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军发展的几个阶段

 铁血老枪 2024-06-30
1、初创时期(1927.8.1——1930.5):
初创时期红军名号很混乱。
有用国民党左派名号的国民革命军,有用自己旗号的工农革命军,到了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才统一军队称号——工农红军。
编号、编制同样混乱。同编号的红军出了很多,四军因为“铁军”称号,很受欢迎,因此出了三个红四军。
八一、秋收、平江起义这些正规部队转变而来的,编制相对还比较充实,一个团千余人还是有的。
鄂豫皖、赣东北这样的,源头几乎全是农民暴动产生的部队,编制就比较虚了。有个几十人就敢叫一个师,甚至一个军的。
这个时期红军主力就是朱毛的红1军团、贺龙的红2军团、彭德怀的红3军团;其他地方发展的好的基本是几千人的农军。

2、大发展时期(1930.5——1931):
国民党中原大战是红军大发展时期,一来国民党无暇干扰红军发展,二来中共中央开始往红军部队派遣干部,提高红军军事素质,黄埔系出身的将领在这一时期开始崭露头角。
这个时期红军仍然虚张声势,一个团大约几百人,千把人就是一个师。军的番号更多的是按照地理划分的,比如:粤北就是红十一军,浙南就是红十四军,陕甘边就是红二十四军。
这个时期发展最快的就是鄂豫皖,从军直接跳过了军团,成立了红四方面军。

3、正规化时期(1931——1933):
随着留学苏联学习军事人员陆续剩归国,红军开始全面正规化改革。这时确立了红军基本战役单位“师”。红军师是稳定的常设单位(大部分由原军一级整编而成),人数五千人左右,以下实行三三制。军团是师的上一级单位(四方面军是军),编制会按照战役任务,调整下辖的师。所以这个时间段的红军主力师师长、师政委,资历比后面的师级干部要高。

4、长征开始前(1933——1935):
各主力红军反围剿陆续失利,部队损失很大。
中央红军开始组建新的军团:红六军团和红七军团,并让其担任长征先遣队。但实际上,这两个军团编制非常仓促,根本不算编完。
再后面的红八军团、红九军团、红十军团同样如此,基本都是以一个师为核心组建的。同之前的几个军团有相当大的差距。
反而红四在川西发展的比较好,下辖的五个军都过万了。

5、长征时期(1935——1936):
红军绝大部分损失惨重,普遍缩编,中央红军扎西整编全军只有十七个团,除了红一军团还保留师外,其余军团直接辖团。红四方面军百丈关决战失败,被迫北上时,三三制改二二制;后来红四军甚至取消了团级单位,师直接辖营。
这个时期的红军基本又回到了小团小师的时代。三大方面军和之前的主力军团差不多;主力军团和军和之前的主力师兵力接近。
反而中央红军到了陕北,最小结束长征后,通过东征山西和与东北军几次战斗胜利,部队有所恢复。所以红军改编八路时,115师的编制最充实。
同时,中央在陕北组建了一堆大番号的小军和独立师,安置了部分干部。但这些军基本就是千余人,还有几个独立师几百人,兵源素质也不高,武器装备很是缺乏,其实只能算的上是地方部队。
留在南方的部队也基本被打散编制,除红28军还保留近二千人的部队外,其他都成了游击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