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粟裕将军有关机枪配置、伤员后送、战后事宜的三则实战经验

 老奶奶上楼看书 2024-06-17 发布于浙江

下述内容摘自《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

经验一:当只有一挺机枪封锁道路拦阻敌车队时,宜配置在道路弯曲处之外角,向敌车头射击。因为这样布置,敌车有两百米之危险界(应是根据当时的机枪性能),且不需要转移机枪火力点,在敌车越过后,可继续向其尾部射击,同样有很远距离的危险界。火力点最好要高出路面一米左右,以防敌车冲撞。

图片
图片
经验二:后送伤员要从小路走,不能抬着一线伤员从二梯队和预备队面前过,以免影响其战斗情绪。——此经验是否应该在战时后勤路径规划算法的设计中有所体现。

经验三(战后事宜):(1)搜集和研究敌情,如敌人被消灭了多少,哪方面敌人退了,哪方面敌人可能反扑等等,迅速报告上级并通报各部。(2)迅速组织部队追击,打退和击溃敌人,不算完全的胜利,一定要追击,不追击,进攻的任务就没有完成。(3)收容失散、落伍人员,使他们迅速归队,或暂时编入就近的连队。(4)及时救护伤员,处理阵亡官兵的善后事宜。(5)迅速搜集处理战利品,关键是迅速运走,避免重新落入敌手。(6)整理组织建制,补充弹药,准备再战。(7)收容和按政策妥善处理俘虏。(8)加强侦察警戒。战后,部队疲劳,打了胜仗,又容易产生骄傲轻敌思想,往往忽视警戒,而敌人常利用这一机会对我们进行袭击,这是非常危险的。——虽说是那个年代的经验了,但细思仍有借鉴意义。本人看过的多数书,一般就仔细写至战斗实施,战斗结束后事宜基本都是一笔带过,缺少可操作性的内容。

图片

——个人认为,在共和国的璀璨将星中,论军事才华,无出其右者,是个纯粹的为军事而生的名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