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说不定啥时候闲着,啥时候忙着。因为闲着的状态下却总会无意中发现许多。有好些时候对于别人的打扰会不好意思。当然,我是觉得任何事情尽量提前一点打招呼好一些。着急的时刻你着急,别人也不一定随时在等你。灵感来临,重要话语来临需要特殊超前飞快记录。今天在同州路小口袋公园处碰见一些聊天的人。顺便加入其中。有一位曾经当过伯士村村支书的老党员在讲着话,我就停了下来。因为我发现这是一位上过朝邑中学的老村支书。有阅历。  根据经验,有许多悠久的事我们必须求助于老年人。比看孤独的历史书有效果。亲自的经历总会有更多历史细节。上一次我根据一位老人的介绍,我百度到了他的儿子,在渭南师范学院做心理学教授,早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然后前几年去过俄罗斯攻读心理学高级学位。本次根据这位老支书的话,找到了1978年时西北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朱润宽老师,是大荔县伯士村走出去的名人。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里有张岂之老先生,大家都明白张岂之教授以后被清华大学聘请到重要位置多年。与我们大荔县张润宽老师并列作西北大学文科副主任委员的就是何炼成教授,我国经济学届泰斗元老人物。
何炼成教授 资料图片 大家知道,何老虽已经去世有好几年了,但是他的两位学生就是“中国经济四大杰出人物”(或者“京城四大经济杰出人物”)中的两个: 魏杰和张维迎。来自于陕北的张维迎是曾经担任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来自于临潼的魏杰更是经济界中呱呱叫的有为人物。从这个角度说来,我们大荔县的这位朱润宽老师的确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了。原来我总以为对面的渭河南边的华州区下庙镇培养过西北大学校长、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郭立宏而羡慕不已。如今发现,大荔从来都不简单。教育繁华时,全是时代精锐大师。 从这儿说开来,又说到朝邑县初中(随后也有高中)的校长,1968年时期,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孟培卿老师是朝邑中学校长。当时是初中部六个班,延续有高中部四个班。(注: 当时初中和高中在一起,朝邑中学正门朝西。文化大革命时和全国一样停办。) 冷静想来,朝邑县办学真是舍得功夫求贤若渴。难能可贵的是,朝邑中学当时有“朝邑双璧”,文科教师赵子栋,双泉上城人,也是北京大学毕业。没想到当时我们的学校领导配备比现在厉害多多了。北大人向来有担当,爱说。曾经有过几年,韦竹老师是校长,孟老师都在大场合说过,“不只是韦校长想看电影,我也特别想看。但是必须忍住,复习功课要紧。”看起来那时候对于专心备考,集中火力,也是抓的特别紧。另有一位老师历史教的特别好。是曾任过副省长的王双锡同志的老师,名字叫王重九。这位老支书告诉我有人说叫陈重九,姓氏不对。王双锡副省长和这个老党员老支书都是伯士公社的人,这位老支书说他知道王重九老师。体育老师中有个阎文良,随后被打成了右派,许多人经常见到他赶着一群羊放牧。但是,他最佩服阎老师学啥都非常快,别的体育老师稍微教一个别人没学过的新动作,他见到后马上就能学会。有一次在莲花寺(在当时的华县,曾经的劳改的地方,如今是监狱)改造期间,他看到边上用砖垒墙的师傅,抱怨他们做工太慢,那师傅有些生气地说“那你来试试,让我看看你有多快。”没想到,阎老师就是路过边上看过几次,就已经驾轻就熟,很快学会工艺。拿起瓦刀,一会儿筑成了大半个墙。一次名闻周围,都知道那个人不简单,不是一般的能,而真是能工巧匠。教世界历史的是李五定老师。给老支书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李老师讲西方历史,那个特殊时期,说那些传教士,一手拿着圣经或者其它经书,一手拿着剑。经常是有骑士精神,思想启蒙一旦说不通,拿着剑就冲向前方,特别富有激情地进行社会改革。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依然是重大命题。教育教学史上,高风亮节、高技能高学历、高雅品质的教师时代我们大荔县古同州曾经具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承继光荣,不妄自菲薄,竭力奋斗,才能托起更辉煌的明天。作者简介: 王成,渭南市著名英语教师。大荔县作家协会会员。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大荔县诗词曲学会理事。渭南市诗词协会会员。大荔县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