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春天写首诗】方玉敬 || 甲辰春季诗词作品选辑

 广东诗人 2024-06-23 发布于广东
  关注 广东诗人 ,寻找惬意诗生活!

本专辑刊头书法为陈宜浩老师所题



方玉敬:八十年代初毕业于中山大学,精通多国语言,从事软件工程和安全管理工作,一个热爱诗词的作者,用最简单的文字,注重表达内心情感,探索人生哲理,深刻反思,追求提升和改变。希望通过诗词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与大家分享我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诗词 · 小辑

满庭芳·春

清露皋兰,萋萋被径,醉人花气腾腾。天高云淡,垂柳舞云汀。翠蔓苍萝摇缀,蓦回首、生意滋萌。东风绿,怀春绰绰,栖鸟晓争鸣。
凭阑闲此际,青青草木,无计枯荣。得与失,笑迎淡看心平。沉浸馨香美景,盈怀袖、与世无争。何妨老,澹然望远,余不信年庚。


【译文】

清晨的露水滋润着皋兰,萋萋芳草铺满了小径,醉人的花香蒸腾在空气中。天空高远,云朵轻盈,垂柳在云汀间轻舞。翠绿的藤蔓和苍老的萝蔓交织摇曳,蓦然回首,春天的生机已在悄然萌发。东风带来一片绿意,满怀春意,清晨的鸟儿竞相鸣唱。
我凭栏而立,悠闲地欣赏着这眼前的景色。青青的草木,无论枯荣,都自有其生命的节奏。对于得失,我报以微笑,淡然处之,内心平静如水。我沉醉在这馨香的美景中,满怀喜悦,与世无争。
老去又如何呢?我依然淡然地远望,不信年华的流逝能带走我心中的宁静与超然。就让这春天的美好,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活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同时寄寓了词人深沉的人生感悟。
开篇“清露皋兰,萋萋被径,醉人花气腾腾”几句,词人运用细腻的描绘,将清晨的露珠、芬芳的兰花以及萋萋芳草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新宜人的世界。接着,“天高云淡,垂柳舞云汀”一句,词人又通过高远的天空、轻盈的云朵以及垂柳的轻舞,进一步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春日景象。
下片“翠蔓苍萝摇缀,蓦回首、生意滋萌”几句,词人通过对翠蔓苍萝的摇曳描绘,以及蓦然回首间所见到的盎然生机,表达了春天的生命力与希望。而“东风绿,怀春绰绰,栖鸟晓争鸣”几句,则通过东风带来的绿意、春天的气息以及清晨鸟儿的欢鸣,将春天的美好推向了高潮。
在词的下半部分,词人转而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凭阑闲此际,青青草木,无计枯荣”几句,词人凭栏远眺,看到青青草木的生长与凋零,领悟到了生命的无常与无法预测。然而,词人并没有因此而沮丧或焦虑,而是选择了“得与失,笑迎淡看心平”的豁达态度,笑对得失,内心平静如水。
最后,“沉浸馨香美景,盈怀袖、与世无争”几句,词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愿意沉浸在这馨香的美景中,与世无争,享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而“何妨老,澹然望远,余不信年庚”几句,则表达了词人对于老去的淡然与超脱,他不相信年华的流逝能带走他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又表达了词人对于生命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词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观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态度,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满庭芳·春归

翠柳垂丝,红桃吐蕊,满庭春色如诗。东风送暖,万物展新姿。感受春潮起伏,花开落,自有其时。人生路,崎岖坎坷,何惧几番离。
忆陈年昔事,如梦如幻,并泛涟漪。岁月匆匆,明眼却成痴。且寄情于流水,任它淌去,不遐思。春归处,心留暖意,笑对世间奇。


【译文】

翠绿的柳条轻轻垂下,宛如丝丝垂帘,红艳的桃花绽放着花蕊,整个庭院弥漫着如诗如画的春色。
春风轻轻吹拂,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万物都展现出新的姿态。我们感受着春天的脉动,花开花落,都遵循着自然的节奏。人生之路充满崎岖与坎坷,但我们无需害怕那几次的离别。
回忆起过去的日子,仿佛是一场梦,又似幻境,心湖荡起层层涟漪。岁月匆匆流转,曾经清晰的记忆也变得模糊,明亮的双眼似乎也变得迷离。
不如将情感寄托于流水,让它自由流淌,不再过多地思量。
春天虽然离去,但心中留下的是温暖的痕迹,让我们微笑面对世间的种种奇妙。

【赏析】

《满庭芳·春归》这首词以春归为主题,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慨的抒发,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美学追求。
开篇“翠柳垂丝,红桃吐蕊,满庭春色如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美丽画卷。翠绿的柳条垂挂如丝,红艳的桃花吐露花蕊,整个庭院仿佛被春的气息所包围,充满了如诗如画的意境。这种景象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
接下来,“东风送暖,万物展新姿”,通过东风的吹拂和万物的变化,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春天的到来,使得万物都焕发出新的姿态,展现出了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感受春潮起伏,花开落,自有其时”,这一句则将作者的情感与春天的景色融为一体。作者通过感受春天的气息,体会到了生命的起伏和变化。花开有落,都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生的常态。作者通过对春潮和花开花落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词的下片开始转入对人生的回忆与思考。“忆陈年昔事,如梦如幻,并泛涟漪”,这一句通过对过去事情的回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过去的事情仿佛是一场梦,又似幻境,心中泛起层层涟漪。这种回忆让作者深刻感受到岁月的匆匆和生命的无常。
“岁月匆匆,明眼却成痴”,这一句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尽管明眸曾经明亮如镜,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也逐渐变得痴钝和迷茫。这种对时光和生命的反思,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厚重。
最后,“且寄情于流水,任它淌去,不遐思。春归处,心留暖意,笑对世间奇”,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作者将情感寄托于流水,任其自由流淌,不再过多地思考过去的得失。尽管春天已经离去,但心中却留下了温暖的痕迹。这种乐观和豁达的态度,使得作者能够笑对世间的种种奇妙和变幻。
整首词以春归为主题,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慨的抒发,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期待。这种情感与哲理的交融,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临江仙·晓春

残寒销尽腰解带,青苔初试新衣。燕飞剪雨啄春泥。小雏频探问,何日我能飞。
草根尚知春晓事,悄然陈发扬眉。韶华珍惜趁佳期。契机岂可失?节令策鞭驰。


【注释】

“发陈”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读音:fā chén 解释:发,放散,散开;陈,指陈久,与新生相对。发陈,为藏久外达之势,就是利用春阳发泄之机,退除冬蓄之故旧。

【译文】

残留的寒冷全部消散,就像人解开了腰带一样轻松自在,青苔开始尝试穿上崭新的绿衣。燕子在雨中穿梭像剪刀裁开雨幕,还啄取春泥来筑巢。小燕子频繁地探问,什么时候我才能飞翔呢。
草根也懂得春天到来的事情,悄悄地长出新芽,舒展眉头似的生长着。美好的时光要珍惜,要趁着这大好的时机。机遇怎么可以错失?时节如同鞭策,要策马奔驰向前。

【赏析】

这首词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的景象,传递出珍惜时光、把握机遇的深刻寓意。
上阕开篇“残寒销尽腰解带,青苔初试新衣”,形象地展现了寒冬渐去,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情景。“腰解带”的拟人手法,赋予了残寒以人的动作,生动有趣;青苔“试新衣”,将青苔的生长描绘得俏皮而充满活力。“燕飞剪雨啄春泥”,一个“剪”字和一个“啄”字,把燕子在雨中穿梭和衔泥筑巢的忙碌与欢快表现得淋漓尽致。“小雏频探问,何日我能飞”,通过雏燕的好奇探问,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生活气息,也让人感受到生命成长的渴望。
下阕“草根尚知春晓事,悄然陈发扬眉”,以草根知晓春天到来而生长的情景,暗示人们应像草根一样敏锐地感知时机。“韶华珍惜趁佳期”直接点明主题,呼吁人们珍惜美好的时光。“契机岂可失?节令策鞭驰”,以强烈的反问和形象的“策鞭驰”,强调了把握时机、积极奋进的重要性,给人以鼓舞和警示。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象鲜明,既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又有深刻的人生思考。通过对春天景象和生物活动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珍惜时光、抓住机遇的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例如,“小雏频探问,何日我能飞”这句,以雏燕的疑问,引发人们对成长和未来的思考;“草根尚知春晓事,悄然陈发扬眉”,用草根的生长提醒人们要善于抓住时机,奋发向前。




千秋岁·雨后

雨余初霁,万物皆如洗。翠色润,清风细。云开尧日照,田埂蛙声起。心且静,人生何处不诗意。
回首前尘事,历历犹如戏。常自若,随他意。浮名何足道,真挚才堪记。争奋起,私忧杂念皆无系。


【注释】

尧日:指尧天舜日,后比喻天下太平的时候。

【译文】

雨后初晴,世界仿佛焕然一新,万物都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显得分外洁净。翠绿的色彩润泽着每一处,微风轻拂,带着柔和的触感。
随着云层散开,祥和阳光普照大地,田间的蛙声此起彼伏,为这片宁静的田野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我仿佛沉醉在升平盛世之中。
在这宁静与美丽的氛围中,我的内心也逐渐变得平静如水。我开始感受到人生的每一处都蕴含着诗意,每一处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当我回首过去的日子,那些曾经的经历仿佛一幕幕戏剧般在眼前上演。我逐渐明白,无论遇到什么,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从容,随遇而安。
那些虚浮的名声与利益,终究只是过眼云烟,不值得我们去过分追求。真正值得铭记的,是那些真挚的情感与经历,它们才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因此,我决心振奋精神,抛却所有的忧虑与杂念,勇往直前。我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去创造属于我自己的精彩人生。

【赏析】

《千秋岁·雨后》以雨后初晴的景象为引子,将自然之美与人生之思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宁静致远的境界。
词的上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致。雨后的世界仿佛被洗净了尘埃,万物焕然一新,翠色润泽,清风拂面。云开雾散,祥和阳光普照大地,田间的蛙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宁静的田园画卷。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词的下片,作者则将笔触转向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回首过去的日子,那些曾经的经历仿佛一幕幕戏剧般在眼前上演,但作者却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这些经历,认为它们只是生命中的过客,不值得过分留恋。他强调,真正的价值在于那些真挚的情感和经历,它们才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他决心抛却所有的忧虑和杂念,振奋精神,勇往直前。
整首词以雨后的清新景象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之思的领悟。词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句都充满了诗意和哲思,让人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此外,这首词还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他追求的是一种宁静致远、超脱世俗的境界,认为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追求真挚的情感和经历,而不是虚浮的名声和利益。这种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忆旧游·故乡

梦回丹心托,岁月相催、分外希求。春色添郊野,正炊烟袅袅,柳絮轻抽。儿时作剧随地,嬉戏逐风流。叹似箭光阴,亲情难舍,几度回眸。
悠悠。笃心路,踏天涯足迹,交感沉浮。青砖红瓦下,忆父兄身影,笑语盈楼。千端思绪萦绕,臼杵捣乡愁。但见那斜阳,疏篱老屋深抚柔。


【译文】

回忆起故乡,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丹心依旧的年代。岁月匆匆,催促着我不断前行,但我对故乡的思念却越发浓烈。每当春天来临,郊外的景色总是如此迷人,炊烟袅袅升起,柳絮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记得小时候,我们常常在这片土地上嬉戏打闹,追逐着风和流水的步伐。那时,我们无忧无虑,享受着童年的快乐。然而,时光如箭,转眼间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但那份亲情却依然难以割舍。每当回首往事,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怀念起那些美好的时光。
悠悠岁月,我踏上了天涯的征途,足迹遍布四方。但无论我走到哪里,故乡的记忆总是如影随形。在青砖红瓦的老屋下,我回忆起父亲和兄长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的话语和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那些熟悉的场景和气息,让我心中涌起无尽的乡愁。
思绪万千,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每当夕阳西下,我总会看到那座疏篱老屋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变迁。我轻轻地抚摸着老屋的墙壁,感受着它那历经风雨的纹理和温度,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柔情和感慨。

【赏析】

《忆旧游·故乡》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与深沉思念的佳作。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温馨与回忆的世界。
首句“梦回丹心托”,开篇即定下了全词的基调,那是一种对故乡的深情寄托。接着,“岁月相催、分外希求”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故乡的强烈思念。这两句词既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又突出了作者对故乡情感的深厚。
“春色添郊野,正炊烟袅袅,柳絮轻抽。”这几句词用生动的画面描绘了故乡春天的美景,炊烟袅袅、柳絮轻飘,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熟悉的田野之间,感受到了故乡的宁静与美好。
“儿时作剧随地,嬉戏逐风流。”作者回忆起儿时的欢乐时光,那份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童趣跃然纸上。这不仅是对童年的怀念,更是对故乡生活的一种向往。
“叹似箭光阴,亲情难舍,几度回眸。”这几句词中,作者感叹时光飞逝,亲情难舍。几度回眸之间,故乡的景象与亲人的面容仿佛就在眼前,让人心生感慨。
下阕中,“悠悠。笃心路,踏天涯足迹,交感沉浮。”作者表达了自己离开故乡、闯荡天涯的经历。无论走到哪里,心中始终牵挂着故乡,那种深沉的乡愁如影随形。
“青砖红瓦下,忆父兄身影,笑语盈楼。”这几句词再次将读者带回了故乡,青砖红瓦的老屋、父兄的身影、笑语盈楼的场景,都让人倍感亲切与温暖。
“千端思绪萦绕,臼杵捣乡愁。”作者用“臼杵捣乡愁”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内心深深的乡愁与思念。这种情感深沉而真挚,让人感同身受。
最后一句“但见那斜阳,疏篱老屋深抚柔。”作者以斜阳、疏篱老屋为背景,用“深抚柔”这一动作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情眷恋。这种情感如同抚摸一般温柔而细腻,让人为之动容。




惊蛰

蛰破顽冥雨水奔,蛙声歇响满前村。
稍喧雷鼓惊残梦,一喷风车坏故痕。
隱隱暗移花坞土,沈沈深护柳塘魂。
老农自劝先催种,早晚烟云泽九门。


【译文】

蛰伏的生物被春雷唤醒,雨水奔腾而来。蛙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村落。雷声隆隆,惊扰了人们的残梦。风车转动,带走了冬天的痕迹。花儿在春雨的滋润下悄然绽放,土壤也随之移动。柳树环绕的池塘在春雨的滋润下更显生机勃勃。老农自我鼓励,开始催促播种。春雨云雾缭绕,滋润着四面八方。

【赏析】

《惊蛰》以其细腻入微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春天生机盎然的画卷。
“蛰破顽冥雨水奔”作为开篇,便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蛰伏的生物在春雷的呼唤下苏醒,雨水如奔腾的江河般倾泻而下,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这种强烈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瞬间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
接下来的“蛙声歇响满前村”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到来。蛙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村落,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无处不在。
“稍喧雷鼓惊残梦,一喷风车坏故痕”两句,则巧妙地运用了声音和视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紧张又充满希望的氛围。雷鼓的喧嚣打破了冬日的沉寂,风车的转动则象征着旧有痕迹的消失和新生的开始。
“隱隱暗移花坞土,沈沈深护柳塘魂”两句,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里花朵和柳树的生机。土壤在春雨的滋润下悄然改变,花朵在不经意间绽放,柳树则摇曳着身姿,仿佛在守护着池塘的生机。
最后“老农自劝先催种,早晚烟云泽九门”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勤劳的农民。老农自我鼓励开始催促播种,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而“早晚烟云泽九门”则形象地描绘了春雨云雾缭绕的景象,预示着春雨将滋润大地,带来丰收和希望。
整首诗以惊蛰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勤劳农民的赞美和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期待,让人读来倍感温馨和振奋。




新荷叶·黄裳

欲暑犹凉,幽香嫩荷新抽。几碧芳塘,偶然画卷烟洲。神情不动,红白间,脉脉娇羞。蝉声鸣间,路人恍惚回眸。
似梦如痴,翠波满目轻流。但见清眉,一莲穿叶如钩。琼枝玉盖,欲斜插,藕节方抽。情难自拔,为伊沉醉心头。


【译文】

尽管将到夏日,天气依然凉爽,嫩荷新叶正轻轻抽出。池塘中碧绿的荷叶簇拥,偶然间仿佛看到了一幅画卷上的烟雾缭绕的水洲。荷叶静静伫立,红白交织间,带着脉脉的娇羞。蝉鸣声响起,行人走过时仿佛恍惚中回首一顾。此景如梦如痴,满眼都是翠绿的波浪轻轻流淌。只见那一朵清丽的荷花,从荷叶间穿出,花瓣如同钩子般钩人心魄。荷花与荷叶如同琼枝玉盖,倾斜欲倒,而藕节正悄然抽出。此情此景让我难以自拔,为她沉醉,心中满是深深的情感。

【赏析】

开篇“欲暑犹凉,幽香嫩荷新抽”,巧妙地通过“欲暑犹凉”四个字,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初夏的凉爽与宁静,同时也预示着荷花的盛开。随后“幽香嫩荷新抽”一句,则直接点明了主题,以荷花的清香和新生之姿,引领读者进入这片荷塘的美景。
“几碧芳塘,偶然画卷烟洲”,词人进一步描绘荷塘的景色,碧绿的荷叶铺满池塘,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轻轻展开在眼前。而“偶然画卷烟洲”一句,则通过“烟洲”的意象,为这片荷塘增添了几分朦胧与神秘。
接下来的“神情不动,红白间,脉脉娇羞”,则是对荷花的细致描写。荷花在红与白之间绽放,宛如一位少女,脉脉含情,娇羞可人。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荷花更加生动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蝉声鸣间,路人恍惚回眸”,词人通过蝉鸣和路人的反应,为这片荷塘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蝉鸣声声入耳,仿佛在为荷花的美丽而歌唱;而路人的恍惚回眸,则是对荷花之美的直接回应。
下阕“似梦如痴,翠波满目轻流”,词人继续描绘荷塘的美景,但情感更加深沉。他仿佛沉醉在这片荷塘之中,如梦如痴,满眼都是翠绿的荷叶在轻轻摇曳。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词更加动人。
“但见清眉,一莲穿叶如钩”,词人将荷花比作一位清丽的女子,她的眉宇之间流露出清新与淡雅。而“一莲穿叶如钩”一句,则通过“如钩”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形态之美。
“琼枝玉盖,欲斜插,藕节方抽”,词人继续对荷花进行赞美,将其比作琼枝玉盖,既表达了荷花的高贵与纯洁,也展现了其挺拔的姿态。而“欲斜插”一句,则通过拟人的手法,为荷花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泼。
最后“情难自拔,为伊沉醉心头”,词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他沉醉在这片荷塘之中,情难自拔。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词达到了高潮,也展现了词人对荷花的深深眷恋。
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夏日荷塘的美丽与魅力。词人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荷花的美妙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夏日的清凉与宁静。




黑颈鹤之恋


一缕阳光,穿透寒冬的迷茫
我眼眸里怀春欲动
一声鸣叫 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便认定这里是我一世的福地
你的一个点头 染指我的情感
我心头的冬天里已春回大地
你伫立在轻波拍岸的水湄
落日余晖正好映照你夭灼的桃颊
我站的距离正好隔一道晚霞
近一点,就将感受到
你姣美的呼吸 然而 
我依然后退半步,不是未曾冲动
而是更能看清你风姿绰约的倩影

小草、流萤、落叶、飞鸟
还有波光粼粼的湖面
像我思绪的片段
我不再犹豫,张开翅膀
飞向天空让彩虹结成彩带。
跨越云端,披星戴月,
七色的梦幻,在天空中相会。
赤橙黄绿青蓝紫,
每一种颜色都是一份期许。
把梦想、希望和爱,系在其中 

天边的云朵在徜徉
月光进进出出
在夜的怀抱中游走
如丝绸般柔软
铺满了小径
洒满了湖泊
它以银色的韵律
在静谧中起落
洗尽世间的繁杂
映照心中那一片宁静
平坦的湖面渔灯闪烁
伴着初恋的脚步
凝视我的爱人


伫立了整整一个黑夜
突如其来的一场风雨
像乱箭穿心,对我穷追不舍
我搜遍山川,大河,湖泊、孤岛
我不相信
河流会枯竭
我不相信
湖泊会见底
我只相信
你依然心怀飞翔
一片羽毛留下你爱的身影
我仔细左右翻阅
我看到暴雨后初夏的早晨
阳光撒落在平坦的草地
点燃炙热的爱火
穿过丛林,涉过湖泊
踏遍吸足油彩铺开的大地
林梢落下彩带
是风的声音,是梦的呼唤 
你从远方徐徐而来
如同画笔绘出生命的色彩
一身洁白如雪,头戴朱红,
你高雅,稳健,唯美的装饰如公主
我不信神迹
不信这是从天而降的幸福
尽管我平凡的心儿实在不敢相信
但我坚信
这一切都不是梦


【注释】

云南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动物以东洋界西南区的种类为主,南北动物均在此交汇,垂直分化明显,特有动物种类丰富,有许多横断山区的特有种或更狭窄范围的特有种类,脊椎动物种群小,数量少,濒危种类和重点保护种类多。在纳帕海重要动物区系中,鸟类占有重要位置,而鸟类区系组成中尤为突出的是丰富的横断山区特有成分和本地特有成分,许多都是珍稀濒危物种,如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黑颈鹤、黑鹳、胡兀鹫、白尾海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白琵鹭、大天鹅、白马鸡;中日候鸟及栖息地保护协定中的鸟类有赤麻鸭等重要水禽。

【点评】

这首诗歌《黑颈鹤之恋》主要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黑颈鹤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于爱情和自然的赞美
在第一部分,诗人描述了黑颈鹤的美丽和高雅,以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和谐相处同时,诗人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之中,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爱的真谛深刻的认识。
在第二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通过描述黑颈鹤的恋情,诗人暗示了人类也可以像黑颈鹤一样,在爱河中寻找自己的幸福此外,诗人还强调了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对人类情感的影响。
整首诗歌充满了对自然和爱情的赞美之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以及人类对自然和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本专辑摄影:谢海衡
专 题

抗疫作品集


我为春天写首诗


诗家风采



征   稿

广东诗人(gdsrjy)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