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文背景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AI(Kimi)+标题成文的路径,那么这篇文章,则来介绍AI(Kimi)+素材成文的方式。 二、正文开始 AI+素材成文的路子,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改写(洗稿),像这样的方法,在我的公众号中,其实已经介绍过了,详见这篇文章<AI指令|定制了一个AI万能改写指令,做头条的客户直呼优秀!>。 但我们今天旧题重写,为啥呢?因为虽然都是改写,但实现的路子又各有细化,我说几个市面上目前常见的路子:原素材大纲-->给个类似的大纲;将原文拆解成不同的部分,然后仿写各个部分;将两篇类似的文章,融合成一篇新的文章。除了这三种,其实还有一种更科学的,但我这里就不说了,是我们目前在用的。 是吧,在上文,其实我介绍了三种思路,这三种思路,就可以拿去撰写提示词了。这核心考验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你的提示词撰写能力嘛。 未来AI发展的一个趋势是什么?更简单,技术普照大地,所以有人才会说,提示词是一个过渡性的技能。未来AI会像人一样理解你的需求,用自然语言就成。 这很理想,稍有些这个人际关系交往的经历,就会明白,有的人跟人都交流不明白,何况AI呢。拿代写来说,就有多少的需求,是一次表达不清楚的,是有多少中介,是直接拿着甲方的聊天记录过来给你提需求的。这是其一,人的能力差异。 第二,越简单的事情,会更加繁荣。AI提示词的简单,是下限,但AI提示词的上限,却很高。简单的AI提示词,写个日记,很厉害的,也许未来写个文科论文,就算是日常操作,但写个爽剧剧本呢?写个优秀小说呢?写爆款文案呢?这也能成为每个人的日常操作吗?不会的,这些能直接产生收益的文本,需要人去卷的。以前卷记忆力、网感、天赋,码字速度。后面还是卷前面这些,但卷的就是码提示词速度了。这是其二,能赚钱/省钱的,是源动力,自己写出来的不能换钱,就会努力去卷到值钱。 好了,不讲这么多,聊聊我这里的AI+素材成文方式。 一.GPTs-V1 先去其他内容网站找到一篇文章,这里我用三农的一篇文作为示例 <找到一篇对标文> 然后投入给GPTs,他便按照我们设定的工作流程开始工作了,这里采用的步骤就是上文所说的,将原文拆解成不同的部分,然后对每部分进行改写。 <GPTs对话实录-1> 拆解了如下几个部分:
部分拆完了之后,就到了改变风格的步骤了,这里也给了你三个风格,算不算是干货?算不算是干货拉满了? <GPTs对话实录-2> 所以,现在就可以开始完成内容修改了,<风格3,1-2部分>. 1-2部分仿写的内容如下图 <GPTs对话实录-3> 一共撰写了3部分,最后将文章组合而成,查一下相似度。 <相似度检测23.26%> 最后,就到了取标题的步骤了 原标题:春季种植红薯时,怎样繁殖培育优质红薯苗?手把手教你育苗方法 用AI出的三个对标标题,第一个我觉得不错 “春天来了,如何轻松培育出健康红薯苗?跟着这些步骤做!” 上面是GPTs的产出步骤和内容质量,下面我们看看Kimi的! 输出提示词,按照步骤进行 <Kimi对话实录-1> 继续,Kimi将原文分成了七个部分,然后让你选风格,我选风格3,分步撰写。 <Kimi对话实录-2> Kimi撰写一二部分的文章文字如下,AI味道不浓,很不错哈!
后续4个部分的文字我就不摘录出来了,将七个部分文字组合后,查查相似度! <相似度38.95%> 有点高了,看来Kimi在内容的延展创作上,还需要进步;也可以说,咱换个其他的领域,达到的效果会不一样呢?也没关系,毕竟我不打算卖提示词。 都看到这儿了,说明你对本篇文章很有兴趣,因为我是不卖指令提示词的,那么我只能猜你是很想要这个GPTs的。如果你要的话,以下文字供你一读. 怎么获得呢?第一,肯定不会免费,免费是因为有第三方广告给我打钱,所以产品不会收费,但现在GPTs没有植入广告。 那么怎么收费呢?测试价:66元/月。我当初定制这个指令,报价是小四位数,人家也接受了。66元/月,一天2块多点。出多少优质的文章,看你有多能造了。后面这个价格还会再涨,我这么一算,单价确实不高。 Ps:这个价格,4.20-4.27截止。且每个月我会换链接. 后面看见文章还想要的谁,叫你没有早点关注我呢?略略略. 怎么支付,底部赞赏,or 微信直接给我打钱。还有那个取标题的万能提示词,我也教给你。 没有GPT4的,也想用的这个的,可以找我购买国内可用的GPT(150/月),无需魔法,和国外的无差异。独享号。 码字不易,多多支持~ 扫码加入我的免费知识星球<成长 | IP | 提示词> 好了,本文完结。以上,enjoy 文末有个10块的小册(现在29.9,也不贵,一杯奶茶钱)内容价值按照20倍交付. 我这么牛X,出的小册也不会太差 #阅读摘录 生活中有个常识:在做决定的时候,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都会考虑机会成本。投资范围越广,投资机会越多。投资范围广是好事,但是投资范围广,也容易脱离自己的能力圈。我们的投资范围很广,但是我们很少离开自己的能力圈。在我们浏览的投资机会中,有 90% 到 95% 被我们判定为不在我们的能力圈范围之内,我们看不懂,直接就不看了。 --查理·芒格的99条人生建议:我一生中反复使用的几个思维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