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药材概述: 黄芪是一种补气药,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作用功效: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 使用方法: 黄芪多煎汁服用,也可泡水、煮粥或煲汤使用。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 用药须知: 黄芪甘微温升补止汗,易于助火敛邪,故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不宜服用。黄芪是中药材,可补气、生津养血、利尿消肿。 1. 药性:味甘、性微温,归入肺、脾经。 2. 功效:可护养脾胃、减轻腹泻、咳嗽、盗汗、水肿等。 ![]() 2.药材概述: 党参是一种补气药,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 作用功效: 党参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能。 使用方法: 党参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能。多煎汁服用,也可煮水、煮粥或煲汤用。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 用药须知: 党参虽性平,但甘补,故实热证不宜服用。党参是补气药,可补脾益肺、生津养血,治疗脾肺气虚等症状。 1. 药性:党参药性甘平,归脾、肺经。 2. 功效:可健脾益肺,养血生津,改善食少倦怠、咳嗽虚喘。 ![]() 3.药材概述: 中药材麦冬是一味养阴药,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 作用功效: 麦冬具有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 使用方法: 麦冬具有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多煎汁服用,也可泡水、煮粥或煲汤用。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 用药须知: 麦冬微寒滋润,故风寒或痰饮咳嗽、脾虚便溏者忌服。麦冬是养阴药,可清肺润燥、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通便。 1. 清肺润燥:治燥热、咳喘,可润燥。 2. 益胃生津:治胃阴不足、口干咽干,消渴病也可用。 3. 清心除烦:适用于心烦、心悸、失眠者。 4. 润肠通便:治肠燥便秘,可代茶饮。 ![]() 4.药材概述: 西洋参是一种补气药,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 作用功效: 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能。 使用方法: 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多煎汁服用,也可泡水、煮粥或煲汤使用。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 用药须知: 西洋参性寒,能伤阳助湿,故阳虚内寒及寒湿者慎服。西洋参是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属于中药,主要功效是补气、养阴和清热生津,增强免疫力等。 1. 药性:西洋参药性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 ![]() ![]() +5.药材概述: 绞股蓝是一味补虚药,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绞股蓝的全草。 作用功效: 绞股蓝具有益气健脾,化痰止咳,养心安神的功效。 使用方法: 绞股蓝具有益气健脾,化痰止咳,养心安神的功效。多煎汁服用,也可煮水、泡酒。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 用药须知: 绞股蓝性味苦、微甘,性凉,虚寒证忌用。 ![]() +6、药材概述: 陈皮是一种理气药,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的果皮。 作用功效: 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使用方法: 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多煎汁服用,也可泡水、煮粥或煲汤使用。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 用药须知: 陈皮辛散苦燥,温能助热,舌赤少津,内有实热者须慎用。 ![]() +7、药材概述: 菊花是解表药,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菊花味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本品主要含挥发油(如樟脑、龙脑、乙酸龙脑酯等)、黄酮类(如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刺槐素等)、水苏碱、胆碱、腺嘌呤、维生素B1及维生素A样物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作用功效: 菊花的主要功效为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使用方法: 菊花一般使用菊花饮片,煎服,5~10g。黄菊花偏于疏散风热,白菊花偏于平肝、清肝明目。不同炮制方式作用功效略有不同,但用药方法一致,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用药须知: 菊花味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7 ![]() ![]() ![]() ![]() |
|
来自: 快乐飞翔书馆 > 《13.养生保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