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唐太宗即位之后很短的时间内,整个李唐就迅速进入到了贞观之治的治世之中,成绩喜人,之后唐太宗励精图治,对内对外都表现得很好,不过唐太宗也有烦心事,那就是继承人的问题。 唐太宗的儿子也不少,有14个,不过按照古代的继承法,那当然是嫡长子继承,唐太宗地嫡长子叫李承乾,所以很早的时候,李承乾就坐上了太子之位。本来一开始李承乾的表现还是很好的,但是后来李承乾得了“足疾”,以至于变成了瘸子,这里的足疾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到底是跌打损伤还是内部什么问题,不知道,反正自此瘸了之后,这李承乾那就麻烦了,开始自暴自弃,一天到晚胡作非为,除了吃喝玩乐以外。这李承乾还喜欢上了一个男人,李承乾给他取名叫称心,这人唐太宗气的要命,下令杀死了称心。虽说男朋友死了,不过李承乾并没有痛改前非,后来李承乾又开始痴迷于突厥文化,有房子不睡,要睡帐篷,动不动就突然往地上一躺,然后身边之人就开始围着李承乾跳舞,这是突厥举行葬礼的仪式,李承乾甚至还说:“等我当上了皇帝,就到突厥去做一个小酋长。”想唐太宗堂堂天可汗,这李承乾居然打算到突厥那里去称臣,这不是岂有此理嘛。 李承乾变化成这样,除了他自己的原因,社会原因也占很大一部分。唐朝选官看四个方面,身言书判,第一位就是身,这个身不是说身体好不好,而是整体的外贸,不止脸要好看,身材也要好。所以不难理解,当时社会对人的外贸是多么看重,那么变成瘸子的李承乾受到别人的嘲笑歧视,以至于开始自暴自弃,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面对李承乾的变化,唐太宗也十分无奈,当时唐太宗自己虚心纳谏,所以觉得如果派人去劝谏李承乾,应该也会有效果吧,于是大臣们一波又一波来到太子宫面见太子,起初李承乾还会装一下样子,表示虚心接受,然而到了后来,李承乾理都懒得理,见都懒得见,甚至长期称病不出家门。甚至还当众说:“等我当上了皇帝,先杀五百人,看看谁还敢劝谏我。”这不是要做隋炀帝第二嘛。 眼见得李承乾一天天变差,唐太宗就开始喜欢上另外一个儿子,此人就是长孙皇后的第二子,也是唐太宗的第四子,魏王李泰。早在李承乾18岁开始变坏时,当时年仅16的魏王李泰就表现的非常聪明,而当时唐太宗对李泰也是非常喜爱,因为李泰身体肥胖,所以唐太宗下令允许李泰乘车进入皇宫,这不是害李泰嘛,应该督促李泰赶紧锻炼减肥才对;李泰喜好文学,于是唐太宗允许李泰在魏王府内设置文学管馆,在王府设置文学馆这事,之前可是唐太宗隋炀帝才能够享受的待遇,偏偏巧这二位还都是通过了不正当手段上位的人,那么对于李泰来说,这都不算什么暗示了,简直是明示了。 贞观12年,唐太宗让李泰编《括地志》,也就是地图册,一年后编成,唐太宗下令给了李泰超规格的赏赐。有一次唐太宗来到李泰这,当即下令赦免监狱之中大批囚犯,这就是在为李泰招揽名声。之后唐太宗又下令让李泰搬到皇宫内来居住。这一系列的事情,让不少大臣感觉到了皇帝的意思,于是纷纷上书劝谏,唐太宗也意识到,大臣肯定是不同意自己效仿当初隋文帝废长立幼的,当然唐太宗并不死心,于是有一天,唐太宗询问大臣:“现在国家什么事情最着急啊?”褚遂良立刻说:“四海安定,最着急的就是确定好太子和王爷的名分。”一听这话,唐太宗就知道褚遂良的意思了。没过多久,唐太宗下诏说自己绝对不会废长立幼,就算太子死了,那也要立长孙,反正轮不到其他儿子。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如今李泰的实力和威望已经很强了,关键是李泰这人也很有野心,自然不可能事情到了这一步才放弃,于是李泰开始不断在朝中拉拢大臣。那另一边,李承乾也不是笨蛋,他自然也不愿意就此失去太子之位,那就好好表现啊,但是很明显李承乾和当初隋文帝时期的那位杨勇差不多,想的不是自己要好好表现,而是觉得只要李泰完了,那不就行了,况且李承乾一直认为,自己秘密和男票称心在一起,肯定是李泰告的密,才致使称心被杀。那无论于公于私,李承乾和李泰都有生死仇怨,所以李承乾也是开始拉拢大臣,甚至招募一匹死士。有一次,李承乾派人假装是李泰的手下,跑到玄武门去呈递奏疏,里面的内容自然是以李泰手下的口吻,说了一大堆李泰的坏话,问题是唐太宗多么精明,一看就知道其中有猫腻,立刻让人去抓上书之人,多亏这人跑得快。之后有一次,李承乾还打算派手下去刺杀李泰,但这事没能行动。 当时太子宫有一个官员,和大将侯君集是亲戚,于是通过这层关系,李承乾认识了侯君集,而当时侯君集早就对唐太宗不满意了。其实这事根本不怪唐太宗,那都是侯君集自己作,之前讲过,唐太宗让侯君集进攻高昌,很快侯君集就打败了高昌,当侯君集进入高昌的王宫,哎呀,无数的金银珠宝啊,于是侯君集管不了那么多,直接就开始拿,结果被举报了,下了大狱,多亏有人求情,侯君集被释放,但是官职可就下降了不少,侯君集这个不爽啊,闲的没事就问别人:“咱们一起造反么?”结果又被举报了,唐太宗念及侯君集之前立的功劳,加上所谓造反,也就只有几个人的证词,没什么别的实际证据,也就没有为难侯君集,这下侯君集胆子越来越大了,认识了李承乾后,侯君集就开始劝李承乾造反,再来一出玄武门之变,然后让李承乾做皇帝。 就在李承乾这边紧锣密鼓商量怎么造反的时候,那边在地方上的齐王李祐先造反了。这李祐生性贪婪,到了地方上做藩王,一天到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当时唐太宗派遣了一些大臣到地方上藩王那做大臣,目的就是劝谏这些藩王,但是李祐对劝谏的态度和李承乾如出一辙,那是要多讨厌有多讨厌,后来,李祐打算暗杀其中一个大臣,结果失败了,这大臣将此事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大怒,立刻要求李祐亲自来长安,那李祐哪敢来,于是直接造反了。李祐这人毫无本事,没等唐太宗的大军抵达,就被部下给抓了起来,李祐被送到长安,唐太宗将其处死。 李祐地失败没能引起李承乾的警觉,他还说:“李祐离咱这这么远,当然会失败,而我离皇宫不过二十步,怎么可能失败呢?”结果这话没说两天,就被人告密,李承乾等人就进去了。 李承乾居然打算谋反,这让唐太宗大受打击,于是唐太宗下令让包括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禹、马周等等人组成专案组进行调查,查来查去,李承乾谋反证据确凿,最终,唐太宗下令将李承乾废为庶人,幽禁致死,至于其他帮忙的人全部处死,不过唐太宗还是可怜侯君集,下令流放他的妻儿,没有处死。就这样,做了十几年太子的李承乾完蛋了。 如今李承乾被废,那么下一个太子是谁呢?唐太宗一开始心系李泰,于是让李泰进入皇宫侍奉自己,而大臣有一部分支持李泰,还有一部分支持晋王李治。李治是长孙皇后的第三子,是唐太宗的第九子,当时长孙皇后的弟弟长孙无忌旗帜鲜明的表示支持李治。二人都有人支持,那到底应选谁呢?唐太宗也很犹豫。 就在唐太宗犹豫的时候,李泰可坐不住了,他等李承乾完蛋等了十年,从自己16等到如今26,现在李承乾终于完蛋了,那按照剧本,就应该赶紧宣布让自己做太子才对啊,怎么老爹就这么犹豫不决呢?于是有一次李泰跑到唐太宗面前说自己愿意将来把儿子杀了,好让弟弟李治做皇帝,一开始唐太宗可能有点感动,还真信了,还将此话告诉了褚遂良,褚遂良一听,这话也能相信,有没有搞错。后来李泰又跑的去威胁李治,说大家都知道,李治和李承乾的一个协助者关系很好,所以嘛嘿嘿。意思很明显,就是威胁嘛,这下把李治吓得不轻,一天到晚魂不守舍,被唐太宗发现了,于是唐太宗询问缘由,这李治那也不藏着掖着,实话实话了。这下唐太宗也害怕了,因为唐太宗当初做皇帝,就是杀兄屠弟上台的,不说自己,当初隋炀帝上台前后,哪个兄弟有好结局的。那按照李泰这样的性格,将来做上皇帝,恐怕自己其他儿子要死个精光了。 想清楚一切后,唐太宗下定决心,立晋王李治为太子,而李泰被贬到地方,几年后死去。 就这样,李承乾和李泰来了个同归于尽,其实唐太宗也有很多考虑,主要还是从国家的安定方面,唐太宗已经是一个开拓之主,如果下一下一任皇帝还像唐太宗这样耗费国力,而且善于使用各种手段,那李唐就是下一个大隋,而李治生性软弱,这一点天下公知,就算强迫他去做一个开拓之主估计也做不到,当然,现在不少人认为李治这是大智若愚,甚至是故意以拙藏巧,那这就仁者见仁了,反正我是没看出来。 不管怎么说,太子之事尘埃落定,唐太宗也进入了人生最后的阶段,那么在这一阶段,唐太宗的表现又怎么样呢?有关这些内容,我们下回再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