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文明的光芒》NO:32 有没人和我一样,“斯巴达”这个词,算是一个不熟悉的历史中的熟悉词。不过只是熟悉这个词,并不知晓其背后的故事。 历史上有两个斯巴达,一个在迈锡尼文明时期,很小,后消失。另一个就是希腊城邦时期强大的斯巴达城邦。 斯巴达城邦是由作为征服者的多利亚人建立的。他们进入伯罗奔尼撒地区后,这里地广人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人数悬殊。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如何管理国家?可以说,统治者斯巴达人,过着的是枕戈待旦的日子。这使得他们在很长时间内拒绝改变现行制度,从城邦建立直到衰落。这就是“寡头政治”。 一、三合一的寡头政治 三合一指的是,国王2人,元老院28人以及公民大会。国王做任何决定都必须征求元老院的意见。元老院提出什么,公民大会才能讨论什么。因此,寡头政治又称“贵族寡头政治”。 实际上,无论中外,皇权再怎么集中,“政治寡头”是始终都存在的。比如中国在武王克商实行分封制以后,天子为大宗,诸侯为小宗。贵族家族在诸侯国内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贵族政治达到顶峰。 后来甚至有“挟天子以令诸侯”,衣带诏事件发生。当然曹魏王朝也被司马氏篡夺,东晋也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司马氏是连续五六代担任二千石高官的河内豪强世家。 1、斯巴达对古罗马政治制度的影响 “寡头政治”对后世影响深远。比如古罗马历经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帝国时代。罗马共和国,贵族占据主导地位。 2、古罗马的第一部律法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最早的一部法律,其政治制度更类似于寡头政治,不过只设立了代表贵族的元老院和代表人民的平民大会,历史上称为“共和政治”。 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比如,英国“两院制”。可以说,是罗马将斯巴达寡头政治规范稳固化,以至后来成为超级帝国。 二、斯巴达城邦的形成 斯巴达人将社会分为三个阶层。最上层是斯巴达人,也就是占统治地位的征服者,实际人数只有3.2万,占整个城邦人数的/20。斯巴达的男人只有一个职业——战士,掌握军权。 第二个阶层为柏里伊赛人,对斯巴达的建立有一定功劳的人,可以从事贸易和手工业,也没有政治权。 最底层为当地居民希洛人,这22万人全部沦为奴隶,只有劳动权。 但是3万人想要统治30万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怎么办? 三、吕库古立法 所谓人管人累死人,建立国家第一件事就是立法。斯巴达的文明和政体就是从吕库古立法开始的。吕库古的地位相当于中国黄帝。 吕库古立法主要有三大举措。 1、建立元老院 吕库古立法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建立元老院,即长老议会。元老院在国王与民众之间起到非常好的桥梁作用。把此前对立的两极绑在一起,成为国家这条大船的压舱石。 元老院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由28名元老和2位国王组成,称为“30寡头”,因此,斯巴达的政治制度也被称为寡头政治。 后来为扼制元老势力膨胀,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又增加了5名民选执政官。这大概相当于“观众投票、网络投票”等民间对官方的约束。 元老为终身制,替补人员由公民大会选举。选举方法是:候选人逐个走过公民大会,获得呐喊声和欢呼声最大的人可以进入元老院。话说今天的分贝投票原来是人家玩剩的。 2、定期重新分配土地 这是吕库古版的“打土豪分田地”。把所有的土地按人头重新分配,并且每隔5-7年重新分配,保证了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土地,避免阶级矛盾。 其次,禁止民间商业,取消金银货币,用铁币,近乎以物易物。铁币政策消除了贫富悬殊,人人平等,似乎现实版的《理想国》《乌托邦》。 3、建立公共食堂制度 公共食堂制度是吕库古最为精心构思的一项政治制度。斯巴达人认为,要培养一名真正的斯巴达战士,是从共餐开始的。想想看,大家工作在一起,劳动在一起,连进餐也在一起。有没有《1984》“电幕”的既视感? 男孩从7岁起必须到公共食堂就餐,这里没有挑肥拣瘦的机会,食物要靠偷抢。 总之,“吕库古立法”,降低了斯巴达人对财富和欲望的追求,打破家庭,让人成为一个只知为国不知为家的“战士”。 四、斯巴达的社会体制和文化风格 吕库古立法,此后历经几个世纪,14位国王,都不曾有过丝毫更改。这种稳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使得斯巴达成为古希腊赫赫有名的强权城邦。 斯巴达可以说一切都是围绕“军事”。 1、野蛮残酷的优生学 “筛选”从出生那一天就开始了。新生儿第一次洗澡不是用水,而是用烈酒。男孩一出生,就被抱到元老前判断,健康者活,不健康者死。 像极了弗兰克尔描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看起来健康一些的留下继续干活,面色不好的进毒气室。 2、军事化的集体生活 男孩7岁起接受集体残酷训练,忍受饥寒,冷天没有被子盖,要自己到水里捞芦苇晒干。 12岁进入少年队,接受更严苛训练。为锻炼机敏性,鼓励通过偷抢获得必需品。被抓到则视为耻辱,遭受鞭笞不许哀号。 同时接受政治教育,强行灌输国家政治文化。 18岁接受正规军事教育。比如追杀希洛人,激发仇视心理。 这就是斯巴达人的小学、初中、高中吧。 “高中”毕业后,青年们便开始服役到30岁,成为一名正式的军人和斯巴达公民。 这种野蛮的教育制度,使斯巴达人具备强大的军事实力,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战胜雅典,成为希腊霸主。 3、德行比智慧和财富更重要 现代优生从胎教甚至备孕就开始了,斯巴达人有过之无不及。为了以后生育健康孩子,斯巴达妇女也从小接受教育,可以进行户外活动,与男子一起进行体育训练。 斯巴达的女人可以没有财富和智慧甚至美貌,但必须健康强壮勇敢。因为生孩子不是个人的事,而是国家大事。 男子7岁送到军营,没有机会谈情说爱,婚姻父母包办。即使成婚了,也只能晚上偷偷回家。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斯巴达男性坚毅的自控力。 斯巴达的男性公民只有一种身份,就是战士;而斯巴达的妇女,是世界上“唯一生养战士的女人”。 4、参加战争是斯巴达公民的基本权利 注重军事,意味着对战斗和征服的热衷,斯巴达城邦就是通过征服和控制形成的。为国打仗和牺牲都是公民的事,是身份权利的象征。希洛人是无权当兵的,柏里伊赛人也很少服兵役。 这一点在其他城邦也一样。地位越高的人,打仗越是冲在最前面,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真正做到了权利和义务对等。 著名的“温泉关血战”,琴心剑胆的斯巴达300勇士,演绎了这一精神。 当然,全民皆兵,使得斯巴达成为一个军事强国,但也正因这种保守落后的文化,穷兵黩武,最终让强大无比的斯巴达走上了灭亡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