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前言 本文的受众可能是那些想要将设备一分为二为Linux和Windows两部分的人群,如果不是,那么换一篇文章吧.jpg ![]() 一、软硬件需求
![]() 准备好这些工具:
将它们下载完毕后,启动Rufus。 一般来说使用U盘进行写入,注意如果没有U盘,可以拔一块硬盘,使用SATA转USB当移动硬盘进行写入,再将硬盘插回,如果只有一块硬盘请勿如此操作! 镜像文件选择刚刚下载的Proxmox VE即可! 在要安装PVE的机器上,一定要先获取Mac地址,对于多网卡的设备,PVE安装过程中会出现选择网卡的步骤,如果选择错误将可能无法连接至PVE的Web管理页面! 在安装界面我们选择“Install Proxmox VE (Graphical)”,毕竟Terminal UI你也不一定看得懂。 然后会跑一段时间的代码,跑完后会出现一个用户协议,看完后点一下“I agree”。 下一步是选择PVE安装的硬盘,根据显示的容量大小应该可以轻松判断出要安装的硬盘。 随后是国家、时区等,以及用户名、密码,请牢记用户名和密码! 重点来了,“Management Interface”是网卡,根据Mac地址选择正确的网卡! Gateway是网关,IP Address自行设置一个没有被占用的,DNS Server默认即可! 以上内容设置完毕后,最后一步会提供一个清单,方便检查填入的信息。 看到这样的界面后,即表示你安装成功,此时使用同一网络下的设备,访问PVE提供的地址,就可以开始设置你的虚拟环境了! 看到这个消息框,点一下确定,忽略即可。 使用右上角的创建虚拟机,就可以开始创设自己的家里云服务器啦! 创建完毕后可以先使用PVE自带的noVNC进行连接,Windows需要手动到设置开启远程桌面后方可连接,Linux可以直接使用SSH进行连接,至于系统安装教程,请自行百度。 ISO镜像需要自行上传至PVE系统后才可以安装对应的虚拟机。 ![]() 三、网络配置 1. frp服务端 猜也知道你大概率没有公网IP,所以这里讲解使用frp实现内网穿透的办法。 前往GitHub下载frp:https://github.com/fatedier/frp/releases 为了省事,这里下载的是v0.51.1(因为支持ini) frp的客户端和服务端在一起,使用时取决于你启动的是frpc(客户端)还是frps(服务端)。 在frps.ini中,大概可以像这样配置。 bind_port是frps开放的端口,frpc使用该端口连接。 token是传输的密码,如果没有该token,frpc即便知道端口也无法连接。 vhost_http_port具体用处不知道,反正分配一个空端口就对了。 dashboard有三个,port是管理面板的端口,user是管理面板的用户名,pwd是管理面板的密码。 其他按照这样填写即可。 2. frp客户端 注意:除了common,其他被方括号/中括号(就是[]←这个东西)包裹起来的均不是固定的。 common里面的值,server_addr为服务器IP,server_port为服务器端口,需要与frps中的bind_port一致,token需要与frps中的token一致。 下面的方括号内包裹的为该映射的自定义名称,type可选tcp或udp,local_ip是需要被映射的本地地址,不一定是127.0.0.1,也可以是内网地址,local_port是需要被映射的端口。 remote_port是该地址被映射到远程后,远程访问的端口,相当于是这样一个路径: Web→server_addr:remote_port→bind_port/server_port→local_ip:local_port 例如Linux的SSH,local_ip填写127.0.0.1,local_port填写22(默认为22),以此类推。 最后同时启动frps和frpc,就可以实现远程访问Linux了! Windows同理,将远程桌面的端口进行穿透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