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二三 微博上有过一个小提问:你认为长久的婚姻,应该是什么样的? 评论区里有人回答: “年轻时,我们总以为爱是轰轰烈烈,是热情似火,是永不平淡。 人到中年才明白,其实,不太热烈的爱才能维持久远,太快或太慢,结果都不会圆满。” 深以为然。 真正长久的婚姻,都是“恒温模式”。 在网络上看过一条微视频。 夫妻俩下班后同桌吃饭,丈夫却一直低着头玩手机。 妻子见状,不满地埋怨:“我们一整天都见不到面,你就不能放下手机跟我聊聊天吗?” 丈夫心不在焉地看了她一眼,接着低头玩手机,不耐烦地说:“你说。” 场面一时冷了下来,妻子不再开口,房间里仅剩手机视频发出的声音。 视频里的两个人,明明坐在一起,却比一个人更孤独。 中国青年报曾有一项调查显示: 在受访者中,近八成的夫妻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下班失语症”,上班时和同事聊天活跃积极,回到家面对家人却沉默不语。 在一段感情里,倘若夫妻双方都失去了交流欲,心门会在时间的流逝下渐渐关闭,婚姻也会变得岌岌可危。 只有让“沟通恒温”,让对方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来,才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侯亮平和钟小艾的婚姻就让不少人羡慕。 虽然已至中年,且分隔两地,但一有时间,他们就要互相打电话闲聊。 小到孩子的作业情况,大到办案的心得体会,夫妻俩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其实,交流的本质是一个“情感容器”,里面装着被看见、被需要、被惦记等诸多感受。 正如尼采所说: “婚姻生活就像是一场长期的对话,当你准备步入婚姻生活时,一定要问问自己,在白发苍苍的时候,仍能够欢笑畅谈吗?” 在婚姻中,最舒适的状态一定是能让“沟通恒温”,让爱意在互动中流动。 《幸福的婚姻》一书中,作者约翰・戈特曼这样说道: “婚姻成功的关键,不是在烛光晚餐里,也不是在浪漫的海滩上。 而是对对方的在意,对生活细小瞬间的关心。” 很多时候,击溃一段感情的,不是时间,不是距离,而是那些得不到回应的生活细节: 明明准备了脏衣篓,家里的衣服还是到处乱扔; 明明刚拖完地板,转眼又肆无忌惮地留下了一串脚印; 明明一件事件已经说过八百遍,对方却依然我行我素…… 说话是白搭,付出没回应,情绪无价值。 久而久之,鸡毛蒜皮的失望,堆积成忍无可忍的隔阂,感情就离分崩离析不远了。 细节,是婚姻的底色。 很多时候,决定亲密关系长久与否的,不是浪漫的多少,而是细节处的回应。 有位博主在短视频平台,记录下了自己与孕期妻子的相处日常: 妻子孕肚太大,弯腰洗头不方便,他发现后立马下单买了把洗头的躺椅; 怀孕后的妻子双腿浮肿,他干完家务之余,不忘帮妻子按摩捏腿; 孕晚期时,妻子睡眠质量下降,他就在床头常备一杯温水,以防妻子睡醒口渴…… 网友在底下评论:“一个人爱不爱你,生活中的细节会告诉你。” 真正拉近夫妻关系距离的,不是浓烈的爱,而是平凡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琐碎的瞬间。 没有完美的爱情,亦不存在完美的婚姻。 那些微小的细节,可以打败温情,亦可以成就幸福。 在婚姻里,学会让“行动恒温”,关心生活的微小瞬间,事事有回应,期待有着落,才能将日子越过越顺。 主持人孟非曾在节目中谈过对爱情的看法: “我很不理解年轻人动不动就说要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在我的印象里,这样的爱情是要出事的。” 有些时候,爱得太满会溢出,爱得太猛会失去力气,爱得太热烈会烫伤彼此。 只有控制好相处的火候,让感情恒温,才能携手并进。 纪录片《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花了15个月跟拍一对老夫妻。 98岁的爷爷赵炳万和89岁的奶奶姜溪烈在结婚76年后,依然甜蜜如初。 秋天的落叶铺满院子,爷爷会在打扫的时候,嬉笑着将落叶撒到奶奶身上,两人玩闹着哈哈大笑。 爷爷会在风和日丽的晴天里,摘一束路边的野雏菊,给奶奶送上惊喜。 两人会在家里手牵着手,慢慢地跳着年轻时喜欢的舞蹈。 奶奶膝盖不好,每次疼的时候,爷爷会轻轻地给奶奶的膝盖吹气,像哄孩子一般。 76年的岁月并没有磨灭他们的感情,奶奶看爷爷的眼神,永远含情脉脉。 无论是年轻时的艰难往昔,还是年老后的互相陪伴,二老始终共同进退。 正是因为他们懂得细水长流的智慧,将爱分成了无数份,分给了每一天。 没有太多轰轰烈烈,而是让绵密的情意浸润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才能十年如一日,携手共度此生。 恰如约翰・戈特曼所说:“好的婚姻,是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对方。” 当初相识的年少激情褪去,当夫妻感情趋于柴米油盐的平淡。 只有让爱成为生活习惯,让“感情恒温”,才能一同对抗人生的风风雨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