经将长尾人群的长尾应用变陡变短,并且成为许多个人用户甚至小型公司、工作室之类的依赖,从电子邮件到图片管理,从在线文档编辑到协同站点等等,所提供的服务已经还有很强的成长空间。这不仅是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实践,更是基于对搜索引擎的效用演化的精准判断。这样的咄咄之势显得那样的从容不迫!我相信百度在这个方面的努力也一定有周详的计划,甚至也一样会期望自己通过这些年的原始积累来实践这个计划。但是往往离不开资本贪欲所形成的太恋战于低端市场的格局,而失去更大的发展机会,这几乎是百度们的宿命。

正因为在低端时间太久,极易形成涸泽而渔的情形,更可怕的是,新的机会以及商业生态新的发展却少了许多话语权。消费者非常轻易地就可以进行切换。这或许是不用再超过3年就会发生的事情。

就其根本是当下的供需关系已经开始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危机不是其他时代的经济危机,已经有很多人在寻求基于互联网对传统经济的解法,尤其以和谐生产方式为代表的学说,再经过初步的实践后提出了非常令人振奋的观点-生产与消费是可以同一的,也就是过量生产,特别是为了维持短期赢利而进行的过量生产将有可能被消除。互联网将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联结,任何一个生产都是有明确买单人的生产。用这个观点来审视百度对于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的商业策略,最多是一个带上互联网标签的推销手法。这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

互联网的商业应用一定有它革命的东西,在这个革命的前夜,如何从长计议,确实是百度们必须深度思量的,我们需要修炼的东西还有很多——商业契约规则,高瞻远瞩的战略,最根本的还是这个不停演化的世界,不能再漠视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