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精神生活必定包含这三要素

 昵称17857318 2024-07-15 发布于上海





一、人性中的高级和低级






柏拉图把人的心灵划分为理性、意志、情感三个部分,并断定它们的地位由高及低,判然有别,呈现一种等级关系。自他以后,以理性为人性中的最高级部分遂成西方哲学的正统见解。后来也有人试图打破这一正统见解,例如把情感(卢梭)或者意志(费希特)提举为人性之冠,但是,基本思路仍是将理性、意志、情感三者加以排队,在其中选举一个统帅。

能否有另一种思路呢?譬如说,我们也许可以这样来看:在这三者之间并无高低之分,而对其中的每一者又可做出高低的划分。让我来尝试一下——
理性有高低之别。低级理性即科学理性、逻辑、康德所说的知性,是对事物知识的追求,高级理性即哲学理性、形而上学、康德所说的理性,是对世界根本道理的追求。

意志有高低之别。低级意志是生物性的本能、欲望、冲动,归根到底是他律,高级意志则是对生物本能的支配和超越,是在信仰引导下的精神性的修炼,归根到底是自律。

情感有高低之别。低级情感是一己的恩怨悲欢,高级情感是与宇宙众生息息相通的大爱和大慈悲。

按照这一思路,人性实际上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是低级部分,包括生物意志、日常情感和科学理性,一是高级部分,包括道德意志、宗教情感和哲学理性。简言之,就是兽性和神性,经验和超验。丝毫没有新颖之处!我只是想说明,此种划分是比知、情、意的划分更为本质的,而真正的精神生活必定是融知、情、意为一体的。

图片


                                   
图片




二、根本就不存在时间这种东西







一切关于时间的定义或者是文学化的描述和比喻,例如“流逝”、“绵延”之类,或者是数学化的量度,例如年、月、日之类。对于时间不可能给出一个哲学的定义。其原因就在于:时间是没有一个本质的;或者更直截了当地说,根本就不存在时间这种东西。

我们对于时间的想象也超不出这两种方式。因此,譬如说,我们无法想象上帝眼中的那种永不流逝、不可量度的时间,即所谓“永恒”。

我们唯一能理解的时间是历史——人类的历史或者人类眼中的自然界的历史。历史总是涉及一个有生有灭的事物,而世界本身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无所谓历史,一切历史都只不过是人类凭借自己的目力所及而从世界过程中截取的一个片断罢了。

我们的时间感觉根源于个体生命的暂时性,倘若人能够不死,我们便不会感觉到岁月的流逝。我们之所以以现在为分界点,把时间划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实在是因为我们不无恐惧地意识到,终有一天我们将不再有现在。也是生命匆匆的忧虑使我们感到困惑:过去不复存在,未来尚未存在,现在转瞬即逝,时间究竟在哪里?如果生命永在,我们就会拥有一个包含着无尽过去和无尽未来的永恒的现在,我们就一定不会感觉到时间以及时间的虚幻了。 
                            

图片

图片




三、宗教的本质不在信神






人的心智不可能是全能的,世上一定有人的心智不能达到的领域,我把那不可知的领域称做神秘。

人的欲望不可能是至高的,世上一定有人的欲望不该亵渎的价值,我把那不可亵渎的价值称做神圣。

然而,我不知道,是否有一个全能的心智主宰着神秘的领域,是否有一个至高的意志制定着神圣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不知道是否存在着一个上帝。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本身属于神秘的领域,对此断然肯定或否定都是人的心智的僭越。

宗教的本质不在信神,而在面对神秘的谦卑和面对神圣的敬畏。根据前者,人只是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根据后者,人才分为有信仰者和无信仰者。

图片


                     
         
图片




四、性、爱情、婚姻是三个不同的东西







性是肉体生活,遵循快乐原则。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则。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现实原则。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婚姻的困难在于,如何在同一个异性身上把三者统一起来,不让习以为常麻痹性的诱惑和快乐,不让琐碎现实损害爱的激情和理想。

爱情不风流,它是两性之间最严肃的一件事。风流韵事频繁之处,往往没有爱情。爱情也未必浪漫,浪漫只是爱情的早期形态。在浪漫结束之后,一个爱情是随之结束,还是推进为亲密持久的伴侣之情,最能见出这个爱情的质量的高低。

多情和专一未必互相排斥。一个善于欣赏女人的男人,如果他真正爱上了一个女人,那爱是更加饱满而且投入的。
         

图片

                  
图片




五、年龄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






 我们看得见时针的旋转,日历的翻页,但看不见自己生命年轮的增长。我们无法根据记忆或身体感觉来确定自己的年龄。年龄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是我们依据最初的道听途说进行的计算。

你与你的亲人、友人、熟人、同时代人一起穿过岁月,你看见他们在你的周围成长和衰老。可是,你自己依然是在孤独中成长和衰老的,你的每一个生命年代仅仅属于你,你必须独自承担岁月在你的心灵上和身体上的刻痕。

图片

         
                 
图片




六、两种孤独






有两种孤独。
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

前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上帝和神圣的爱,或者遁入空门。后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他人和人间的爱,或者陷入自恋。
 一切人间的爱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独。然而,谁若怀着形而上的孤独,人间的爱在他眼里就有了一种形而上的深度。当他爱一个人时,他心中会充满佛一样的大悲悯。在他所爱的人身上,他又会发现神的影子。     

图片

         
                        
图片




七、性格与命运





命运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环境和性格。环境规定了一个人的遭遇的可能范围,性格则规定了他对遭遇的反应方式。由于反应方式不同,相同的遭遇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因而也就成了本质上不同的遭遇。我在此意义上理解赫拉克利特的这一名言:“性格即命运”。
但是,这并不说明人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因为人不能决定自己的性格。

性格无所谓好坏,好坏仅在于人对自己的性格的使用,在使用中便有了人的自由。

 命运当然是有好坏的。不过,除了明显的灾祸是恶运之外,人们对于命运的评价实在也没有一致的标准,正如对于幸福没有一致的标准一样。
 就命运是一种神秘的外在力量而言,人不能支配命运,只能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一个人愈是能够支配自己对于命运的态度,命运对于他的支配力量就愈小。

图片

          
图片




八、幸福和苦难仅仅属于灵魂






 快感和痛感是肉体感觉,快乐和痛苦是心理现象,而幸福和苦难则仅仅属于灵魂。幸福是灵魂的叹息和歌唱,苦难是灵魂的呻吟和抗议,在两者中凸现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或正或负的强烈体验。

幸福是生命意义得到实现的鲜明感觉。一个人在苦难中也可以感觉到生命意义的实现乃至最高的实现,因此苦难与幸福未必是互相排斥的。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在苦难中感觉到的却是生命意义的受挫。我相信,即使是这样,只要没有被苦难彻底击败,苦难仍会深化一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

图片

         
                           
图片




九、道德的两种含义






道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精神性的,旨在追求个人完善,此种追求若赋予神圣的名义,便进入宗教的领域。一是实用性的,旨在维护社会秩序,此种维护若辅以暴力的手段,便进入法律的领域。

实际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混淆必生恶果。试图靠建立某种社会秩序来强制实现个人完善,必导致专制主义。把社会秩序的取舍完全交付个人良心来决定,必导致无政府主义。

                            
图片




周国平老师日本游学团首发报名






图片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图片

图片

听智者闲谈,赏千年梵音

   ——周国平老师日本游学团首发

睽违五年,温暖回归









谁不热爱自己的生活呢?只是常常不知道该怎样去爱。
生活的洪流呼啸而来,哪些对我们有益,哪些是真正值得我们用心去经营的?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日渐焦虑却始终找不到内心的出口?
 
生命的答案无法用一个简单的句子来说尽,它如此丰富、广大而深刻,它的美妙和意义存在于我们每一个感悟、心动和叹息里。

图片

                                             京都.南禅寺
更存在于听闻智者的话语时,刹那间的电光火石和“会心一笑”中。
但是智者在哪里?如何与他们相遇?怎样找到我们内心中的“秘密目的地”?
 
睽违五年,爱智书院(即周国平思想空间)的游学终于重启了。
这一次,周国平老师将与我们一同出发,在日本的京都、高野山一带旅行。
寻访千年古刹,与高僧大德谈经论道,
在行走中,在自然里,探究和参悟生命的意义。

图片

京都鸭川夜景



你所到达的每个地方,都会以某种形式成为你的一部分——安尼塔.德赛




游学行程

2024915日——921日









图片


1、周国平老师及夫人郭红博士带队同行。

2、会高僧大德,访文化名士,谈笑间,明心见性。

3、素斋、行禅、天然温泉、唐风宋韵,在静美中关照身心。

4、专业摄影同行,记录美好时刻。



DAY1:915日)

主题:花车祭 开营

上午:从全国各地落地大阪关西国际机场

下午:参观岸和田花车祭

晚上:破冰晚宴 开营仪式

入住:大阪当地四星级酒店

DAY2:(916日) 

主题:奈良

上午:唐招提寺

        东大寺

下午:若草山喂小鹿

        春日大社

晚餐:素斋精进料理

住宿:入住高野山千年寺院

DAY3:(917日)

主题:高野山

上午:寺院晨课唱诵

 前往奥之院

 参加空海大师送斋饭

 “生身供”仪式

  参访高野山寺院群落

  金刚峰寺——坛上伽蓝——奥之院

下午:《周国平私享会:

       周国平和静慈圆住持对谈》

        高野山千年佛教文化国宝

晚上: 高野山寺院群落参拜

晚餐:  体验素斋精进料理

住宿:  入住高野山千年寺院

DAY4:(918日)

主题:熊野古道

上午:乘大巴前往纪伊胜浦

     (约3小时车程)

下午:大门坂——熊野那智大社——那智瀑布

     森林静心徒步行禅

   (约1公里的路线)

晚上:《郭红博士心灵分享》

晚餐:温泉酒店特色餐

住宿:入住温泉酒店

DAY5:919日)

主题:京都

上午:乘坐大巴前往京都

   (约3小时车程)

下午:南禅寺

 京都府立陶板名画之庭

(安藤忠雄设计)

住宿:入住京都酒店

晚上:自由活动,放飞觅食,

     夜游鸭川

DAY6:920号)

主题:金阁寺

上午:金阁寺

      哲学小道

下午:《周国平私享会:

      周国平对话徐静波》

晚餐:与两位老师一起,

      在400年庭院餐厅,

      共进晚餐。

住宿:入住京都酒店

DAY7:(921号)

主题:京都结营

上午:《周国平&郭红分享会》

            结营仪式

 各自返回温暖的家

PS:本行程由『更好株式会社』提供策划支持

报名及细节咨询,请联系美树或安默生

图片

图片

五位  人文雅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周国平:

当代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

1945年生于上海,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主要学者之一。

著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生哲思录》《西方哲学史讲义》《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静慈圆法师

高野山千年古寺 住持日本东密真言宗高野山派,清凉院住持,南无大师遍照金刚。

毕业于日本高野山大学,历任高野山大学教授、副校长、高野山灵宝馆馆长等职。

同时他也是中国西泠印社名誉社员。

著有《丝绸之路之风》《空海密教之源流与展开》《日本密教与中国文化》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郭红:

作家,爱智书院创始人,蓝袜子艺术馆主理人,哲学博士。

2021年出版随笔《长岛小记》,入围华文好书榜。

曾策划出版《钱钟书手稿集——荣安馆札记》、杨绛《走到人生边上》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徐静波:

作家、亚洲通讯社社长

创办日文报纸《中国经济新闻》和中文网站“日本新闻网”,对于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均有很深的研究。

出版有《静观日本》《日本人的性格》等著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青音:

心理专家

『中德』家庭治疗学派知名心理专家

心理畅销书作家

2010和2011中国播音主持最高奖『金话筒奖』获得者

『幸福哲学』深度探索者



图片
全程精致日式料理  






图片

我们将在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庭院别墅餐厅,享用日本怀石料理,也为大家准备了其它各色精致美食。

图片

全程精致住宿

图片

图片

和风与现代风格兼具

行程亮点








岸和田花车祭

图片

图片

岸和田花车祭1703年,岸和田藩主为了祈求五谷丰收,举办了最早的稻荷祭。

目前是日本最大、最奢华的花车祭典。

图片

花车重达4吨,需要由上百人乃至千人协力牵引推动,穿行于岸和田市的街头巷尾。

花车每年不同,由当地匠人用一年时间雕刻绘制,每一件都是难得的艺术品。

图片

花车祭最精彩的莫过于甩尾过弯,在上百人的推动下全速冲刺,不仅仅是速度的挑战,更是对人与车之间默契的极限考验,又燃又震撼。

唐招提寺

图片

图片

唐招提寺是公元759年(中国唐朝乾元二年),由鉴真大师亲自设计和规划的寺院。

1998年,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寺院的金堂、讲堂、经藏、鼓楼是日本政府认定的“国宝”。

图片

当年鉴真大师一路艰辛抵达奈良时,日本皇室悉数出宫相迎,被封为“传灯大法师”,掌管日本全国的僧尼,并在日本推行律宗戒律,改掉了日本僧人的种种陋习。

唐招提寺的东侧,穿过矮矮的唐式土墙,有一片长着绿油油的苔藓的密林,这里就是鉴真大师长眠的地方。

图片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千年光阴,悄然流逝,愿我们这些后来人,能为大师带去一份来自故土思念和崇敬。

东大寺

图片
图片

东大寺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又称为大华严寺,建于平城京时期(盛唐时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木造建筑。

保留了盛唐时的建筑样式,在日本历史上的地位,是其他任何寺院都无法相提并论的。

图片

绘物卷《東大寺大仏縁起》

东大寺的建立参仿了武则天在洛阳紫微城建造天堂,以及在龙门石窟雕刻卢舍那大佛。

大佛的台座四周饰有莲花花瓣,每张上都刻有《华严经》中所述的世界观,中央则是释迦如来说法的场景

图片

而大佛殿前矗立着一盏鎏金青铜八角灯,高约4.6m,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铜灯笼。

春日大社

图片

图片

春日大社是全日本约3000所春日神社的总本社,汇集了奈良、平安时代建筑技术的精华。
美丽的翘曲的大屋顶,与之融为一体的屋檐,是“春日造“日本古代神社建筑的典型风貌。
经历1200年风雨,为日本国宝。

图片

其石灯笼林立的参道、鹿群悠游的场景,营造出浓厚的神道教氛围与宁静的田园诗意

图片

春日大社的“奈良鹿”不是饲养动物,从一千多年前便在此地,自然繁衍至今。
据说,日本的雷神(武瓮槌命)降落在春日山山顶的浮云峰,是从鹿岛(茨城县)乘白鹿而来的,
所以这里的鹿一直被认为是神鹿保护。

熊野古道

图片

熊野古道全球唯二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朝圣路线,在2004年就被登录为世界遗产,在日本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片

横跨和歌山、三重、奈良、大阪四地,全长1000多公里,是通往熊野三山的参诣道折总称。

图片

熊野三山(即三大神社,熊野本宫大社、熊野速玉大社、熊野那智大社)——被人们视为日本信仰的原点。

像日本神话中的母神、黄泉污秽之女神伊邪那美,死后就葬在熊野的花之窟神社。

图片

古道景致


图片

深山里的熊野古道,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雄伟瀑布分流而下、云雾飘渺中遍布溪谷、奇岩......

是世界顶级的徒步路线,也是延续千年朝圣之路。

图片

信仰者认为熊野是充满神力的死而复生之地,在山中竭尽精力的修行者,都算作是死过一次,修行完毕就能得以“重生”。

空海法师生身供

图片
图片

惠果大师传法空海

空海法师生于公元774年,31岁历经磨难到长安留学,得青龙寺高僧惠果法师真传。

两年后学成归国,在高野山创立了密宗道场“金刚峰寺”,建立真言宗,引领日本宗教进入密宗时代。

图片

除了是得道高僧,空海大师还多才多艺。

他是日本书圣,被公认为日本平安时代书法家代表,而且是汉字书法。

他是文学理论家。擅长汉诗和骈赋,被推崇为日本文学评论的鼻祖。

图片

空海法师书法

他也是教育家。建立了日本第一所专门培养平民子弟的学校,费用全免。

被日本学界称为:“思想上不可忘却的恩人。”

图片

公元835年,空海大师在高野山奥之院留身入定。

在每一位真言宗信徒的心中,弘法大师“入定”只是进入了冥想状态,现在仍在持续禅定。

图片

所以,高野山的僧侣每天都要在奥之院的“御供所”内烹饪好供品,

每天清晨6时和上午10时30分,由3名僧人运送到御庙前的灯笼殿供养,称为“生身供”。

至今已经持续了1200多年。

那智大社

图片

图片

那智大社是熊野三山中风景最美的一个,起源于对那智瀑布原始的自然崇拜。

神社内供奉着熊野的十二位神灵以及那智瀑布的神灵。

其中的女神——熊野夫须美大神,被认为是千手观音的垂迹版本,是婚姻的守护神。

图片

神社位于那智山半山腰,山间常年雾气弥漫,仿佛仙境,想要参拜神社需要爬过很高很长的台阶。

神社内的参天古树还可以钻进去,别有趣味。

图片

那智瀑布

金刚峰寺

图片

图片

金刚峰寺山门
高野山密集分布着超过117座寺院,可谓是一座拥有稀世绝景的宗教都市。
其中的金刚峰寺为密宗真言宗全日本三千多寺院的总本山。
山是一座寺,寺是一座山,距今已有1200 年历史。

图片

袄绘
金刚峰寺有两件稀世珍宝:优雅的袄绘(一种画在和室拉门上的绘画,又称隔扇画)和蟠龙庭。

图片

蟠龙庭
蟠龙庭中巨石横斜,水纹卷曲,仿佛惊涛骇浪之中,有恶龙翻滚,时不时探首欲出,而方丈岿然不动,显示出东密真言大威神力。
“龙”元素,体现出一种与中国一脉相承的龙王治水民间信仰的微妙关联。
图片

高野山的坛上伽蓝


图片

南禅寺

图片

图片

南禅寺始建于1291年,由龟山天皇的离宫改建而成,属于临济宗南禅寺派的大本山。

地位在日本禅宗中极为崇高,为京都五山之首。

南禅寺的布局遵循了古代禅宗寺院的规制。

严谨对称,同时又融入了灵活的空间流动感,体现禅宗“空”与“无常”的哲学思想。

图片

南禅寺内回廊曲折,庭中有庭、院中有院,被称为江户初期的枯山水庭园代表作,且被指定为日本国家名胜。

图片

水路阁以红色炼瓦砌成,桥梁形状。作为京都市近代建筑的代表,与南禅寺古色古香的伽蓝建筑相映成辉。

金阁寺

图片


夕阳辉映下的翠绿的山腰,恍如在原野中央坚起的一扇金屏风

——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图片

金阁寺阁如其名,这座高达12.8米的三层楼阁,最上面两层贴满金箔,富丽堂皇。

宝塔型顶上更是有一只金凤凰伫立,怒目而视,羽翼翻动,仿佛正欲腾飞,典型的日本武家建筑风格。

图片

它将平安、镰仓和中国盛唐不同时期的不同建筑风格(贵族风、武士风和禅宗风)有机地融为一体,是室町时代日本文化的代表作。

建造者足利义满正是《聪明的一休》那位经常给一休出难题的搞笑将军。

图片

他退休后皈依禅宗,很有心机地把极具中国特色的禅宗佛堂放在了顶层。

表明自己所代表的禅宗已经超越了将军和天皇,已经从世俗斗争中超脱出来了。

不过,他和一休之间的民间传说大抵出自虚构。

京都立陶板名画之庭

图片

图片

立陶板名画之庭是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所直接运用光,影,风和水等自然媒介来欣赏东西方绘画艺术作品的室外博物馆,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回廊式绘画庭园。

这与传统的庭园从根本上有所不同,传统庭园形式多以平面构成为主,而安藤强调的不仅是静,而是动线的重叠,错综立体的视线深入地下的效果。

图片

安藤忠雄是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获得者,是一个从“拳击手”成长起来的艺术巨匠,被称为“清水混凝土诗人”。

他不断打破常规,挑战全新的建筑“几何”美学,将清水混凝土建筑做到了极致。

图片

这个艺术馆正是他为1990年,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国际园艺博览会上,广受好评的四幅陶板画创作的。

分别为莫奈的《睡莲》、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的陶板复刻品。

图片

 画家莫奈的(睡莲)作品,被放置入口处,在水面下方,通过光线在水面上产生波动的涟漪效果,很好的与印象派所追求光和影,冷与暖的色彩艺术手法不谋而合,产生一种灵动的视觉张力。

哲学小道

图片
图片

哲学小道这是一条名符其实的小道。

在一条清澈蜿蜒的引水渠旁边,简单的两块石板并排而铺,质朴且充满乡野气息,景色清幽。

图片

总长不过两公里的小路边,有不少富有禅意的咖啡厅,朴素的民居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个性。

图片

以前,以京都学派的创始者、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日本著名的哲学家西田几多郎为首,他和弟子爱在这条路上一边散步一边思考哲学问题。

这条路也因此在1972年被正式命名为“哲学之道”。



哲学并非源于对宇宙星空惊疑,而是源于深沉人生之悲哀

——西田几多郞



在幽静的小路上,与自己晤谈,和灵魂对话,任思绪飞扬,是众多哲学家的喜好。

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等人都有散步的习惯。



PS:本行程由『更好株式会社』提供策划支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