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书法家说,现在很多人在学习隶书时,往往会挑选那些字形好看,排列整齐的字帖来学习,例如有的人就喜爱《曹全碑》,就去学习它,但是,在当代书法展上,以《曹全碑》风格入展的作品并不多,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学习《曹全碑》以后,书法想要入展却是很难的。那么,隶书应当如何去学?这里推荐一些隶书字帖的挑选和学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针对性地挑选隶书字帖。了解书法大赛的人大都知道,书法大赛一方面是看你学习古人书法的成就如何,另一方面还要看你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挑选字帖时,并不一定是好看的字形就能为入展打好基础。隶书是静态书体,如果写不好就会写得古板呆滞,所以,就要选择灵动型的字帖来学习,例如《石门颂》、《乙瑛碑》等,但学习了这种灵动字帖后就可以了吗?当然不可以,这是要把灵动风格融入到雄浑风格中去,这时就需要找雄浑一类的字帖,如《张迁碑》、《鲜于璜碑》等,最后将他们融合创作才是一种出路。 第二,隶书创作时,除了融合外,章法是最为重要的。古人在碑刻上遗留下来的隶书作品,大都是打着格子写字的,因此,一些字形大小都是一致的,但当代书法展览上的作品因为强调艺术性,就会把字形的大小排列规律打破安排章法。一些细心的人可能也会看到,其实古人以前也是这样的,字形因势排列,字的大小也就发生了变化,例如《曹全碑》中也有大大小小的章法安排,所以,如果在创作作品中,还是把字形大小写得一般大,那就远离了书法展了,切忌千万不要写成美术字那样。 第三,评委怎么看待书法作品的好坏?据一位矫情 针对上面的几种情况,现在也就搞清楚了书法如何学习和创作了。但是,学习尽管很简单,只要老老实实地去临摹学习和体悟,而最有难度的就是创作了。例如前面所说,创作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把两种风格融合起来创作就可以了,例如把《石门颂》和《鲜于璜碑》融合的方法就是要在雄浑中添加灵动笔法,注意,这里说的是笔法,两种字帖是两种风格,而风格是由笔法决定的,以《鲜于璜碑》为主,以《石门颂》为辅,两种笔法有效融合,巧妙结合,这是很容易形成自己风格的,也是创新之作。 对于这位书法家的观点,大家还有哪些看法?隶书融合是不是当代书法创新的主流方向?或者你认为隶书应当如何学习和创作?在平时还有哪些经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观点,一起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