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是菲律宾?

 落木随风2012 2024-06-12 发布于甘肃
南海,全称南海,是我国南部的一片海洋,面积350万平方公里,只比地中海大了亿点点。
南海和地中海十分相似,都属于一个澡盆子外面围一圈国家,东盟十国中只有内陆国老挝和印度洋沿岸的缅甸和南海够不着。
图片
南海自古以来为我国领海,是我国官方和民间传统海洋活动范围。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古代我国实控南海的时候,东南亚诸国要么是我国的一部分,如越南,要么尚未形成国家组织,只能打打渔,望洋兴叹一下,还有的民族别说航海了,可能刚从树上下来,如菲律宾。
今天,中国积极推动“南海行为准则”,力求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共荣之海,在坚持真理说服教育之下,大多数国家都很配合,就连越南都已经偃旗息鼓。
图片
唯独菲律宾上蹿下跳,十分的不体面。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菲律宾?

落后的本土文明
在古代,菲律宾可以说落后的出类拔萃,遥遥领先。
而且,这个比较对象可不是东南亚,就算把东非的黑蜀黍和美洲的印第安人算上,菲律宾也可以说是一枝独秀。
至于原因,那肯定和它出色的地理条件有关。
菲律宾国土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大小岛屿7000多个,其中吕宋岛和棉兰老岛是菲律宾唯二大型岛屿,二者面积占菲律宾全境的70%左右。
除此之外,还有巴拉望岛、宿务岛、民都洛岛等著名岛屿。
图片
菲律宾全境多山,山地面积占国土的75%以上,拥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1座。
菲律宾是板块挤压运动火山喷发地壳隆起,生生从海里升起来的国家,山海相连,景色十分魔幻。
火山运动形成连绵山脉甚至连片高原,山脉之间形成河谷平原,吕宋岛和棉兰老岛的河谷平原占了全国平原面积大部分。
图片
吃瓜群众都知道,热带地区多雨,淋溶效应让土壤呈酸性,十分贫瘠,几乎种不成庄稼,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就是典型中的典型。
所以,本来菲律宾这鸟地方应该和大部分热带地区一样,是鳄鱼猴子蟒蛇的乐园。
但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往往会打开一扇窗,菲律宾的这扇窗子就是活火山。
没错,火山时不时打个喷嚏,火山灰这玩意氮磷钾各种元素丰富,简直就是古典农业的金坷垃,附近的土地异常肥沃。
图片
比如,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靠着排排坐的活火山成为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岛屿,一个小岛子养活了1.4亿人,比小日子还多。
菲律宾的火山虽然没有爪哇岛那么优秀,但火山附近的土地还是比较肥沃的。
图片
于是,菲律宾有了21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坷垃,在热带地区有了农业基础。
原本菲律宾以为拿了爪哇岛的剧本,可以成为农业文明一个小中心了。
结果上帝在打开这扇窗子的时候把脑袋夹了,把菲律宾的风水指数调到了爆表。
菲律宾成为世界上台风灾害最多的国家,“菲律宾以东洋面”这句话成为夏季天气预报的常客,平均每年遭遇20多个台风,这情形,三体太君来了也直呼受不了。
图片
所以,菲律宾的本土文明一直比较落后,吕宋岛的麻逸、汤都、吕宋等古国都很落后,还处于土人村社联盟时期,米沙鄢和棉兰老岛更是处于原始部落时期。
落后的生产力让菲律宾没有诞生强力的本土政权,各岛之间民族和语言复杂,至今仍有90多个民族和170余种语言。
这导致一个后果,菲律宾各族对外来文化入侵毫无抵抗力。

苏禄是不是菲律宾?
西方的地中海,之所以成为海洋文明的摇篮,除了海域封闭向哪走都能找到陆地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常被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海面风平浪静。
腓尼基人和希腊人,随便搞一个小型桨帆船就出海了。
但东亚不同,季风区的海洋不仅风浪大鱼贵,而且容易一出海就给吹海洋深处了。
唐朝的鉴真大师,东渡日本6次才成功,其中有一次被东北风吹到了海南岛,最后一次渡海成功还是先到琉球,然后沿海岛蛙跳才到日本。
图片
不巧的是,别说东北风,菲律宾连西北风都没得喝。
菲律宾虽然在东南亚,看起来距离各国都不算远,但菲律宾却不在古代风帆航海贸易的主航道上。
古代东西方贸易,东南亚段全靠季风,秋季从中国东南沿海,顺着东北季风一路西南,占婆(越南南部)、真腊(柬埔寨)、暹罗(泰国)、满剌加(马来西亚)、苏门答腊和爪哇(印尼)都在主航道上。
图片
其中,苏门答腊一带,也就是今天的新加披、马来西亚、印尼一带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是东南亚的文明中心。
返回的时候则需要等到次年夏季,南海季风爆发的时候,趁着西南风一路返回。
就这样,东西方贸易巨型中间商阿拉伯人捷足先登,占领了苏门答腊,并建立了若干伊斯兰属性的苏丹国。
图片
菲律宾主岛位于南海的东侧,东海岸直面太平洋,无论是冬季风还是夏季风,从中国都过不去,但顺着夏季风,从苏门答腊有机会到达南海东南侧的巴拉望岛和苏禄群岛一带。
于是,在十四世纪,以苏禄海为中心,包含今天的加里曼丹岛东北角和菲律宾西南部群岛,建立了一个叫苏禄国的伊斯兰苏丹国,信奉伊斯兰教,与苏门答腊的伊斯兰同源,这是当时菲律宾列岛最高级的文明。
图片
不仅宗教上属于伊斯兰,苏禄国从事的产业也和菲律宾主岛不同,苏禄人主要从事海洋贸易,顺便也做有偿维护商船秩序的买卖,以及人口进出口贸易。
说白了就是一群亦商亦盗的海上游牧,和同时代的北欧昂撒人同行。
图片
公元1417年,苏禄国三王率领340人的庞大使团朝贡明永乐皇帝,正式成为中国藩属,返回的时候东王在德州病逝,葬在中国,永乐帝赐谥号“恭定”。
苏禄国是东南亚强国之一,经济、文化、政治、宗教与菲律宾各岛均不相同,反而和苏门答腊相近。
这是当代菲律宾南部分裂势力的根源。
公元1915年,美国驻菲律宾摩洛省总督同苏禄苏丹基朗二世签订协定,苏丹放弃在苏禄的世俗统治权,仅保留宗教领袖地位,苏禄成为菲律宾的一部分,苏禄国灭亡,至今仅109年。
图片

拉丁亚洲
公元1492年,西班牙彻底驱逐了伊斯兰长达700年的统治,收复西班牙全境,成为天主教的卫道者。
公元1521年,西班牙资助的正在进行首次环球航行中的麦哲伦船队抵达菲律宾中部,作为天主教的卫道者,西班牙一向热衷于向土著传播天主教。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人,在遥远的东方,热带丛林中的土著竟然也信伊斯兰教。
麦哲伦介入当地宗教争端,并与当地土著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
图片
结果是麦哲伦不幸身亡,船队逃回西班牙,也算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
作为天主教的忠实拥趸,全球第一代殖民帝国,西班牙表示很不爽,一定要把菲律宾的伊斯兰势力铲除,让菲律宾沐浴在天主教的荣光下。
西班牙对菲律宾展开武装入侵,逐渐吞并菲律宾中北部,并传播天主教,以王子菲利普之名命名“菲律宾”,这就是菲律宾的由来。
而菲律宾落后的本土文明对天主教文明毫无抵抗力,菲律宾逐渐成为拉丁化的西班牙殖民地,和拉丁美洲走上了同一个线路,印第安人直呼内行。
图片
由于菲律宾距离西班牙本土遥远,在风帆时代几乎不可能直接开展贸易,于是,西班牙垄断菲律宾的对外交往,通过殖民地墨西哥控制菲律宾,经济上依赖北太平洋环流航线和墨西哥展开贸易。
所以,菲律宾深受拉丁美洲的影响。
图片
在西班牙统治几百年后,菲律宾虽然位于亚洲,但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典型拉美式国家。
比如,使用拉丁文字,大部分人信仰罗马天主教,人名和地名带有典型的西班牙色彩;制度上也深受其影响,与拉美国家非常接近,天主教会和军人对政治影响很大。
菲律宾也有不少西班牙人与当地人的混血“美狄斯”,多为地主和商人;经济上,在农村地区,大种植园依然非常盛行,出口一些单一的农作物和初级产品。
种种特征,让菲律宾成为黄皮白心的“拉丁亚洲”。
图片
虽然无意中在文化上成了菲律宾的精神母国,但是西班牙并没有想过好好建设菲律宾,而是执行种族隔离,一直到统治后期,菲律宾会讲西班牙语的不超过3%。
工业革命之后,西班牙意识到了已经落后于英法等国,开始建设学校、教堂等公共设施,试图在菲律宾“江山永固”。
但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西班牙战败,菲律宾被“转让”给美国。
图片
菲律宾成为美国殖民地之后,并没有改变菲律宾的社会结构,拉丁文化得以保留。
但美国改革了菲律宾的上层政治结构,推行英语教育,让菲律宾成为全球仅次于印度和美国的第三大英语国家。
至1915年,美国征服了西班牙未能征服的棉兰老岛和苏禄国,“统一”了菲律宾。

为什么是菲律宾?
一个国家战略的选择通常可以从其历史记忆去找寻答案。
菲律宾本土文明的落后,导致其对外来文化没有丝毫抵抗力,在拉美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入侵的时候,菲律宾全盘接受。
所以,菲律宾虽然有亚洲人的长相,但本质上是一个拉美国家,菲律宾人对亚洲没有归属感。
而南部的伊斯兰文化又促成了境内的分裂势力。
图片
菲律宾的政治体制是美国一手促成,其统治阶级本就是美国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政治上追随宗主国本就是买办阶级传统。
另外,苏禄国故地是美国“帮助”菲律宾完成的“统一”,是菲律宾对苏禄国故地的统治法理基础。
今天,菲律宾利用英语教育的优势,成为西方的外包服务和劳务中心,但又摆脱不对亚太地区的经济依赖。
政治上美国化,文化上拉美化,经济很拧巴,只有那张脸还是亚洲脸。
菲律宾是一个长着亚洲脸,距离亚洲很近的西方国家。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