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了解中国古建筑小常识——窗的种类与样式!

 黄之中 2024-07-14 发布于上海

窗子最初称为,它是人类穴居时期为了采光和通风的需要,在洞穴顶端凿的小洞。后来,脱离穴居筑起了房屋,便在房子的墙上开窗洞,称为。我们常在古建筑书中看到的“户牖”,也就是指门窗。

“牖”之后又发展产生了更为丰富的窗子类型。因南北各地的称呼又不尽相同,而且各地的细部处理又多有差别,所以非常丰富,主要形式有槛窗、支摘窗、直棂窗和一些空窗、漏窗等。

直棂窗:是用直棂条在窗框内竖向排列犹如栅栏的窗子,这是棂条最为简单的一种窗子形式。

图片
因做法的不同,直棂窗还可细分为破子棂窗和一马三箭窗等变体形式。
破子棂窗:一根方形棂条破分成两根三角形棂条。安置时将三角形断面的尖端朝外,将平的一面朝内,以便于在窗内糊纸,用来遮挡风沙、冷气等。
图片
一马三箭窗:窗棂为方形断面,直棂上、下部位各置三根横木条,在竖向直棂条的上、中、下部位再垂直钉上横向的棂条,使之比只有竖向直棂条的窗子更有变化。
图片

什锦窗:是一种漏窗,窗形变化多样,所以得名“什锦”,常常是一组一组的安排,它是北方四合院中最为活泼可爱的一种窗形,在江南园林中也极为常见。具有极强的装饰性,不但可以美化墙面,还可借调外部景致,以及作为取景框等。形状有很多种,多是一些具体可感的物体形象,如书卷、扇面、锦瓶、玉壶、寿桃、树叶、花朵、五方、八角、蝙蝠等。
图片

漏窗:有时候也叫“花窗”、“空窗”,是一种较为自由的窗子形式。这类窗都不能开启。此外,漏窗相对空窗来说,本身就是优美的景点,因为漏窗窗框内置有多彩多姿的各式图案,在阳光照耀下更有丰富的光影变化。

图片

花窗:与漏窗更为接近。虽然漏窗有时候也叫“花窗”、“空窗”,但实际上花窗和空窗却是不一样,花窗一般是指在窗洞内雕或塑出花草、树木、乌兽或其他优美图案的墙壁上的窗子,装饰性与艺术性更强。

图片

空窗:一般是只有窗洞没有棂条花格,空窗属于“虚”的要素,漏窗则是“半虚半实”的要素,空窗的窗框还有框景的作用。

图片

步步锦窗棂格:步步锦是由长短不同的横、竖棂条按照一定规律,组合排列而成的一种窗格图案,棂条之间有工字、卧蚕或短的棂条连接、支撑。步步锦在四合院民居中运用较为广泛。

图片

灯笼锦窗棂格:灯笼加以提炼而形成的棂条图案。其棂条排列疏密相间,棂条间巧妙地用透雕的团花、卡子花连接,灯笼锦图案中间的空白如果较大,则称为灯笼框,这更利于采光,灯笼的寓意是“前途光明”。

图片

龟背锦窗棂格:龟背锦是以正八角形为基本图案组成的窗格形式,看起来就像是乌龟的背壳图案,所以称为龟背锦。龟是长寿而吉祥之物,古人以龟甲纹作为窗格棂条图案,不仅美观生动,而且还有“延年益寿”的吉祥寓意。

图片

盘长纹窗棂格:盘长图案是佛家八宝之一,由封闭的线条回环往复缠绕而成,寓意“回环贯彻,一切通明”。

图片

横披窗:也叫“横风窗”,用在较为高大的房屋墙体上,装在上槛和中槛之间。一般是做成三扇不能开启的窗子,每个窗扇都呈扁长方形,上面饰有各种花纹。

图片

地坪窗:又叫“勾栏槛窗”,多用于建筑次间的廊柱之间的栏杆之上,与栏杆连在一起安装,并且多临水而设,开窗后即可坐在栏杆上欣赏水景。通常有六扇,花纹向内。

图片

支摘窗:是一种可以支起、摘下的窗子,明清以来在普通住宅中常用,在一些次要的宫殿建筑中也有所使用。支摘窗一般分上下两段,上段可以推出支起,下段则可以摘下,支摘窗多是横置的。

图片
和合窗:属于支摘窗形式,它较多地被江南民居所使用。和合窗多安装在建筑的次间,一般一间三排,每排三扇。上下两排窗扇固定,中排则可以打开用摘钩向外支起。窗扉呈扁方形,窗下设栏杆或砌筑墙体。
图片
槛窗:是一种形制较高级的窗子,皇家建筑上的窗子大多为槛窗形式。在一些较大型的住宅和寺庙、祠堂等也多有运用。它是一种隔扇窗,即在两根立柱之间的下半段砌筑墙体,墙体之上安装隔扇,窗扇上下有转轴,可以向里和向外开、关。槛窗多与隔扇门连用,位于隔扇门的两侧。因为它是通透的花式棂格,所以即使不开窗也有透光通气作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