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碎影(五十二)

 李萍拾尘 2024-06-24 发布于河南
3./自助售书
有一天,我们正在住处周围徜徉。这一片,家属院都很大,只有两三家面馆和一个早点铺。没有商铺,连个小卖部都没有。北京就是这样,所到之处,都给人一种大而空的感觉。
偶尔碰到的寥寥的几个路人,都在急匆匆赶路,目不斜视,气宇轩昂。要么就是老人,踽踽独行。
只有在早上,街上才热闹些。一伙伙的爷爷、奶奶们帮孙子辈的侧背着书包,掂着水壶,脚步匆匆双双地奔向学校。
应该他们都是在家里吃过早饭的。这个城市没有太多的早餐点,供孩子们像麻雀一样快乐地自由地在外觅食。也或许,他们的家庭,没有在外吃早点的习惯。
这一阵风刮过,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之后,街道就沉寂下来。街边的绿荫更显得深浓幽静,供游人休息的长椅,更显得落落寡欢。
来到一间书报亭,它也是孤零零地矗立着,好像是被遗弃在一片荒岛上。身边偶尔经过的行人,从不正眼瞅它一下。就当它是一棵树,一把椅子般的存在。
只有我们,这外来的闯入者,才对它发生一丝丝兴趣。
那一刻,我很讶异。这报亭的主人,是该有多大的胆子,竟敢把杂志放在外面,让人自取自付?他怎么那么相信人们的善良?他怎么那么敢相信人们具有诚实、守信的美德?他不知道人性‬的贪婪、自私?
抑或,他了解这一片的人,这里的人都是温良恭俭让的,甚至这里的民风,就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也只有北京人,敢有这种胆识和胸襟。他们是“痞”惯了的,在售书上,何不能再“痞”一“痞”呢?
本来我是没准备买那份杂志的,我已经很多年没读过那份杂志了。但就为了拿自己当个试验品:我是他定义的那一类纯粹的人,高尚的人,守信的人。我毅然拿起了一本杂志,找到背面的价格,然后拿起手机,对着二维码,按那个数字输了进去。
当我捧起那本书,感觉那何止是一本书,那分明是戴在胸前的一枚勋章啊!那是对我信任的明证!被人信任真的是一种很爽的感觉。
这年头,信任已经稀缺到无,乍一从天而降,就像捡到一块宝物!
我骄傲着,欢喜着,迈着更轻快的脚步向前走去——

(未完待续)

北京碎影(五十一)
北京碎影(五十)
北京碎影(四十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