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因《中国诗词大会》而广为人知的“清华才女”武亦姝吗?她在节目中凭借惊人的2000首诗词储备量,以破竹之势轻松击败百人团,连战连捷,最终一举摘得桂冠!她的卓越才华和深厚底蕴令人叹为观止。4岁,便能背诵上千首古诗词,展现出了惊人的记忆力;15岁,被上海重点中学提前录取,在学术和文艺方面均表现出色。16岁,在《中国诗词大会》打败北大硕士,攻擂成功,一举夺冠!18岁,以613分的高考成绩(总分660分),考入清华大学实验班(新雅书院)。
去年,武亦姝已经在清华大学完成本科学业,毕业后去向引起广泛关注。
以往的清华毕业生大多选择去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继续深造,追求更高的学术成就,也有一部分选择在国内攻读研究生,继续深化研究,只有少数毕业生直接参加工作。武亦姝曾明确表示:自己希望投身儿童文学事业,致力于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传播。读书开阔了她的视野,促使她在文化的道路上继续深耕,不断追寻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而不是满足于表面的成就和眼前的安逸。这种远见不禁让我想到,董宇辉阐述的关于读书的意义:“这个时代应该是属于读书人的时代,因为这是一个知识变得前所未有地容易获取的时代。越是普通家庭越应该培养自己孩子读书的习惯,因为书是贫民的奢侈品。”
武亦姝正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读书的意义和教育的价值。
都说每个出类拔萃的孩子的背后,总是站着充满智慧的父母,武亦姝也不例外,她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的细心雕琢。正所谓“小树要修,孩子要管”,为人父母,一定要学会对自己的孩子负责。教育最大的“危险”,就是释放孩子的天性
武亦姝的父母从小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教育和引导。
如果一味的遵循放纵式成长,释放孩子的天性,便会发现,这种“无拘无束”的成长环境背后,隐藏着教育的最大“危险”。2023年4月,广东深圳街头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一名13岁的初一学生因为父亲拒绝给钱充值游戏,竟然在大街上勒住了父亲的脖子进行威胁,不给钱就不放手。由于父亲比较反对儿子打游戏,认为会影响学习,因此多次拒绝。于是,男孩情绪失控,在大街上抓住父亲的脖子,不断叫嚷着:“你给我钱,你给我钱!”旁观的路人都惊呆了,有人拍视频,有人劝阻,还有人报警。父亲无奈地表示:“从小放任没管教好,自己作为父母也有错。”才13岁就敢当众威胁自己父亲,可想而知,如果继续放任不管,以后还会做出什么更恐怖的事。“孩子的胃口是喂出来的,孩子的脾气是带出来的,孩子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爱出来的。”
放任孩子而不加以管教,如同无舵之舟,难以驶向正确的方向,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看过一部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让人印象深刻,它揭示了从小被管教和被放养的两个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哥哥在严格的家教下,被要求自律、上进,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学会了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和收获。这种教育方式塑造了他坚韧不拔、勤奋进取的性格,最终使他成为了一位身价千万的成功企业家。而弟弟的成长环境则截然不同。父母对他骄纵放任,让他随心所欲地享受,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一切都按照他的意愿进行。即便他平时蛮横无理,偏心的父母也从未严厉地责罚他。但这种过度的放纵导致了他缺乏责任感,成年后无法适应社会,生活落魄,甚至连容身之所都没有。成年之前,管教孩子是每个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选择放任不管,就是断送孩子的未来。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快乐成长,更是帮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面对那些宣扬“释放孩子天性”的声音,父母需要有清晰的判断力。真正的爱,不是无条件的放任,而是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同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决定孩子命运的,不是大道理,而是小习惯
人民日报有这样一句话:
“人不是优秀了才有好习惯,而是有了好习惯才成就了优秀的自己”。
诚然如此,武亦姝从小在父母的教育下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复习、保持阅读、善于思考等,这些习惯帮助她不断积累知识,提高思维能力,让她在学术和诗词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实现了自我价值。
同样,成为太空第一人的加加林能在20多名精英宇航员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自己一个不经意间的小习惯为他奠定了基础。由于家庭条件艰苦,他从小就养成了爱惜物品的好习惯。在一次挑选宇航员时,所有候选人要登上飞船去参观,其他宇航员直接踏进舱门,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就这么一个“脱鞋”的小习惯,赢得了主设计师的好感,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加加林作为一个宇航员的严谨和敬业精神。主设计师表示:“只有把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他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成功入选,接受了为期数月的严格训练。加加林凭借坚定的信念、优秀的体能和过人的智慧,成功完成了训练任务,最终被选为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宇航员。他对航天事业充满热情,并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这些优秀品质的背后,离不开父母的悉心培养和家庭环境的长期熏陶。他的父母深知,真正影响孩子命运的,不是那些宏大的教育理论,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父母教导和指引,更需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些良好的小习惯。这些小习惯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孩子如果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他的知识就会不断拓宽,思维也会更加敏捷;孩子如果养成了每天锻炼的习惯,他的身体就会更加健康,精力也会更加充沛;孩子如果养成了尊重他人的习惯,他的交际就会更加广泛,关系也会更加融洽。“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拉开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从小养成的各种习惯”。
家长一定要知道: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教育路上,最不该“缺席”的是父母
父母对子女的爱,应当深远而持久,不仅关注其当前的成长,更应为其未来的人生道路做好规划。而在这一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显得尤为重要,最不应在教育路上“缺席”。从武亦姝的成长历程中不难发现,她的父母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心灵的守护者。在关注武亦姝学术成绩的同时,也不忘她的品德修养和人生追求,引导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是有了父母的不懈努力与指导,她才能在读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一定是“管、教、罚”三管齐下,精准施策,悉心培育,助力孩子全面发展:
以身作则: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榜样,展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制定规则: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规则,明确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是不被接受的。引导监督:正确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并负责监督孩子的行为,确保他们长期坚持。适时干预: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父母应及时介入,与孩子进行沟通,引导他们认识并改正错误。耐心教育:父母应耐心地向孩子解释事情的原因和后果,帮助他们理解接受。激发兴趣: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并提供相关的书籍、工具或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正向激励:当孩子表现良好时,给予及时的赞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价值塑造:教育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诚实、尊重、勇敢等。(3)罚是为了让孩子明白责任与后果,从而学会自律和尊重规则明确原因:在惩罚孩子之前,确保他们明白为什么会被惩罚,以及他们的行为对他人或自己的影响。适当惩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行为的严重性,选择适当的惩罚方式,如承担后果、责令道歉等。避免体罚:体罚不仅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应坚决避免。跟进教育:在惩罚后,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并引导他们认识并改正错误。父母在管教孩子时,应注重引导、教育和惩罚的平衡,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清华大学严谨求实的学风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我。
无论是追逐人生理想,还是过好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严谨求实、行胜于言,从来都是最重要的品质,也是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生践行的准则。
能在这样一所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读书的大学求学,在这里涵养自己的品行、开阔自己的视野,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
大学是孩子实现梦想的起点,他们将在这里成长为有知识、有思想、有情怀的栋梁之才。
每个家长都应乘教育之风,挥管教之剑,用智慧和爱心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让孩子和理想大学不期而遇。点亮“在看”,愿每个孩子行有所向,志有所属,梦有所归。
作者:三瓣橘子。本文首发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中小学免费有声平台,听海量国学经典诵读、中小学必背古诗词,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