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总是不缺乏“摸鱼”之人,很多人会感觉“摸鱼”无处不在,网上也有不少短视频在炒作如何“摸鱼”,有种忙的忙死,闲的闲死的感觉。 作为一名职场人,如何正确的看待这种存在的现象,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 一是要尝试换位思考。 也许在你眼中常年摸鱼的同事,年轻的时候比大部分人都勤奋上进。为了梦想,为了情怀,为了晋升,面对繁重的工作也是任劳任怨,履职尽责,生怕被领导批评,同事指责,基层抱怨。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年限的延长,精力不再旺盛,阅历愈发丰富,才会体会到社会规则的运行机制。很多东西,不是单靠努力就可以实现的,勤奋也不一定会得到正面的反馈,影响的因素很多,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综合考量的结果。有的人貌似啥也不干,提拔晋升评先选优也没落下,毕竟这种现象在社会上是存在的,当然也可能是认知不够,看不懂别人的努力成果。人到中年思维固化,有的人就会慢慢变得麻木进而无所谓。这也就造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消极和不作为的一面。 当我们把这个事情看明白了,就能进一步的理解他,这可能是他工作几十年来的一个选择。 二是任何一个单位都有惩罚的措施。 根据二八定律,在一个单位里面存在摸鱼现象是必然的。但是一个组织要保持昂扬上进,就必须定期清理肌体上的病变部分,只是相对缓慢而已。看看人身体生病就到了,初期没有几个在乎的,到了晚期就是下重药和手段去治它。 摸鱼摸的时间久了,就可能影响大局。在合适的时机就会被处置,比如说调整到边缘岗位,减少存在感,让别人对他敬而远之唯恐避之不及。 这种感觉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被边缘化的人内心的煎熬和痛楚只有他自己明白。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就需要自己作出选择,能否接受摸鱼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是要学会做自己。 别人的选择不一定是我们的选择。有的人选择摸鱼,不代表我们要选择摸鱼。对大部分人而言,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工作也是一个选择。而这个选择带来的正向反馈会比摸鱼带来的负面反馈多得多。在这个事上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摸鱼不适合所有人,也不一定适合自己。即使机会少,那也表明有机会,一旦开始摸鱼,基本上就是放弃了,给了机会也抓不住。要学会做自己,不要被别人影响太多。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图,人首先要满足基本需求,才会去追求成长需求,也就是从低层次需求到高层次需求的一个过程。一旦选择了摸鱼,那就只能在低层次需求当中混迹,被边缘化、被孤立排斥也是大概率事件。 人是群体动物,除了物质上要温饱,精神世界的需求同样不可忽略。也就是说除了能拿到工资,我们还需要别人的认可和理解。 偶尔的摸鱼会带来精神上的放松,奋斗才是主旋律。你是什么状态,生活就会反馈你什么结果,将努力常态化才是真正的努力。 有句话说的很好:顺其自然是竭尽所能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结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塑造了更好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