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预告后面会写的电影《她死了》,可以追,不错的商业片。卞约汉 / 申惠善,比一众演员扎堆,但只有氛围的《梦境》这个碎片化电影,好看。 这部剧其实中规中矩,胜在剧荒期里的同行衬托,没有致命bug就赢了一票不靠谱的剧。我追到7-8集的时候,停了下来,猜了doctor和凶手,然后就静待大结局。周末我意外地发现,它在新剧排行榜的前列,且分数不低,所以麻溜补平。三个曾经在同一高中社团的好朋友,一个被设计染上毒 瘾的模范正义缉毒警察,一个为了争夺孩子抚养权而各种恰饭的社会经济专栏记者,一个自负盈亏的保险中介老板(员工也就一个人),一起调查四人社团里最后一个渐行渐远的朋友的自杀谜团。多年未见,却被重新卷入接二连三的案件,起因是,死者临终前几天投保巨额保险,而受益人恰恰是多年未见的两位同学,为的就是希望他们能像高中一样,秉持正义,纠正错误,调查犯罪真相。别说这和美剧《三体》人物关系的大改特改,异曲同工,一场葬礼就能集合所有出场角色。因为我一向写非剧透的推荐,尤其是这部主打悬疑+缉毒+刑侦的剧,如果只聊剧情,就彻底失去观看的快乐了。这部剧按除了演员以外的质量,我会给3星6-7分之间。剧集看到过半,我就猜到doctor,大结局也在意料之中,基本是没有悬念的展开,谁让我实在看太多了,电视剧的意图就会很明显。但因为好演员,尤其是演得整个人都破碎了的池城池叔,综合可以上4星8分。而且他经常挑战这种地狱模式开局的苦逼人设,被虐得一次比一次绝望。虽然他演技好,但不是每一次的剧本我都能盲目看下去。前三周晃得头晕眼晕的镜头,配合他被迫染上毒瘾,欲罢不能的全过程,很细节的长镜头怼脸直拍,也算让观众明白,磕上头多么可怕和无助。人不如狗,生不如死,毫无尊严和自主意识,只能彻底沉沦,绝对是真实又不视觉恐怖的教育片——天知道当年的《门徒》也好,小学要看的真实案例禁毒宣传也好,给了幼小的我多大的心理阴影,但有一说一,确实震撼,也确实有用,我们那一拨小学生们,也因此坚定地反对黄赌毒到底,绝不包容。田美都就是一如既往的有气质,虽然这次多少有些贪心自私,但大体上还是拉好感的观感,《机智的医生生活》的滤镜应该会持续很久。权律还挺忙,昨天的推送还在里面做爱情剧男二,这里就是妥妥的boss上身。其他配角表现也都不错,可以说,没有让人出戏的人存在。虽然主打悬疑,不得不说,真的不算特别新鲜,胜在剪辑流畅,剧情交待得清楚明白,主次也算得当,没有特别注水拖沓或者降智。且对刚入悬疑坑的观众很友好,片头前情回顾,又是剪辑重点镜头,又是字幕总结归纳,生怕观众忘了上周和上一集的剧情,或者没看懂,有误会。其实也挺好,面向更多观众,理解门槛降低,所以排行榜才能异军突起吧。不管是塑料兄弟情,还是君子之交,真诚托付;又或者是占有欲和执念。友情这个概念,非常稀松平常,然后用这一点去联结犯罪和破案,也算是以小见大。因为这起犯罪的起源,是从校园霸凌的意外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如多米诺骨牌一样;谜底揭晓的时候,真的有种,这草台班子,居然就为这,阴差阳错不给力,气得doctor直摇头。我个人觉得这个故事结合所谓的每个人对友情的理解,倒也不幼稚不离谱。初看觉得草率简单直接,后来想想人生可不就是这么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各种黑天鹅原地起飞,熵增定律一直不间断的重演——事物一定会向着混乱,无序,崩塌,最坏的方向演变。但是一定不要放弃我们生而为人,来这世界走一遭的主观能动性。虽然尝试不一定会成功逆转,但是不搏一搏,一定会迎接最坏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