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风镇井仔村的村庄建置和行政隶属沿革

 jtq感恩一切 2024-07-12 发布于广东
图片

       井仔村委会位于雷州市调风镇东南部,距离调风镇政府20千米。东邻徐闻县和安镇公港村委会,西临海,是蜿蜒曲折的九龙溪湾至潮落港出海汇合处(从英利青桐溪至九龙溪出海处刚好九十九曲);南邻官昌东村、坡园,北眺冬松、网门仔、硇洲的茫茫大海。下辖井仔、后村等2条自然村。村民均为汉族,属于雷州民系,使用雷州方言。耕地面积1000多亩,海滩涂6000乡亩,总人口1500多人。经济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香蕉、菠萝等。有“湛江市生态文明村”之美誉,该村委会的井仔、后村于1992年被湛江市评为“革命老区”村庄。

图片

井仔村委会航拍图

井仔村委会属下只有2条自然村,其中井仔村明崇祯年间原住附近
于明崇祯年间附近有“牛郎村”,“上坑村”和“圣湖村”,后三村相继遭受山贼骚扰、劫掠,村民四散,部分搬到海边搭建茅棚舍居住,购买小木船捕鱼谋生,在海边坑沿挖小泉井饮水,因此得名井仔村。
井仔村世居村民主要姓氏有吴、符、薛、钟、陈姓,均在明朝崇祯年间分别从南兴、海南文昌、雷州居梅等地迁来。其中第一大姓氏是吴姓,始祖不祥,明代从福建迁入广东海康南兴,1644年再从南兴迁徙至此地,现有人口700多人;第二大姓为符姓,1644年从海南文昌迁徙至此地,现有人口100多人;第三大姓为薛姓,1646年从沈塘高梅迁徙至此地,现有人口100多人。再有陈姓二脉其中一脉从东里三水迁此,另一脉从南兴塘头迁此约100多年,现有人口50多人。尔后又有钟姓、蔡姓等先后迁至此地定居。
后村,由于其村位于井仔村后故名。始建于清代末期,高姓、梁姓、麦姓、潘姓、吴姓、符姓世居,有总人口100多人。
该村明清时期隶属雷州府海康县延和乡第十九部调襖社。民国时期,属海康县第七区调襖社。民国十六(194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海康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属海康县东区调风乡。海康县解放后( 即从1949年12 月5日起),属海康县第三区调风乡。1954 年底属海康县第十区调风乡。1958年11月至1961年3月,隶属雷南县先锋公社调风乡。1961年3月后恢复海康县建制后,属海康县调风区调风公社。1984年3月,属海康县调风乡。1978 年,属官昌大队;1979、1980 年合并加入收获农场,时距两年退场,1981年划为井仔大队,也是体制改革分田到户之年,1984 年合并回官昌乡;1987年又从官昌分出,划为井仔管理区。1999 年井仔管理区改为井仔村委会,隶属雷州市调风镇井仔行政村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