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念经时,为什么要敲木鱼呢?

 新用户6824a8fO 2024-07-11 发布于山东

鱼因为没有眼睑,所以总是瞪着眼睛的,就算睡觉也不过是停住休息一下。念经时敲木鱼,大概就是效法鱼的这种精神吧。

听意公子讲《游褒禅山记》时,我就想起了木鱼精神。

褒禅山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原名“花山”,后来因为当地人发音有误,以讹传讹,叫成了“华山”。

这个是王安石仔细辨认躺倒在地上的石碑时,发现的。至于褒禅山的名字,是为了纪念后来的慧褒和尚。

唐朝的慧褒和尚,云游来到这里建造了“慧空禅院”,并定居下来,直至去世。慧褒和尚的弟子从此就把这座山命名为“褒禅山”。

王安石把这篇游记的重点,锁定在举着火把探险华山后洞的过程中。

他们一行五人,刚入洞时,还能顾盼四望,谈笑自若。越往深处走,洞中景物也越神奇,但氛围也越诡秘。

这时有人提议:咱们快出洞吧,再不出去,我们手里的火把就要烧没了,会困在黑暗的洞中的。

大家一听,都有些害怕了,就顺原路走出了,出洞后才发现,每个人手里的火把还剩下大半截呢。

大家纷纷埋怨那个倡议出洞的人,都在怪他耽误了大家游玩的行程,败坏了游玩的兴致。 

这件事让王安石很后悔,三个月后,他复盘了这件事,总结了几个要点:

1.要有坚定立场和意志。

2.要有充足的气力。

3.要借助外物,比如照明的火把。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有可能成功,即使不成功,拼尽全力的话,也不后悔。

我在想啊,佛家讲,放下执念,方得自在。这和拼尽全力、方能不悔的界限在哪里呢?

最近,我不是在重读《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吗,作者遭遇被分手的时候,对男友不依不饶,寻求一切证据,向不同的人认证她的男友是多么不可饶恕,反社会人格。

直到后来她在治疗师的提醒下,才认识到所有的“果”,都埋在那些被她视而不见的“因”里。

当她明白了这一点,终于做到了放下我执。不再和男友纠缠,把精力集中在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上。

也就是说,我们做的这件事,如果是对自己的生活或选择负责,那你当然要不离不弃地坚持。但如果是为了逃避生活难题,饮鸩止渴,那就要学习放下执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