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泽名人轶事:刘韵若锣鼓声中说书去

 吴越尽说 2024-07-04 发布于浙江

刘韵若锣鼓声中说书去


▲评弹艺术家刘韵若


人物简介:刘韵若,国家一级演员。1937年2月出生,江苏盛泽人。曾任职于上海评弹团艺委会、上海皎皎传播公司经理、中国青年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贡献:上海评弹团弹词艺术家。曾成功塑造了众多舞台艺术形象,如《红楼梦》中的晴雯、《喷雾》中的白素贞,以及李双双等。演出栩栩如生,嗓音清脆甜美,独创文武生唱腔曲调,音乐作品七律二首《送瘟神》、《Z总理欢度泼水节》参加“上海之春”获好评,并拍成电影。1986年在杭州演出时,深得陈Y同志的肯定和赞扬,曾特手书赠刘韵若。1996年出访加拿大,荣获金枫叶奖,享誉海内外,曾多次被授予上海市青年突击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摘自《中国专家大辞典5》,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7月。


▲刘天韵、刘韵若师徒(叔侄)演唱弹词《三笑》剧照。刘韵若原名刘丽雅,依照苏州评弹艺俗,弟子艺名须嵌有师父姓名中的一字,因之改名为刘韵若。


六十年代初,上海市文化局和文联先后组织三批“上海市农村文化工作队”,深入郊县农村开展文艺巡演、文化调查和文化辅导,配合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向农民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在送戏下乡过程中,文艺工作者说唱新戏,受到农民的欢迎,也激发了文艺工作者为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创作出不少反映时代精神的好作品。


刘韵若、张如君夫妇参加了第二批农村文化工作队。第二批工作队由上海实验歌剧院、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海合唱团、上海越剧院、上海人民评弹团、上海人民杂技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市戏剧学校等专业艺术团体,以及黄浦、静安、虹口的部分合作经营剧团组成。工作队成员共四百四十余人,划分十一支分队,于1964年春节前后奔赴上海郊区十县。刘韵若、张如君夫妇所在的是松江分队。


《文汇报》在1964年2月9日刊发消息《上海农村文化工作队启程》称:“各个工作队这次下乡活动时间暂定三个月左右。队员中有傅全香、丹尼、沙梅、周碧珍、郑裕锋、陆锦花、舒巧、林阳珍、施鸿鄂、管荫深、肖白、刘韵若等四百多人。”报纸上点名的都是各分队的著名艺术家。


▲《文汇报》1964年2月9日报道上海农村文化工作队启程消息


也正是在这次下乡中,刘韵若被敲锣打鼓送到茶馆去说书,这是她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后来刘韵若在不同场合曾经多次提及此事,可以说是他们夫妇二人难忘的一幕。事情是这样的:


1964年2月14日是农历年初二,这天北风呼啸,细雨阵阵,阴冷刺骨。松江文化工作分队正在张泽公社剧场为演出做最后准备,大家紧张而忙碌。离正式开演还有很多时间,热情的社员们早就买票进场。不一会剧场就被挤满,而剧场外面,还有很多失望的社员因买不到票,聚集在门外不愿离开。


队里的三位评弹演员刘韵若、张如君、姚声江看到这个情况,经过一番商量后,向队部提议:“除了在剧场演出之外,能否把评弹节目移到别处去演唱,让更多的人听到?”这个建议迅速被队部采纳,并向公社党委汇报后,决定前往茶馆去演出。


▲刘韵若在农村体验生活


这时距离演出开始已不到一个小时。剧场后台,一部分演员正在化妆,准备登场。当听到评弹节目要去茶馆演出的决定时,大家既兴奋又有些担忧。兴奋的是可以让更多的人听戏,担忧的是农民们会不会喜欢新书。


这家茶馆是集镇上一家较为宽敞的私人茶馆,农民们闲暇时喝茶聊天都到这里,偶尔也会有人来说书。当公社派人通知茶馆老板,要在茶馆里演唱新书,老板认为“现代书没人要听”,不欢迎。在工作队的坚持下,老板虽嘴上勉强答应下来,但拒绝在门口贴广告。


剧场里的队员听说了茶馆老板的这副态度,有人就说:“去茶馆演唱,不能让三个评弹演员就这么不声不响去!”这一提醒,立刻得到大家的响应:“对呀,我们是去说现代新书的,应当热热闹闹去,要为评弹新书鸣锣开道啊!”话音刚落,大家就行动起来。几个演员迅速组成了锣鼓队。有人找来一块道具用的长方形木板,中间钉上一根长木条,还有人找来笔和纸,很快就把写好的大红纸贴在木板上。这时,另外几个人已经抢先背起了说唱用的桌子椅子。刘韵若、张如君和姚声江也整理好演出服,背起弦子和琵琶,这支由十多个演员组成的队伍,精神抖擞走出剧场。锣鼓队在最前面敲响锣鼓开道,扛木牌的紧跟在后,把三个评弹演员簇拥在中间,在寒风冷雨中沿着一里多长的大街,走向茶馆。


这时,天色更加昏暗,雨丝更加密集,但是一路上激昂的锣鼓声却越发响亮。锣鼓声吸引了沿街居住的人们,纷纷好奇地出门观看。走在队伍前面的队员站在桥头大声喊话:“社员同志们,今天夜里,文化工作队在茶馆说唱新书,希望大家去听啊……”扛木牌的人使劲把牌子举得更高。街灯微弱,人们凑近也看不清上面的字,忽然有人机灵地打开手电筒,照亮了木牌上的醒目大字:“上海市农村文化工作队,今晚在茶馆说唱新书《李双双》《平原枪声》”。


随着呼喊声,社员们纷纷走上大街,跟在队伍后面,越来越多。刘韵若回头观望,惊喜地发现,他们身后已经连成一支长长的队伍。一瞬间,她的眼眶湿润了,内心波澜起伏。她下意识地把背在身上的琵琶扶了扶正。这个琵琶她无数次弹过,从前弹唱旧书《描金凤》,只知道成名成家,为了生活过得好点,如今弹唱新书《李双双》,还有诗词《送瘟神》,越来越感到同样是说书,但意义不一样。别人为什么要为自己鸣锣开道,真的只是为了我们三个评弹演员么?不,是因为我们到茶馆里去说新书,这是党的需要,新社会的需要,人民群众的需要。她的想法在一路上起了根本变化,一下子就明白了,个人与国家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眼下就是要做一名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战士。


▲刘韵若演唱诗二首《送瘟神》剧照,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艺术片《上海之春》1965年


这支越来越壮大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到达了茶馆。锣鼓队队员放下乐器,又立刻飞奔回张泽剧场,赶回去化妆参加那里的演出。茶馆里,说书的场面很快就布置好了,社员们也主动付了票钱。


这天晚上在茶馆里,姚声江表演了评话《平原枪声》,刘韵若、张如君演唱弹词开篇《李双双》中的折子戏“补苗”,在一阵阵掌声和笑声中,演出圆满散场。后来,他们一连三天都在这家茶馆里说唱现代书,社员们一天比一天踊跃,人数与日俱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站票”。


▲张如君、刘韵若夫妇评弹开篇《李双双·补苗》剧照


结束三个月的下乡活动后,刘韵若、张如君夫妇又及时总结,并向组织上作了思想汇报。在《上海戏剧》1964年第7期上,夫妇二人联名发表了《向先进人物学习,说好现代书》;刘韵若还在《曲艺》1965年第4期发表《为工农兵服务当无产阶级的文艺战士》的文章。她在文章中写道:“那次在张泽演出,领导和同志们敲锣打鼓送我们去,边走边宣传:'今晚茶馆有评弹说书,请大家去听书!’当时我的心情激动极了。这样的说书我还是第一次,我感到这不仅是在说书,而是上战场打仗,我拿的不是琵琶,而是武器。这时,我才真正感到自己是个文艺战士,而不仅是个演员。”

***本文作者留言:《盛泽名人轶事》系原创系列,感谢阅读分享,如要引用或转载,请联系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