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年 6 月 27~30 日,第十八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和世界心脏大会(OCC-WCC 2024)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全面展现了国内外心血管病学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和新进展。 β 受体阻滞剂是心血管领域的重要治疗药物之一。OCC-WCC 2024,6 月 28 日高血压治疗午间专题会,以及 6 月 29 日冠脉介入最新进展报告专场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靖教授、大庆油田总医院孙志奇教授分别带来了《如何看待 β 受体阻滞剂的降压治疗地位》和《β 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优化治疗策略》主题演讲。 ![]() ![]() 大会现场照片 如何看待 β 受体阻滞剂的降压治疗地位? 放眼欧洲 – ESH 指南更新使 β 受体阻滞剂再成焦点 2023 年 6 月,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发布了《ESH 高血压管理指南 2023》,该指南的更新使 β 受体阻滞剂再次成为高血压治疗的焦点。 2023 ESH 指南强化了 β 受体阻滞剂一线治疗地位,提出包括 β 受体阻滞剂在内的五大类主要降压药物[β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噻嗪型/噻嗪样利尿剂)],在随机对照研究中均可有效降低血压并减少心血管事件(β 受体阻滞剂的降压和心血管保护作用不劣于其他类型降压药)。这些药物与其联合治疗构成降压治疗策略的基础[1]。 2023 ESH 指南明确列出了含 β 受体阻滞剂方案的优先使用人群,既包括在特定适应证中作为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药物使用(如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慢性冠脉综合征的抗缺血性治疗、房颤患者的心率控制),也包括其他多种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有利的情况(静息心率 > 80 bpm 的高血压等)[1]。 具体临床应用中,β 受体阻滞剂可作为单药,也可用于联合治疗的任何步骤,覆盖起始-维持各阶段以及单药-联合各方案[1]。 ![]() 图 1 2023 ESH 指南,高血压患者的一般降压治疗策略[1] 此外,2023 ESH 指南还强调了 β 受体阻滞剂具有异质性,β1 受体选择性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特性。其中比索洛尔是高选择性 β1 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 β1 受体的亲和力比 β2 受体高 19.6 倍),可给临床带来更多的心脏保护和更好的安全性[1,2]。 一项真实世界研究,纳入在英国临床实践研究数据库(CPRD)中首诊记录为高血压的患者(使用比索洛尔、其它 β 受体阻滞剂以及非 β 受体阻滞剂进行单药治疗)共 100,066 名,结果提示,β1 受体高选择性的比索洛尔较其他 β 受体阻滞剂及非 β 受体阻滞剂,长期治疗可显著提高生存获益[3]。 ![]() 图 2 不同药物 15 年死亡率的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3] 立足中国 – β 受体阻滞剂方案稳居指南一线地位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 版)》要点展望给出了高血压治疗的治疗路径,单药起始治疗方案中,β 受体阻滞剂方案依然为一线推荐[一线降压药物包括 β 受体阻滞剂、ACEI、ARB、CCB、噻嗪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联合起始治疗方案中,新版中国指南推荐 β 受体阻滞剂联合 CCB(B + C)是优选方案之一[4]。 ![]() 图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 版)》要点展望,选择单药或联合降压治疗流程图[4] 作为优选联合降压方案,B + C 的药理机制互补,可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扩张外周动脉血管,在发挥协同降压作用的同时有效控制心率。此外,两类药物联合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5]。 中国真实世界研究显示,B + C 较其他双联方案可显著降低中国高血压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 15%(95 CI 0.78~0.92,P < 0.001)[6]。 多项研究显示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可在各类优势人群(包括单药不达标、自由联合转换为 SPC、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率增快患者等)中实现血压心率双达标,且单片复方制剂(SPC)疗效优于自由联合[7-10]。 β 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优化治疗策略 β 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11]、慢性冠脉综合征(CCS)[12]等冠心病治疗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 ACS 患者应尽早应用 β 受体阻滞剂 《应用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规范治疗冠心病的中国专家共识》指出,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若无禁忌证,血流动力学稳定,应尽早(入院 24 h 内)应用 β 受体阻滞剂,靶心率为 55~60 次/min,强调应长期用药,β 受体阻滞剂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础药物之一;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若心绞痛发作频繁、静息性胸痛、心动过速、血压较高的患者可考虑静脉应用,其他则同 STEMI 部分[11]。 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CCC)研究数据分析显示,ACS 患者应用 β 受体阻滞剂,可显著改善患者院内临床结局,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风险 15.5%、心力衰竭风险 23.1%、心源性休克风险 35.3%[13]。 β 受体阻滞剂为 CCS 患者的一线初始治疗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指出,CCS 患者初始选择 β 受体阻滞剂可耐受的患者应逐步增加至维持剂量;既往心肌梗死史,或合并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的 CCS 患者,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建议调整 β 受体阻滞剂剂量使静息心率控制在 50~60 次/min;对 LVEF ≤ 40% 的 CCS 患者,无论有无心肌梗死史,建议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以降低 MACE 风险[12]。 TIBBS 研究显示,β 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相较基线可降低患者心肌缺血总负担降低 69.6%(58.9 vs 193.7 min*mm),短暂性缺血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14]。 β 受体阻滞剂是微血管性心绞痛(MVA)的一线治疗 《应用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规范治疗冠心病的中国专家共识》指出,β 受体阻滞剂是 MVA 的一线治疗,建议以靶剂量作为 β 受体阻滞剂剂量滴定目标,静息心率作为交感神经激活有效抑制及药物安全性的参考指标之一,在心率不低于靶心率(55~60 次/min)的前提下,尽快滴定至靶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11]。 一项单盲随机前瞻性研究显示,MVA 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密切相关,β 受体阻滞剂可显著改善各项内皮功能参数,并改善心肺运动试验相关指标,减少心肌缺血从而改善心绞痛症状[15]。 值得关注的是,高选择性 β1 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在冠心病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循证学依据[16,17]。 欧洲真实世界研究显示,随访 14 年,比索洛尔较其它 β 受体阻滞剂及非 β 受体阻滞剂显著降低心绞痛患者死亡率。比索洛尔组患者的死亡风险较其它 β 受体阻滞剂降低 55%,较非 β 受体阻滞剂类药物降低 50%[16]。 ![]() ![]() 图 4 比索洛尔、其他 β 受体阻滞剂、非 β 受体阻滞剂类药物的生存曲线(上)和死亡风险(下)[16] BISO-CAD 研究显示,比索洛尔可有效控制心率,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使用比索洛尔治疗 6、12 及 18 个月之后,患者静息心率较基线水平均显著降低;静息心率 < 65 bpm 的患者,其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显著低于静息心率 69~74 bpm 的患者[17]。 ![]() ![]() 图 5 比索洛尔治疗不同时间静息心率变化(上)和不同静息心率患者符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情况(下)[17] 小结 对于 β 受体阻滞剂应用于高血压: 2023 年 ESH 高血压指南强化了 β 受体阻滞剂一线治疗地位,明确指出需特别关注 β1 受体的选择性,β1 受体高选择性的比索洛尔可提高生存获益。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 版)要点展望强调 β 受体阻滞剂单药或联合 CCB 是优选降压方案,B + C 方案的药理机制互补,可有效降压并控制心率,其中比索洛尔氨氯地平 SPC 可实现血压心率双重控制。 对于 β 受体阻滞剂应用冠心病: β 受体阻滞剂适用多种类型冠心病及合并症的初始治疗和长期治疗,可有效减少临床心血管事件、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 高选择性 β1 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在冠心病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循证学依据,可有效帮助冠心病患者改善症状及预后。 专家简介 ![]() 刘靖 教授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高血压与心血管代谢学术带头人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高血压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标准化高血压中心秘书长 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学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常务委员 ![]() 孙志奇 教授 主任医师 大庆油田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心内科党支部书记 CCCP 血栓防治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大庆心血管分会主委 黑龙江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分会副会长 黑龙江省心脏医学学会理事 黑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会理事会理事 省老年学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TOCC 成员 CTO 老伙计成员 中国旋磨导师团导师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内容策划:刘丹 参考文献 [1]. Mancia Chairperson G, et al. J Hypertens. 2023;41:1874-2071. [2]. Smith C, Teitler M. Cardiovasc Drugs Ther. 1999;13:123–6. [3]. Meritxell Sabidó, et al. Pharmacol Res. 2018 Apr;130:191-197.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版)》要点展望 [5].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编辑委员会. 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单片复方制剂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2,05(1) : 1-7. [6]. Junxiong Lin, et al.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23 May;25(5):440-452. [7]. Gottwald-Hostalek U,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16 Oct;32(10):1735-1743. [8]. Hostalek U et al. Cardiol Ther 2015;4:179-90. [9]. A I Chesnikova,et al. Kardiologiia. 2014;54(9):17-23. [10]. Rana R, et al. Indian Pract. 2008;61:225-34. [11]. 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规范治疗冠心病的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2020;35(2):108-123. [1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4, 52(6): 13-38. [13]. 刘军,刘静,郝永臣,等. 具有适应证的ACS住院患者早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的现状及其与院内结局的关系[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49(9):886-893. [14]. Von A 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1995, 25(1):231-238. [15]. Sen N, et al. Anadolu Kardiyol Derg. 2009 Oct;9(5):371-9. [16]. Sabidó M, et al. Pharmacol Res. 2019 Jan;139:106-112. [17]. Chen Y,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18 Feb;34(2):217-2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