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笔写下四季,因此遇见你- ZhaoGuanGuan 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我爸让我来上海,我来了。 早高峰乘坐挤得喘不过气的4号线去面试地点,人贴人,那一刻我觉得上海就像那班地铁一样,仿佛要把我挤碎。 于是我去了苏州,距离上海很近,压力却比上海小很多。 然而两年不到,我再次来到上海,如今已是第四年。 上海还和往常一样拥挤,但和之前不一样的是,我触摸到了她的松弛。 张爱玲在《易经》里说,不像香港,上海不是个让人看的地方,而是个让人活的世界。 我没去过香港,也许以后会去,而上海,我想正如张爱玲所言。 上海不像南京有高大挺拔的梧桐,不像苏州有诗情画意的园林…… 上海有悠长喧嚣的弄堂,那一条条走满游客的路,是人生活的地方。 待得越久,我便越喜欢这座大城市,喜欢她的日新月异,喜欢她的效率,喜欢她的松弛。 我迫切想和所有女生说,一定要去大城市,北上广深,超一线,一线,去你能去到的大城市。 02- ZhaoGuanGuan 大城市,穷鬼的天堂 很多人都说大城市物价贵,说什么几十块钱一小块甜品、一杯奶茶实在消费不起。 拜托,大城市啊,集结了数不清的精英阶层,你不可否认,有些店就是为有钱人开的。 但没钱的人,就不配在大城市活着了吗?肯定不是的。 大城市的公益设施完备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是真真切切穷鬼的天堂。 就拿上海来说,我在图书馆办了一张读者证,工作人员告诉我可以在全市200多家图书馆借书。 这就意味着,不仅不用买书,还有200多个条件舒适的好去处。 那些大大小小的公园就更不用说了,想吹风就去江边,想躺平就去露营。 而且上海也不全是纸醉金迷啊,她也有折扣,有促销,傍晚小区外的商店有此起彼伏的吆喝。 上海很大,有近2500万的常住人口,上海又很小,花几块钱就能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所以女生,别因为那些只言片语就对大城市望而生畏,大城市,不仅可以容纳你的肉体,还接纳你的灵魂。 03- ZhaoGuanGuan 大城市,冷漠得恰到好处 记得我喜欢的一个编剧形容北京和上海的冷,我无法复述原话,大意就是,北京寒冷,但上海冷漠。 上海确实冷漠,但这种冷漠是有边界感的疏离,而非冷血。 在上海不会有人把每天吃什么穿什么挂在嘴边,我们可以冷着脸穿梭在人海里,但冷着脸不影响彼此的办事效率。 冷漠但公正,没有刁难。 时而也会有突如其来的温暖。 记得有次我傍晚散步在路边摘野花,一个阿姨很热情地走过来说好多人摘回家呢,还迈进草丛摘了两束刚开的野花给我。 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那是一个美好的五月的傍晚。 不同于小地方的人情社会裙带关系,大城市冷漠但更加高效透明,适合每一个没有背景并且懒得讨好的普通人生存其中。 04- ZhaoGuanGuan 大城市,让你少走几十年弯路 看过一个帖子,博主说自己身边有回到农村、也有留在城市的朋友。 回农村的还在原地踏步,但留在城市的已经慢慢置换了更好的房子。 我不想讨论这两种生活谁更优越,但大城市超前的信息差、庞大的机会量摆在那里,所有的优渥资源都优先集中在大城市发展。 教育、医疗、文化、就业,这些优势你不把握,有的是千千万万的人去把握。 我有一个印象很深的感触,是看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引发的。 王小波在书中写他捣鼓电脑,我就想,那个年代,农村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电脑是什么呢。 这就是城市和农村的差距。 并且我们生活的地域不同,本质就是时间线上的差别。 大城市的人走在时间线的前面,农村人落在时间线的后面,虽然大家最终都会经历同样的状态,但有早晚之分。 由此导致的认知差距,注定了彼此之间的鸿沟。 所以啊,去大城市,能让你,甚至你的子女,少走几十年的弯路。 以上,共勉。 作者:赵关关 首发:公众号赵关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