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晚上洗完头吹完头,坐在梳妆台面前照旧打开《毛自述》。 从1927年看到了长征。有一种越看越停不下来的感觉。 直到看到最后一张图片,那个位置,赶紧让自己收住手! 再看下去就真睡不着了。 而且也一次消化不了这么多的内容。 就赶紧合上了这本书。 分享一些当时觉得值得拍照,反复观看的地方。 后面还有一些我想说的,在图片下面。 ![]() ![]() ![]() ![]() ![]() ![]() ![]() ![]() ![]() ![]() ![]() ![]() 晚上睡觉,脑子里都在过刚刚看到的内容。 怎么可以边长征,还能边寻思着留下一些人员,给沿途经过的地区种下一些可能性的火苗,完成对工农的教化,能改变一个是一个。怎么能想到这么多的?不过书本前面也有铺垫,也是为了避免盲进主义。 书中说“他们的正规部队只有6000名身体健康的人,另有2万名伤员在农民中隐蔽下来”。 看,第五次围剿后连农民也愿意帮他们隐蔽。 怎么可以把这些带不动也带不走的机器资料和人员埋在地底下,却能抱着将来有一天能在这些地方继续建立起苏维埃的?要不要这么感人啊! 书中说“红军的兵工厂被拆除,所有的工厂也被卸走,机器装在骡背和驴背上﹣﹣凡是能够搬动和有价值的东西,都随着这支奇特的队伍前进。随着行军越来越远,他们不得不抛弃许多这样的负担。 红军人员现在会告诉你说,有成千成万的步枪和机关枪,很多机器、弹药,甚至于白银,被埋藏在他们从南方出来后所走过的漫长道路上。 他们说,现在被成千上万的敌人警备部队所包围的红色农民,总有一天会把这些东西挖出来并且重新建立他们的苏维埃。 他们只是在等待信号,而即将爆发的抗日战争很可能就是那样的信号。” 怎么可以有那么多的解决方法,不用武力就能赢得陌生村民甚至是一个家族的信任。尤其是在彝族那段故事让人实在是折服。 当看到飞夺泸定桥那一段,30名25岁以下的青年站出来的时候。书中写 “四川人过去也许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他们当兵不是仅仅为了混饭吃,他们是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去争取胜利的青年人!这些迷信的四川人在想:他们是人吗?还是疯子或者是神呢?” 他们是人!他们是比我还要年纪小的青年!我自惭形秽。也试图想去理解这种精神。 …… 太多太多,让我有些震撼的地方,我也无法表达出来,因为我的历史确实储备不足。只能借着书里面说过的事件,大致感悟感悟。 不过这些天,我个人确实有一点变化。 之前总是叫嚣着要考研考研,但是从来没有开始过,只是了解了解。只是确定了自己要考非全,确定了自己要考MPA。 却总是犹豫,考完对自己有什么用吗?工资也加不了,要提拔时候用学历竞争也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而且我数学和英语那么差,学了这么多些年了都提不上来,怎么可能能学到考研的标准? 为什么要废弃白咧、耗材耗力地考? 总是想要找到一个坚定的答案才可以开始。 莫名其妙的。这些天晚上都没有去看电视剧,而是打开b站还有各种平台去搜索考MPA的一些信息。 然后已经开始捡起来英语开始学了。已经开始看上课程了。 我没有要决定今年考研,我甚至不知道我多会儿才去考。 但我觉得应该开始了。 我的英语基础不好,就觉得可以提前开始学习学习英语了。 然后就付诸行动了。 最近b站上比较火的船长考研英语,这几天开始看了。 确实对我这种,什么都掌握一点,却什么都不精通的人来说,比较有效。 船长英语是把长难句 背单词 语法 写作揉在一起,学下来,对我来说,提高真的蛮大的,别看我只学了几天。 我就是缺少把这些融合在一起的过程。 包括备考MPA的管综,也去好好了解了具体的考点。 逻辑在我考公的期间,已经系统的学习过了。再次捡起来应该不是太难。 写作部分,我从来是不担心的。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写作,我都有自信拿下。 就是数学基础薄弱一点,但我还没有真正进入到备考的状态,而且他都是选择题,一定是有技巧的,数学对我来说不是非得提早拿下的选择。 眼下,还是要把英语提高上来最重要。 我甚至去看了我心仪的院校研究生可以免修英语的条件,是不是非得过六级490分?结果他告诉我非全没有办法免修英语。 因为我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想着,我要不要再去考一下六级?哈哈哈! 这还是那个四级都考了好几次的我吗?还是那个英语极差,惧怕英语考试的我吗? 突然间察觉到,自己已经进入到考研的状态了。开始思考自己哪一环节薄弱。哪一环节占优势。应该主攻哪里了。 当然,也许你会奇怪,这件事跟看《毛选》,跟看《毛自述》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太大了。 以前我惧怕考研,没有动力,就是无法面对我英语和数学太差的客观条件。 但莫名其妙的,看完《毛选》之后,我获得了一些力量。 我暂且这样描述这种力量吧: 面对一个完全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的,处境下。 以前的我就潜意识觉得,自己做不到。自己先给自己做了最坏打算。没有给自己充分的自信,没有用理性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现在,我是不是可以学着像《毛选》里说的那样,抽丝剥茧,一点一点梳理不足,然后一条一条攻克? 是不是我的这些学英语学数学的困难,其实相比较下来根本不足一提? 哪怕搞砸了一次,哪怕又有敌人来阻挠,哪怕一次又一次的陷入看似毫无解决方法的死胡同,其实也照样可以找到方法走出来的。 大不了就像长征那样,全然放弃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等南部创造的一切,果断更换地点,前往大西北。 哪怕长征的途中前路未知,危险重重。也可以告诉自己,一定能够找出解决方法。 而且历史也证明了,就算你以为自己全然放弃了,你以为自己是从头开始了。 但你在路途中埋下的种子和曾经做过的努力都没有白费,一定会有人民能看见,一定会留下些什么。 一定会跟所谓的从头再来,从零开始,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我决心,与其以胆怯作为考研的开始。 不如就直面自己的薄弱,笨鸟先飞。 哪怕就算一次没考上,中间学过的知识没有白学的。而且仍然还有第2次第3次的机会。 看书。开始看,和看完,最重要。你觉得自己没有获得太深的东西,还可以再看第2遍第3遍。 就像我看《毛选》,如果我一开始就被一些刻板印象,说它晦涩难懂所吓退,那我永远都不会知道里面的内容是这样的,我也永远都不会去再买一本《毛自述》作为补充阅读,就不知道原来里面藏着这么多的故事和感悟。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非常惧怕的,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达成的目标。 就像我根本不觉得我能拿下四五年没碰的考研英语和10年没碰的管综数学一样。 但就跟看书这件事是一样的,开始看,和看完,最重要。 我要开始学,和学完,是最重要的。 哪怕这本书没有看懂,也可以再看第2次第3次,然后去买一些补充资料,帮助自己看懂。 考研。哪怕最后没有一举上岸,也可以考个第2次第3次。再换个学习方式,再换个学习老师,帮助自己拿下。 实在是不好意思。我总是爱联想到自己所处的处境上来去感悟读到的书还有看到的电影电视剧。 我始终觉得这些书如果没办法带给我改变,那就是我没有读到位。 所以我的感悟可能跟其他人相比较来说,还比较青涩,也比较浅显。但是他既然能改变了我一点点,那就证明这本书的价值,在我这儿也发挥了一点点。 没有说是读过就读过了。没有往脑子里记。 好啦,吃饭。这几天的生活太充实了,已经快没时间看电视剧和综艺了。我只有每天晚上还有中午休息的时候才能看上一点。 午安!各位小伙伴们。 文/宁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