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时,结构非常重要。 对于读者来说,结构清晰的文章易读易懂,更容易引起共鸣。 今天介绍说三个特别适合新手写作者的文章结构: 一、what why how结构 比如我要写一篇关于孩子情商的文章。 What: 一上来先引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这个话题,关于情商的早教课程也层出不群。 那么情商到底是什么? 接着介绍心理学或者相关书籍中关于情商的概念。 Why: 为什么情商很重要呢? 用不同的案例去说明,比如一正一反,高情商的益处和低情商的坏处。 How: 既然情商很重要,那如何提高情商呢?给出建议123…… 这个结构简单好用,我公众号里超过一半的文章都是这个结构,要用好这个结构要注意这两点: 1、引入要有场景感 要让读者觉得你讲得这个事情跟他有关,对他有用。 2、案例的积累 这样结构的文章本来就有些干,如果你的案例不生动、不贴切,读者的阅读感受一定不会特别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阅读时要注意素材的积累。 二、金字塔结构 即结论+论据的结构。 结论先行,然后用论据来证明结论。 比如你要写一篇文章说明能量和才华的关系。 一上来亮观点:能量比才华重要! 然后论证这个观点。 1、过度关注才华会让你苛求自己,停滞不前。 2、能量能支撑你启动,更迭。 3、持续的行动才有进步的空间。 每个论点下面都用自己或者他人的实例来证明,大金字塔套小金字塔。 这样的结构特点是逻辑清晰,对读者极为友好。 但是对写作者的写作逻辑也有较高的要求。 首先,找论点的时候要注意两个原则: 1、论点不遗漏 比如你要证明能量比才华重要,你就既要从正面论述能量对于写作的促进作用,也要从反面说才华有可能回阻碍你的写作。 2、论点之间不重复 比如上文中的论述过程,如果我再加一条:能量会为你提供写作的动力。 这就跟第三点重复了。 其次,每一层的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也就是你的论据要能够论证你的观点。 最后,观点之间的排列也有其内在逻辑。 最好是层层深入、递进,或者根据时间、空间等顺序有序排列。 比如一开始我举的那个例子中作为论据的123就是一个层层深入的排列方式。 三、讲故事 故事+感悟\道理\方法。 像”十点读书“,”洞见“等顶流公众号的推文基本都是观点加故事。 人类天生就喜欢听故事,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阐述了“虚构的现实”或“想象的秩序”这一核心概念,强调人类独特的能力在于创造和相信故事,这使我们得以组织大规模的社会合作。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读性强,毕竟大家都喜欢听故事,不喜欢听大道理,缺点是故事真的不好写。 怎么样写好一个故事呢? 一个好的故事应该遵循”英雄之旅“,从日常的世界出发,经历挑战和转变,然后带着新得到的智慧返回,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很多经典的电影和故事都是参照这个模式,比如《功夫熊猫》《魔戒》《哈利波特》 除了掌握基本的写故事技巧之外,更多的是要学会再日常中细致地观察,学会描述情境以及自己的感受。 试着分别使用这三种结构,为同一主题写三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