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朋友,记得点蓝字 关注我们哟 2024年2月3日,中央一号文件号召全国学习推广浙江的“千万工程”经验,以乡村治理小切口,统领乡村问题全面解决方案,有力有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4年3月28日,浙江省委一号文件发布,即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浙江样板2024年工作要点》,强调要推动乡村经营增效,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壮大乡村运营师队伍;推广“运营前置+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等村庄经营模式。 乡村运营是近年来浙江在推进千万工程中逐步形成的成功经验,正在被各地学习、模仿,多地也成立了强村公司,设置了乡村CEO岗位,但只是有了乡村运营的外壳,并没有取得乡村运营的实际效果。乡村运营究竟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乡村运营的本质是人的问题 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体,人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第一要素。乡村运营的本质是人的问题,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潜能,是运营的关键。乡村运营靠的是靠谱的带头人,既要懂政治、识大体,又要懂运营、谋大局。当然,现代社会要想成大事,已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个别能人撑不起一片天,除了带头人,也需要强有力的运营团队。 2.乡村运营的基础是经营性资产 俗话说,讨饭也需要讨饭的碗,乡村运营的最基本工具或者说道具是经营性资产,首先要有资产,而且必须是可以经营的资产,也就是要有起码的家底,而且能够产生效益,可以得到市场普遍认可,甚至可以流通。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名言: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企业、一个乡村、甚至是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资源,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核心是发展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产业的基础是土地要素,当前乡村发展中最奇葩的问题是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却没有使用权!土地物业资产是乡村最核心、最基础、最重要的资产,可参照土地爷原创文章《村集体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从哪里来?》,把集体非经营土地物业通过村庄规划改变用途并赋予规划条件,再确权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下。近年来中央部署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就是为了壮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使其具有经营属性,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对集体资产由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登记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下实行税收减免。 在今年的多次研学考察中,土地爷发现,浙江多个明星村对集体资产处置还做得不够,比如、大竹园村、东横村等在民房宅基地改革中节余的房子还无法确权、无法用于合法经营,被心理障碍束缚。土地爷在签约顾问的广西龙胜县海马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中提出了将村里闲置福利院通过村庄规划转为集体商服用地改造成半山书吧,再把土地物业确权到村股份公司名下并委托社会资本方运营,壮大集体资产并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共同富裕,该做法值得其他乡村借鉴。 3.乡村运营的核心是产业 找准产业,适合自己与市场需要的产业,是生存与发展的法宝,产业能落地的表现形式是经营项目。 乡村产业体系丰富多彩,可以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乡村产业的选择切记高大上,盲目追求高科技、高投入,好高骛远,也不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都搞乡村文旅,适合自己的才是有生命力的,既是乡村选择了产业,也是产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土壤。 4.乡村运营的关键是边界观 我国有69万多个行政村,每个村子的占地规模都不小,每个村子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涉及到方方面面,村子是无边的,村民的欲望是无限的,要通过乡村运营解决什么问题,要通过运营得到什么结果,哪些是可以运营的,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乡村运营虽然有无限可能,但乡村运营绝不是无所不能! 乡村问题就像是一个微积分方程式,必须要严格限定边界条件,否则,永远是无解的,边界观是乡村运营的关键,切记不要把乡村的所有问题归咎于乡村运营来解决。 5.乡村运营的检验标准是经历风雨 乡村运营成功与否不是靠上级领导点评,也不是靠媒体浮夸,红极一时的网红村不一定长虹,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所以,乡村运营要靠市场,不管是什么所有制经济,都要与同行业公平竞争、同台竞技,不能仅靠上级财政补贴维持生计,也不能光靠赞助、援助苟延残喘,维持表面光鲜。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严格控制农村集体经营风险,中央既鼓励运营,更号召要有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但眼下有一种错误倾向,多地各级政府对集体经济组织和集体经济企业严格限定了一些不得从事的负面清单,把村集体经济置于襁褓中,根本谈不上运营。 无论对于常规企业的运营,还是乡村运营,都要面对市场,都要经历风雨,竞争意识与抗风险能力是最宝贵的技能,敢于竞争才有勇气往外走、往前走、往下走,有抗风险能力才能保证乡村运营可持续、进得去回得来,万一回不来,还能断臂再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