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民航报 宋英德 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一个人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也想不到认知以外的事情。 其实,你赚不到钱,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的认知出现了问题。可见,掌握底层思维,提升认知,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今天,我跟大家分享5种底层思维方法。 一、大路思维 《老子》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意思是大路才是真正宽敞明亮的,但好多人都喜欢走小路,觉得小路更方便。 看起来走大路是随波逐流,而走小路是走捷径,但实际上,走小路是有危险的。比如,我们在高考选专业时,就要分析社会的发展趋势,结合个人实际,选择比较热门且发展前景好的专业,而不是一股脑地选择冷门专业。我们要开店时,要选择人流较大且消费能力较高的区域,而不是一般人不去的地方。所以,要想成事,要培养自己的“大路思维”,正所谓“先有大水,才有大鱼”。 二、长板思维 以前,爸爸教育我:“一个木桶装水的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块短板决定的,所以要补齐短板。” 长大后,经历了生活和工作的磨炼后,我渐渐发现:补短板往往会造成自己全面平庸。人生犹如挖井,假如你东挖一下,西凿一下,最后可能什么也没挖到;相反,假如你选择一个点,不断地深挖,就可能看到源泉,这就是“长板思维”的核心。 不难发现,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在某一领域不断深耕才有收获,如雷军、任正非;而浅尝辄止的人,可能陷入全面平庸。所以,要想成事,就要持续打造自己的“撒手锏”,让自己具备随时转向的能力。 三、正向思维 稻盛和夫说:“心之力,能够带来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所谓正向思维,就是要求我们把自己过去的每一段经历当成修行,同时积极乐观地看待当下的处境并主动出击,最终化危为安。 稻盛和夫大学毕业后,曾入职过一家传统的陶瓷生产企业。不久,公司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有的人一边抱怨,一边混日子,有的人早早收拾行李走人,而稻盛和夫选择了主动出击。他把锅碗瓢盆带进了实验室,连日连夜地反复做实验。别人嘲笑他时,他默默地埋头苦干;遇到多次实验失败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不断总结经验。最后,他终于研制出了新型材料,使企业转危为安。 所以,“正向思维”要求我们用积极的心态理性分析当下的困难,总结经验,放眼未来,学会主动出击解决问题。 四、火花思维 火花思维,简明地说就是一闪念、猛然间的想法和念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灵感”。很多人说,灵感这东西可遇不可求。其实,火花式思维可以训练,也可以有意识地制造出来。 一是大量的信息刺激。比如做事情前,大量查询相关文章或者调研,刺激自己产生足够分量的点子。 二是适当放松,让大脑活跃。比如当你身体疲乏时,放下手头工作,到户外锻炼或者散心,很多想不通的问题,可能一下就想通了。 三是随想随记。灵感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当脑海里蹦出想法或点子时,要及时记录下来。每次我有灵感时,会在手机备忘录里记录下来。 四是灵感验证。灵感不一定可靠,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检验,通过一个个调研和实际操作,将灵感变成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报告。 五、长线思维 俗话说:“放长线才能钓大鱼。”许多重要判断或者抉择,都不是一时半会儿的思考就可以作出的。 在如今这个“短平快”的时代里,我们通常习惯了“我想要的,现在就要”。就拿写作这件事来说吧。我曾以为写作是件简单的事,无非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所以当数据不好时,我经常陷入焦虑、迷茫当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写作是一门技术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速成的,而是要通过大量阅读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掌握写作的底层逻辑,不断磨炼和深耕,才能实现自我升级和迭代。 那如何培养“长线思维”呢?简明地讲,就是做事情不能三分钟热度,面对一个问题要持续不断地深耕,没事就琢磨琢磨;遇到相关问题就虚心请教或者查询相关资料,直到找到关键问题的突破点,然后集中精力,一个点、一个面地解决。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认知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源于认知缺陷。掌握这5种顶级底层思维,基本能解决你80%的人生难题,让你的人生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