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号:头痛穴:此穴位可以治疗除脑瘤以外的所有头痛症。1-17-9 号穴位同时进行泻血,可去头屑 , 使头发润泽发亮,对脱发、忧郁症、记忆力减退也有疗效。 · 2 号:胃脏穴: · 3 号:根穴:对腹泻、便秘、黑斑等有疗效。对 2-3-6 号穴位的泻血治疗可使皮肤暗黑的人变白而有光泽。再对 8 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可以使患者从高血压、中风、痴呆症的从恐惧中解脱出来。 · 4 号:感冒穴: · 5 号:心绞痛穴: * 对于心绞痛、低血压、气喘等疾病,现代医学技术视为不可治愈之症。那是因为,这些部位由于瘀血的存在不能使血液循环正常进行而引起的。可人们只注意对表面现象的治疗,而不去探索血液循环不畅的根源。实际上这些症状对 4-32-5 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是可以有疗效的。但我不想劝说人们采取泻血疗法,前面所列举的病症都是因为人体内脏器功能已经受损伤而引起的综合性疾病,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在充分理解了这本书的内容以后才能实施泻血治疗。泻血的顺序应从 2 号 -3 号穴位开始,待到泻血效果良好时,要对 6 号穴位进行泻血, 6 号穴位也泻出血后再对 8 号穴位进行泻血。然后可对 4-32-5 穴位进行泻血,最好要与中药配合治疗。 · 6 号:高血压穴: · 7 号:肩臂疼穴:
· 9 号:癫痫穴:此穴位是人体所有神经的必经之路,发生癫痫病的 60% 是因为此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为了治疗癫痫病,首先要对 2 - 3 号穴位进行泻血,待出血后再对 6 号穴位进行泻血,出血很顺利时,对 7- 9 - 1 号穴位进行泻血会有更好的疗效。 动图 · 10 胫卵穴:小腿上肌肉发硬成卵状疼痛时,要对胫肌穴进行泻血治疗,脚底硬茧或汗多、粗糙干裂等症要对 6 号 -10 号穴位进行泻血,对脚底疼痛和脚气等症状要对 6 号 -10 号 -31 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 动图 · 11 号手腕痛穴: · 12 、 13 号关节炎穴:此穴位是对膝盖退化性关节炎、风痛、肌肉痛等症有特效的穴位。为治疗这些症状,要对 12 –13 - 16 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大家要知道,为缓解关节炎、高血压、神经痛等症带来的痛苦,经常服用镇痛之类药物是加速导致中风和糖尿病的罪魁祸首)。 动图 · 14 号痔疮穴: · 15 号鸡皮疙瘩穴:此穴位对手凉、胳膊上长出小疙瘩、鸡皮疙瘩、肌肉疼痛等有疗效,对 7-15 -22 号穴位的泻血可治疗这些症状,同时还可以使胳膊上的黑斑消失,胳膊也会变得有力气。对手心多汗、或干燥也有疗效。 动图 · 16 号 关节炎穴:可参照 12 -13 号穴位。 动图 · 17 号 视力穴:为了恢复视力,对 1–17 - 20 号穴位同时进行泻血治疗,如与针灸配合进行治疗疗效会更显著,眼皮发沉、下坠等症状也会消失。 动图 · 18 号唾腺穴:这个穴位对口干舌燥有疗效。口干舌燥、甲状腺等症状是由于肾脏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综合症。患这种症状的人多数属于五脏功低下 , 那么不治本,而只注意治表,只能引起副作用。对这种症状的治疗,一定要严格遵循泻血疗法规定的顺序进行治疗,才有可能治愈。一定要遵循 2-3 , 6-8 , 4-18 号的泻血顺序。 动图 · 19 号 秃顶补助穴: · 20 号 视力穴:与 17 号穴位的泻血相同。 动图 21 号 肘关节穴:适用于治疗此部位的关节炎、肌肉酸痛等症状。 · 22 号 臂斑穴: 动图 · 23 号 脚腕痛穴: · 24 号 脚腕痛穴:与 23 号穴位相同 。 动图 · 25 号 侧痉挛穴: · 26 号 脚气穴: 对有脚气的脚指头上面的部位进行泻血就可以。脚汗多的症状要对 6-10-26--27 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 · 27 号 脚气穴:参照 26 号内容。 动图 · 28 号 两班穴: 动图 · 29 号 痔疮穴: · 30 号 食积穴: 动图 · 31 号 中风穴: · 32 号气管炎穴:参考第 5 号。 动图 · 33 号膝窝 ( 筋 ) 痛穴: 动图 · 34 号肾合痛穴: 动图 · 35 号臂肘疼穴:肘部有发涨和疼痛感时使用此穴位。 · 36 号黑斑穴:此穴位适用于脂溢性皮炎,小疙瘩、红血丝皮肤、黑斑等症。 动图 · 37 号前筋肌痛穴:此部位发涨、肌肉酸痛时适用。 动图 · 38 号膝窝疼穴:此部位发涨、肌肉酸痛时适用 。 动图 · 39 号风齿穴: · 40 号耳鸣穴: · 42 号骨盆疼穴:与 41 号相同 。 · 43 号肩臂疼穴: 肩部的肌肉疼,特别对 40 肩痛和 50 肩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对 7-3 号穴位要同时进行治疗。 动图 · 44 号前痉挛穴:经常抽筋和因皮肤干燥而瘙痒时使用此穴位。
动图 · 46 号高尔夫痛症适应穴 · 47 号鼻炎适应穴 · 48 号眼球干燥症适应穴 严重时,对20-48号穴进行静脉切泻血术治疗。 · 49 号 歪眼适应穴 因中风而嘴歪时,对39号风池穴进行泻血治疗不见好转,对1-9-49追加 · 50 号前麻痛副穴 · 51 号生理痛穴 · 52 俞府穴 · 53 肝脏穴 ·54 大肠穴 ·55 侧胸穴 · 56 大椎穴 · 57 肩井穴 · 58 肾脏穴 · 59 后头穴 · 60 心脏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