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感叹一声,AI时代真的要来了,连我身边一些平时对新技术发展充耳不闻的朋友都开始尝试着用AI工具进行写作。 说起AI写作这个事,有人惊叹于它为内容创作带来的便利和高效,也有人对它是否能真正理解人类情感和创意持保留态度。 作为最早一批开始使用GPT写作并撰写教程的人,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无论是学员的反馈,还是我评论区的留言,我发现很多人其实都误解了AI写作。 1. “AI全知全能” 很多人以为AI知道一切,但其实AI也有局限。它依赖于被训练的数据和算法,所以在某些专业或最新的话题上可能不够精准。 AI也会犯错。它的回答基于算法和数据,所以有时可能不够完美或者甚至错误。对AI的回答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是明智的。 这时候,对于一些关键信息,交叉验证就很重要,你可以再找其他的信息来源,对你的内容进行验证。 比如你问了AI:谁是最早登上了月球的人类? 在你得到了一个答案之后,你可以再去搜索引擎上搜索,对比验证得到的答案。 2. “越复杂的问题越好” 有时候,人们认为提复杂的问题可以获得更好的回答。 还有人陷入了写超长提示词的“陷阱”。 但其实,越是直接和具体的问题,AI回答得越准确。 复杂的问题有时候会让AI“困惑”,导致答案不够准确。 3. “AI可以理解我的言外之意” AI特别像《三体》中的三体人,聪明绝顶,但并不擅长理解隐含或暗示性的话语。 如果你有具体的需求或疑问,最好直截了当地说出来。 当然,很多人的问题并不是不想说,而是不会说。 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锻炼自己清晰表达的能力。 4. “AI可以取代人类的判断” 尽管AI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帮助,但它不能完全取代人类的判断。 特别是在涉及情感、道德和伦理的问题上,人类的直觉和判断仍然非常重要。 而且你想想看,要是AI真的能做到这些的话,那也就没有咱们人类什么事了。 记住这些误区,可以帮你更高效、更准确地与AI交流。 技术的发展旨在赋能而非取代。AI写作让我们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也提醒我们珍视和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在未来,AI和人的合作将会开启新的创作模式,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 让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同时,也不忘继续磨炼自己的写作技艺,因为在这个由AI和人类共同书写的未来中,每个人的独特声音都是不可或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