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望月 安徽 单佳 秋夜凉风起,流萤翠竹飞。 虽然有圆缺,从不减清辉。 五绝·夏夜 安徽 单佳 池中蛙正鼓,谁品一杯茶。 风动流萤落,窗前映月牙。 五绝·凫飞惊梦 江苏 孔繁银 乡荷十里香,轻棹采莲忙。 正醉湖中色,凫惊人在床。 五律·边疆小城
五律·港湾斜照 湖北 殷曙华 风静暮云收,晚霞染碧流。 余辉天外雁,残照水中鸥。 牛背吹横笛,湾头系野舟。 相呼挥手笑,明月洒田畴。
五律· 故乡行 文/彭耀南 一 漫步桑麻路,晨曦照古城。 金风才拂面,春浅转新睛。 郁郁梯田见,青青橘柚呈。 此时心静谧,幽趣自蕴生。 二 老宅于何处,山川画里镶。 嗟吁今曰客,惚恍昔年郎。 井水犹亲切,乡园愈倘徉。 心间诸轶事,尽付旧时光。 五律·七一颂
五律·水果市场(外二首)
江苏 顾晓明 暴雨倾盆愁建业,苍烟有脚苦秦淮。桥栏远眺潮流急,柳岸千灯半水埋。 七绝·蝉背驮物江苏 顾晓明 草茂河堤波绿叠,花繁路径粉红香。肥蝉柳树背行李,瘦蚁莲蓬上下忙。 七绝·小环蛱蝶 江苏 顾晓明 斜阳树影三人舞,去鸟花前自顾啼。蛱蝶雄雌青翠落,蜘蛛大小网边栖。 七绝·水边层楼 江苏 顾晓明 雨止三人河畔去,烟绵一鸟柳边呆。碧流潮涨映亭榭,青草风高飞蝶来。 七绝·韵步奇圣吟丈《包河观景》安徽 唐佳 既爱包河美,汪公底事愁。廉泉亭井在,荡腐有清流。 附:元韵千载廉泉水,如今已断流。 七绝·步和应中先生《大杜鹃》 安徽 唐佳 每至春归不住啼,声闻影匿杏花枝。催人但恐农耕误,布谷犹吟两字诗。 附:元韵春归时节晓昏啼,声透松杉老树枝。 江北江南都听惯,催耕只诵二言诗。 七绝·赏荷 江苏 裴舒 塘畔熏风才几丝,荷花竞绽恐开迟。 莲篷刚欲伸头赏,已有儿童背《小池》。 注:小池,即杨万里的七绝《小池》 七绝·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新韵) 七绝·林逋 江苏 孔繁银 不恋红尘与权贵,梅妻鹤子共余生。 才高却有清高志,自洁孤山听鹤鸣。 七绝·夏日 江苏 孔繁银 夕照波光潋滟轻,芙蕖碧叶绕湖盈。 芳心亭里人私语,不解风情凫闹鸣。 七绝·夏日午梦 上海 吴国荣 盘蔬杯酒簟纹凉,竹影清风午睡长。 梦觉赧颜偷自笑,暗祈罗雀莫声张。 七绝·路灯吟 七绝·舟中看夕阳 湖北 殷曙华 倚舷醉看满天霞,衣角风牵溅浪花。 人道夕阳无限好,千红万紫在天涯。 七绝·邂逅山兰文/楼晓峰 一丛异卉傍幽篁,岁次三元涧雨凉。 壤贱身微无价值,爱其野拙自然香。 七绝·叩龙王 文/末代耕夫 南北频繁事理违,水淹枯死发淫威。 高高在上高香养,不解风情乱指挥。 七绝·写在中国共产党建党日 北京 蔡启新 七一光芒年历中,每逢佳节醉西东。 环球北斗均寒暑,赤县南薰咏大同。 七绝·写在香港回归日 北京 蔡启新 一江流浪百年冬,两帜黄星五颗从。 新界终呈新景界,九龙本是九州龙。 安徽 唐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人间尽恋天堂美,此去君应况味丰。 七律·冠凤兰心诗友《抒怀》 安徽 唐佳 更年代序本寻常,触景兴怀赋一章。 入暑观荷风自起,凌寒酌酒句尤狂。 莺飞草长看花好,叶落蝉悲闻谷香。 我有诗心同日月,管它春绿与秋黄。 贵州 汪寿先 半世流光又五秋,回眸无愧自无忧。 援寮疆火试贞烈,履誓守职争劲遒。 独爱于吟灰誉赞,尤怜刘咏晚霞讴 既然身许红船渡,拽起风雷逐梦楼。 七律·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七十周年 江西 赵怀青 大千世界汇多边,团结寰瀛反霸权。 熄斗惟求能共处,和平才可保安全。 民赢福祉人人敬,路系丝绸刻刻牵。 巨舸巡洋风浪搏,中华领引总航前。 七律·深圳中山两市跨江通道开通 江西 赵怀青 珠江三角贯东西,巡检全凭机器为。 双向八车穿海景,顶尖十项创神奇。 卫星覆盖江中道,沉管连通水下基。 科技当今超世界,中华工匠立新碑。 七律·题广西十万大山 上海 吴国荣 十万青山十万峰,山峰十万半云中。 标高碍日星河迫,洞老浮花石笋崇。 入夜残阳辉藓壁,当晴深雾雨烟丛。 游人坐叹侧身听,三姐余音袅袅风。 七律·夏游 文/裴舒 初夏湘西适荡舟,呼朋结伴凤凰游。 耳闻古曲和声去,身着苗装舞态留。 小翠新姿观有趣,边城旧事忆无忧。 青山十里人文美,怎比沱江吊脚楼? 黑龙江 张杰 远山路径却清幽,岩下潺潺水自流。 遥望炊烟忙米稻,近闻翠叶护竹楼。 虚节万古我称颂,实藕千年谁觅搜? 歌罢高君难放弃,梦中不醉亦无由。 七律·梦回湖乡 湖北 程建雄 霞披晓色访湖乡,客走围堤入画廊。 沃野无边远天际,镜波浩渺达东方。 蛙鸣蝉唱钓翁醉,蝶舞蜂飞鸥鹭翔。 岸柳随风频笑闹,捕鱼老叟满船仓。 镇江 孔繁银 暮霁蝉嘶夕照圆,羁人独步水桥边。 风荷摇曳清香许,岸柳婆娑绿影怜。 远看翠微腾郁雾,幽思游子叹流年。 艰难客路难如意,不若回乡学种田。 七律·夏过三江平原 江苏 金国旗 三江无际浩平原,夏日青苗绿浪翻。 云起浮烟留照影,车行游客欲惊魂。 吟怀醉里犹乘兴,碧野人临却知温。 碗有饭香心自乐,国家富庶大粮囤。 七律·避暑第二故乡吉林市 江苏 金国旗 重回千里吉林城,出站喜逢战友迎。 不尽别来新景色,几多往事老军营。 松花江岸欢声动,翠柳水边佳影行。 犹享世间无限爱,最深莫过故人情。 七律·过珍宝岛 江苏 金国旗 三江辽阔望无穷,遥想当年立骏功。 已见惊魂旗影动,犹闻震耳炮声隆。 英雄保卫东陲岛,壮士严惩北极熊。 劲旅持枪今尚在,如山使命记心中。 文/樵夫占 人生半百又如何,现实还将尘念拖。 但以凡心共柴米,羞牵妻手作公婆。 爹娘相见常年少,风雨同愁一样多。 纵别三春入朱夏,难堪却是在奔波。 七律·又掉一颗牙作 文/樵夫占 怎堪说话不关风,已是多年羞苟容。 一颗离身又无奈,数声随口少轻松。 曾经共把人情嚼,毕竟还朝世故从。 言语于今纵伶俐,难为三寸卷惺忪。 七律·代脱落的一颗牙作 文/樵夫占 曾在流年勤作工,图谋温饱总如虫。 虽然咀嚼偶肥肉,但觉啖尝迷绛宫。 朴素无非充数过,文明自是列身融。 酸甜苦辣层层味,从此只能随梦中。 七律·谋发展,谱新篇 安徽 汪侠(大侠味道) 义结金兰致亳州,南陵教育是儒流。 争依事业先生得,尽载人才学子收。 两地芬芳新梦想,三家绰约古追求。 真诚友谊长存筑,互补相知竞最优。 七律·携手共进 安徽 汪侠(大侠味道) 教育良谋结对红,南陵谯郡尽春风。 高连友谊虚心集,合作师资素质融。 事业蒸蒸添跃鲤,诗书落落度飞鸿。 花开馥郁归涡水,两地双赢笑语同。 七律·四两负千斤 文/楼晓峰 精工未许藐纹丝,重任承当转不疲。 夙愿微观恒运作,朝阳大道快奔驰。 百年一梦风光处,四两千斤关键时。 引领临清开慧眼,雄韬制胜控机宜。 浙江 朱守平 诗在兰田魅在晨,野花烂漫莫非春。 白云浴沐天池水,碧涧流环地峡滨。 坪草茫茫穿石径,茶园叠叠忆山民。 登高凭眺东洋岛,旭日光芒瀚海粼。 江滨夏晓 赤日炎炎绿草萋,野花簇簇蜜蜂迷。 清晨漫步灵江岸,白发吟歌靖水堤。 意外缘逢随一曲,机中乐起即三兮。 昔时初识今相熟,欢度人生共话题。 杨梅出口 出口杨梅钱赚多,又闻理事颂新歌。 汁丰粒大尤甜蜜,选细装珍倍刻苛。 时雨绵绵收采苦,气温暖暖措施颇。 虽云物贵稀欢笑,乡市清闲愁煞哥。 七律·2024A围台军演 福建 忆江南 围台军演尚无央,百万雄师越海洋。 利剑高悬诛敌首,飞舟遍绕破城防。 披荆斩棘平天下,跃马提刀定四方。 待旦枕戈勤备战,扬波击浪出征忙。 七律·七一颂歌 福建 忆江南 再唱山歌给党听,承前启后有年青。 登天揽月冲霄汉,劈浪飞舟撼震霆。 备战强军驱虎豹,谋兵破阵逐精灵。 今逢盛世中华梦,一统乾坤伟业铭。 七律·纪念七七事变87周年 文/忆江南 浴血卢沟晓月寒,入侵倭寇起争端。 宛平城外枪声急,永定河边刀影残。 八十七年谁敢忘,万千百劫可知叹。 硝烟散尽英魂在,后辈当强不畏难。 安徽 汪侠(大侠味道) 童年小屋热难忘,田陌河堤去纳凉。 汨汨清泉声度曲,深深翠竹韵飘香。 花鞋作枕欢心蹋,草席临轩乐意床。 借得东风消酷暑,蚊虫下毒也无妨。 七律·闻620黟县洪水感吟 安徽 汪侠(大侠味道) 黄梅季节不寻常,大雨倾盆肆虐狂。 水漫家园浮意切,泥融路舍带心伤。 英雄筑起三军铁,志士移来百炼钢。 救解情真呈善举,黎民首位爱无疆。 七律·谋发展,谱新篇 安徽 汪侠(大侠味道) 义结金兰致亳州,南陵教育是儒流。 争依事业先生得,尽载人才学子收。 两地芬芳新梦想,三家绰约古追求。 真诚友谊长存筑,互补相知竞最优。 文/郭仁炳 抬头望宇乌云厚,举目瞧山绿树稠。 凉爽轻风沿陡岸,碧清秀水绕斜洲。 白翁面北持竿守,少壮朝东健步游。 酷暑稍停阴短暂,梅姑醒后热回流。 七律·夏至感赋12 文/郭仁炳 凌晨鸟报乌云厚,大早蝉鸣绿树稠。 翠雀低飞沿水面,白翁缓走向桥头。 梅姑尚睡行人爽,老妪凝神顺岸游。 赏景无需离住处,观潮胜似到江洲。 绮罗香·天垂眷顾
苏幕遮·月夜有思
江城子·未了红尘(苏轼体) 江苏 孔繁银 经年羁旅叹无为。鬓霜催,业堪危。壮志尚存,无奈老身羸。只为曾经年少梦。难言弃,自驱蹄。 每思桑梓怯思归。畏人讥,泪空垂。梦里断肠,对影话心扉。有意参禅随佛去。情未了,佛难隨。人私语,不解风情凫闹鸣。 望江东·小暑吟 福建 忆江南 蛙鼓蝉鸣水塘畔。小暑至、南风伴。泉声鸟语柳堤岸。市井外、田园甸。 风吹十里池荷看。万顷绿、千畴展。彩霞层染壑丘漫。远山叠、新村羡。 浣溪沙·我家小菜园
凤凰阁·忆远(柳永体)
读诗心得 “笼“,用作动词的"笼罩“仄读还是平读? 上海 南冠草 笼,平仄两读。王力先生《诗词格律-诗韵举要》笼(括号)有注: 上平声〔一东〕笼(名词,董韵同,又动词,独用) 上声〔一董〕笼(名词,东韵同) 也就是说,用作名词,鸭笼、鹅笼,可平可仄,平仄通用; 用作动词,笼罩,平读。 唐-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五代-孙光宪 《菩萨蛮-其二》:“薄寒笼睡态,依旧铅华在。" 宋-吴芾《初夏登城上有感》:"风舞新荷青袅袅,烟笼细柳绿依依。" 元-周权《江村夜泊》:"月笼沙碛当窗白,风撼潮声拍枕凉。“ 明-李江《水哀十首其十》:“云锁昆崙风切切,雾笼天柱夜悠悠。" 清-龚鼎孳《晓过钓鱼台》:"雾笼群树小,帆对万山开。" 清-宋永清《倒咯啯夜雨》:"半岭雾笼星月暗,一痕烟锁画图新。" 清-钱大昕《雪后过鄚州》:“雪满寒原全没路,雾笼远市只疑山。" 韵书是这么说,古人的实践是否如韵书所呢? 我查阅了用作动词笼罩、含〔雾笼〕的300余首唐宋元明清古人诗词,排除古体诗和处可平可仄位置的,结果仄读的仅3首:
其余皆作平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