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唐太宗进攻高句丽,虽然没能消灭高句丽,但是重创了高句丽。可以说,唐太宗在位期间对外武功方面,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不过看一个皇帝的作为,武功只是一方面,文治也是要看的,那么唐太宗在位时期,文治怎么样呢? 唐太宗即位之初,接手地可以说是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摊子,内部是被隋炀帝祸祸的天下,外部又有突厥、吐谷浑虎视眈眈。李唐内部不仅人口锐减,而且经济不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就要弱很多,偏偏巧唐太宗登基之初,自然灾害频发。那么在这种高压条件下,唐太宗君臣却以极快的速度,就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唐太宗君臣都是从隋朝末年走过来的人物,看着曾经的大隋从无比强盛一步步走向灭亡,所以他们吸取教训,尤其在对于百姓的问题,唐太宗力主降低剥削力度,体恤百姓。唐太宗君臣向上推崇节俭提倡民本,下则轻徭薄赋宽以待民。比如有一次,唐太宗下令修建洛阳,一开始也是一大堆的大臣反对,唐太宗就没有修洛阳,而是只修了洛阳的皇宫,等皇宫修好后,唐太宗一看,大怒,为什么呢?因为唐太宗觉得修的太豪华了,下令拆了,并且把负责人免职,那你说这是节约呢还是浪费呢?应该算节约,毕竟人都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奢侈的生活,想要节俭就不容易了。 贞观初年,唐太宗就让长孙无忌在原本李渊时期制订的法律《武德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宽法减刑。面对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唐太宗不仅在天下各地设置义仓,还屡屡下令减免赋税,甚至自己出钱,为变卖子女的百姓赎回孩子。有一次地方闹蝗灾,唐太宗前去视察,看见满地的蝗虫尸体,唐太宗说:“这些蝗虫吃了朕的子民的粮食,朕要吃了它们。”于是直接拿起蝗虫就开始往嘴里塞,大臣一看,好家伙,这玩意那里能吃,就算吃也不能生吃,好歹油炸一下再吃吧,但是唐太宗不管,直接就吃。那皇上都吃了,大臣能怎么办,总不能就这样干看着,于是大臣也开始吃,高蛋白,就当是补充蛋白质了。你要说这是表演,那也起码能去演,起码有这个心思说要演吧,要说隋炀帝,他会去演这样的戏吗?隋炀帝要演也是演什么,在西域之人面前表演吃饭不要钱,给树穿衣服这样的戏。 不仅仅对百姓,更主要的还是对自己,隋炀帝很有才能,但是为人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最终身死国灭,所以唐太宗即位之初,就要求群臣给他上谏,作为大臣,既然皇帝有这个要求,那就上谏吧,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魏征。 这魏征原本是隋朝时期的官员,本来魏征在洛阳,但是随着王世充的称帝,魏征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成为了王世充手下的官员,后来唐太宗灭王世充,魏征就又投降了李唐,那会魏征被放到了太子李建成的手下,成为李建成的幕僚,后来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挂了,这下魏征又没有主人了,只能转投唐太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魏征就以直言进谏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以魏征在唐太宗面前,表现得那是天不怕地不怕,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什么是明?什么是暗?”魏征则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当然很多时候,都是魏征把唐太宗气的要死,甚至唐太宗曾经扬言要处死魏征,不过最后唐太宗并没有这么做。到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当然,除了魏征,贞观时期的谏臣还有张玄素、孙伏伽、李大亮、褚遂良等等等等。 仅仅有这些人还不够,所以唐太宗开始了他的选贤之路。比如有一次,唐太宗要求各位大臣上书给自己,当时有一个武将,那没什么文化,在家七天憋出六个字,那怎么行,于是让家中一个叫马周的门客写了一份上书交给唐太宗,唐太宗一看,没想到,怎么超长发挥了,原来每次都是全年级倒数,怎么这次考了个第一,肯定作弊了,这武将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告诉唐太宗是家中一个叫马周的门客所写,于是唐太宗面见马周,并且立刻给马周升官,马周后来也是做到了宰相之位。 唐太宗之所以这么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打击门阀士族。传统的门阀势力强大,而且威望很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个官二代三代乃至官N代,能力是越来越差,但是一方面享受着和能力完全不匹配的声望,另一方面又大量入朝做官。当然这不是唐朝才有的现象,事实上汉朝就开始这样搞,那么在讲两晋南北朝时我们也多次讲到这些门阀士族。其实让这些门阀士族自己享受一些福利也就算了,关键是这样会造成很恶劣的影响。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发,所以门阀开始衰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寒门子弟,这些人虽然出生寒门,但是却有真才实学,本来这是好事情啊,但是在门阀控制的朝廷之中,这些寒门一方面受歧视,另一方面,地位也是朝不保夕,那么他们怎么办呢?那就是想方设法加入门阀士族,这之中方法可就多了,比如娶士族家的女子,或者自己改一个姓,花钱贿赂,进入士族的家谱之中,做一个“假”士族。那这样下去,士族的影响力并不会怎么减少,反而越来越强了。以至于当时甚至出现了一批士族,开始以高价卖女儿,想娶我女儿好进入我家吗?给钱啊,彩礼钱可少不了。传统士族的强盛让唐太宗不是很满意,所以唐太宗一直想方设法打击这些传统士族,有一次,唐太宗让人修了一本《氏族志》,很像宋朝的《百家姓》,不过宋朝已经完全没有士族了,而唐朝是有的,所以这本《氏族志》里面是很明确地写了当时哪些地方哪些姓氏属于士族,那么这本《氏族志》中第一大姓是什么呢?居然不是李,而是博陵崔氏,这是当时最大的士族,在《氏族志》排位第一,那唐太宗看到居然派到他前面,能高兴嘛,所以唐太宗下令更改,第一姓为“李”,第二梯队,为各种皇亲国戚,第三梯队,才轮到博陵崔氏。 那么为了压制门阀士族,启用一些寒门或者说平民百姓出生的人为官,很有必要,那首先就是教育普及,不然一个人再有天赋,到了五十,大字不识一个,那也没用,所以唐太宗在长安开设了五所学校,任何人都可以来上学,办了几所公立学校。并且兴办科举,增加了科举考试的次数。有一次唐太宗看着前来应试的人,特别高兴,就说如今天下人才都被我弄到手了。 当然,唐太宗一方面要将国家带往富强,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皇权。在隋文帝时期,设立了三省六部制,原本三省的长官,那就是宰相,但是由于唐太宗自己曾经做过尚书令,而且尚书令的权利确实太大,所以唐太宗之后,基本尚书令这个官制就长期空缺,没人做,那么原本三省长官,这下不就剩下两个了吗?本来隋文帝设置三省,以其长官为宰相,就是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现在从曾经的三人变成两人,万一其中一个某一天一不小心挂了,那就只剩下一个人,权力还是很大,所以唐太宗开始在三省之外,收罗一些人做宰相。贞观元年九月,唐太宗就让当时的吏部尚书“参与朝政”,这是参与朝政一词在唐朝首次出现,之后魏征、李靖这些人,也都获得了参与朝政之权。不过光是说一嘴参与朝政,多少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后来,唐太宗开始正式设置授予这些人“门下中书平章政事”,所谓的“门下中书平章政事”,意思就是有如同中书令、门下侍中一样参政议政的权力,也就是宰相了。当然,唐朝所谓的宰相,可不是说就给皇帝出出主意的人,那是有很多实际政务要处理的,毕竟唐太宗再厉害,也不可能一个人就把全国大小事物全都决定完的,所以这些宰相们,在散朝之后,单独有一个政事堂给他们去处理全国大小各种政务,处理完后,把结果统一交给皇帝,皇帝愿意就看上几眼,不愿意赶紧盖完章了事。 在军事上,唐太宗作为一个兵法高手,深知马匹的重要性。古代的骑兵就相当于现在的特种兵,那需要花的钱可是很多的,那么想要训练骑兵,起码得有马。古代打仗,骑兵可不是一人一匹马,而是一人几匹马,因为马的耐力十分有限,何况还要背着骑兵,那耐力就更有限了,所以战马的数量,决定着骑兵的数量。在唐太宗消灭薛举和李轨的政权后,就开始让手下经营西北地区的马场,所以到了贞观四年,李唐已经拥有72万匹马,汉武帝时期,最多也才60万匹马,而唐朝刚刚开国,就已经有这么多了,之后只能更多,那么唐太宗能够轻松消灭东突厥、吐谷浑、薛延陀,这些强大的骑兵军团功不可没。 那么在唐太宗君臣内外齐心协力之下,无论内还是外,都成绩喜人,《资治通鉴》评价说:“(贞观四年)天下富足,流离失所的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斗米不过三四文钱,一年处死的犯人才29年,老百姓外出不用关门,行走之人路不拾遗。” 可以说唐太宗取得的成绩实在是太好了,不过唐太宗也有烦心事,而这烦心事不是在外部,而是在内部,这是怎么回事呢?有关这些内容,我们下回再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