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最大的成绩就是啃完了《资治通鉴》。我为什么热衷读古文呢? ![]() 一、因为年龄大了,想想还没读过四书五经,很多年轻人都饱读诗书,很是羡慕。特别是参加马伯庸读者见面会,知道了他的《长安的荔枝》就是看了一句话,写出了一个那么精彩的故事。那我想,《资治通鉴》里面得有多少故事啊!所以,先读它吧。 二、因为我要给女儿做一个榜样,做一个读书的榜样。现在孩子一有空就看手机玩游戏,根本不看书,只有老师要求读的名著才为了考试去读一下。我要求孩子读书,那么我首先要读书,只要她看到我的时候,我都在读书。只有这样,以后她玩手机时,我训她,让她看书,才能理直气壮。 ![]() 为什么叫啃呢?读文言文太难了,很多不认识的字。我边读边记,左边是书,右边是本子,把不认识的字写下来,然后用手写在百度里查读音,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看一句,有注释的看注释,试着翻译这一句。一句一句弄明白,再去按段看译文,对照哪里自己翻译的不对,再翻译一遍。就是这么啃下来的。 当然,收获是很大的,首先有种征服后的胜利感,再就是学习了古人的智慧,了解了历史,顺着时间线理清了以前弄不明白的历史。 年前开始读《曾国藩<冰鉴>全解上》,差不多九百页,打算一天啃一页,三年读完吧。读完《资治通鉴》,再读别的古文就轻松了。 《冰鉴》是一个成功相人、识人、用人者的经验之谈。曾国藩平生用人无数,也相人无数,他的相人术更是屡试不爽。他的相人术并不赞同相貌决定人的命运,而是透过观察人的言行举止,表情等来决定人的前途和命运…… ![]() 书中有着更多的智慧等着我去学习,继续读下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