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0多种“三药”也包括“二药”,也可以称为角药或对药,是老中医几十年临床经验结晶。在辩证方中,酌情加入“三药”或者“对药”,如同锦上添花,疗效会大大提升。 比如牙痛三药加入复方中,几乎没有拿不下的牙痛;比如扁桃三药加入复方中,几乎是下咽立效;比如胸三药,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上宽胸下宽腹的顺气丸;比如通脉三药,凡是心脏有问题,用上之后,心胸立刻有云开雾散的感觉。 ....风寒头痛“风三药”前几天有一个头疼的患者,我问他怎么头疼?他说这几天天气热了,居然开风扇了,风扇对着头吹,一醒过来鼻塞,头就很痛。我说:不就是受风寒吗?风三药是哪三药?风药之霸,悍将是羌活。上通下达,无处不到。 羌活、独活两味药再加防风。这三味药拿来泡茶各5--10克,不用两块钱,一泡茶喝了,马上头部出汗。 我们曾经试效过独活,独活5克打成粉,拿来泡茶。一吃下去,那腰部,等一下摸下去就有点微微的汗水湿湿的。 羌活吃下去那颈部跟额头,等下微微就有汗。因为属于膀胱经,羌活是发上半身的汗,独活发下半身的汗,防风走周身乃风药之润剂。 头疼,因为吹风而得的,用风三药。 风湿头痛“湿三药”还有一种头疼,没有吹风,像淋了一小时或者半小时,或者淋了15分钟的大雨,从头湿到脚。 回来头痛。这叫受湿头痛。受湿气头痛。湿三药,哪三药?茯苓、白术都是往下走。对于内湿有效,外湿要表散它。藿香、苍术、白术只是健脾除里湿。而苍术,可以发汗、祛风寒解表湿,藿香、苍术,加一个藁本上达巅顶。可以除风寒湿,这是湿三药,淋湿头痛效果好。 生气头痛“通气三药”有一种头痛,一跟丈夫吵架,耳朵嗡嗡作响,头就痛,偏头痛。肝胆经堵塞,我说简单,通气三药--柴胡、香附、川芎三味药。能够疏肝理气,这三味药打成粉,放在罐子里,放家里。哪个生气了,这个下去了就解气。又叫解气三药。十年八年郁闷,耳朵闭了这个都可以开。 这个善于走耳穴、耳窍。 颈椎头痛“颈三药”,也叫通脉三药有一种头痛,治头是没有用的。因为这种头痛,属于长期低头一族,伏案工作,颈椎压迫。 这时,不要治头,要治颈。颈三药--葛根、丹参、川芎。三味药一下去,就用这三味药,各20--30克煮水。加点姜枣进去颈就很松了,这叫松颈三药。这三味药掌握了,治颈椎病有把握。图片颈三药,是个宝。曾经碰到在政府里工作的一个处长。他经常要到外面考察,疲劳以后,头就斜下来要开车。头老痛,是长期颈椎压迫引起的,给他桂枝汤加颈三药,几剂能量一够那头一抬起来头就不痛。千万别养成低头丧气的行为,久了以后,颈椎压迫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通脉饮:川芎15g、葛根20g、丹参20g。 主要是用于活血通脉,以升达阳气。 要点: 1.症状,患者主诉有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等清阳不升为主; 2.左手脉下陷脉; 眼四药:蒲公英30g、枸杞15g、菊花8g、刺蒺15g。 针对眼花,视物模糊等眼睛视物不清的症状,脉实者去掉枸杞。 鼻三药:苍耳子15g、辛夷花15g、通草8g 针对鼻塞、鼻子不通气;不是上越脉均可用。 痤疮基础方:丹参30g、石菖蒲20g、连翘15g、乳香6g、没药6g。 低血压方: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5g、大枣5枚、炙甘草10g、仙鹤草50~100g。 针对患者素体虚弱、面色无华、萎黄,常年血压偏低;脉象缓弱,沉取无力。 脱发散:高良姜60g、山柰60g、牛蒡子60g、肉桂30g、丁香60g。 患者排除肝肾亏虚者,且舌苔白腻,脉濡,右关郁滞,湿气内停之象;上方磨粉,一天2天,一次5g,饭后30分钟服用。 扁桃体三药:白英30g、青皮10g、威灵仙30g. 左关脉弦,实证均可用;虚火上冲,脉弱,舌淡白,则不可用; 寒痰用药:三子养亲汤:紫苏子15g、莱菔子15g、白芥子15g。 寒痰,舌苔白腻,痰白质黏,脉滑兼紧象,右脉上越,可用之。 热痰用药:贝母12g、枇杷叶30g、全瓜蒌30g。 舌红苔黄腻,痰黄绿,质黏腻,脉滑数,右脉上越。图片 失眠三药:首乌藤30~50g、合欢皮20~30g、炒酸枣仁20~50g。 针对平素神经紧张,眠浅易惊,遇事放不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