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林》 七律/新韵十唐 少立中原逐鹿志,长威朝鲜露锋芒。 戊戌未遂六君去,本性枭雄助虎伥。 腹有经纶实业兴,胸藏大略握兵枪。 周旋倭寇存国本,梦碎千秋因作皇。 安阳洹水北岸太平庄,有一片约93万平米的陵园古建群,这里埋葬着中国近代史上难以回避其影响、难以绕过其事迹、难以准确去评价的一位不平凡人物,这处古迹名“袁林”,亦称袁世凯墓。 一、特例独形 1916年8月,北洋政府遵照袁世凯“扶柩回籍、葬我洹上”的遗愿,以总统之礼筹款73万大洋,委派河南巡按使田文烈在安阳历时两年将墓建成。 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那袁世凯的墓为何选址在彰德府安阳,而不是其老家的陈州府项城?这与其身世有关。 袁家为项城的望族大户,深宅大院规矩多。袁世凯为庶出,7岁时过继给了叔父。袁世凯在任山东巡抚时,他的母亲刘氏在天津病逝。袁世凯扶柩回项城治丧,但其同父异母的兄长以刘氏不是正妻为由,坚决不允许袁世凯母亲进祖坟,无奈的袁世凯只得另外购坟地。此事之后,袁世凯与其兄断交,并发誓永远不再回项城老家。有此兄弟阋墙之隔阂,袁世凯最终选择在给其政治生涯带来转折的福地--安阳洹上建墓,这即为“袁林”设在安阳的原因。 自古帝王之墓为陵,圣人之墓为林。袁世凯非王非圣,墓冢为何称“林”?这其实与一个人有关。 袁克定作为袁世凯长子,本来是想将其父袁世凯墓改称为“袁陵”的,但遭到了徐世昌的极力反对,最终改称袁陵为“袁林”。 曲阜文圣孔子的墓称“孔林”,洛阳武圣关公的墓称“关林”,而袁世凯并非圣人,其实在安阳的墓称“袁林”并不合适。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且国家已经走进共和、步入民国,所以袁世凯墓称“袁陵”更不合适。两项对比下,徐世昌也只能取相对来说低调一些的“袁林”了。 徐世昌的意思很明确:袁世凯称帝未成,未居大宝,洪宪年号已消,若取袁陵之名,实为倒行逆施,有违民国体制。林与陵谐音,《说文解字》上载“陵”与“林”二字通义,称袁林既避陵之名,又有陵之实。 作为袁世凯一生中最重要、最亲密、最交心的挚友,徐世昌这么做的目的也是想保住这位老铁搭档的最后一丝体面。当然,袁世凯死后的体面不仅仅止于袁林二字,也还有其陵墓的特例独形(非特立独行)。 袁林建筑群,采用中西合壁的风格,沿袭明陵格局,以中为体、西式为辅。 照壁、牌楼、碑亭、大殿、配殿,及望柱是中式风格。神道两旁的石像俱为短腿圆润造型,袁世凯本人身形矮胖,是否受此影响而刻意如此塑造石像生,不得而知。袁世凯的墓冢,是仿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濒河庐墓的形制,内包水泥、外砌石墙,是为独特的西式风格。大墓台基上三道门,中间的铁门是西式建筑,貌似民国初年时的“大帅府”,既彰显皇家气派,又区别于帝王陵园,为中国陵墓建筑史上的一个典型。 二、作作有芒 袁世凯的陵墓很特别,其内心更是一个特别复杂的人。 袁世凯生前满身标签、争议极大,是满清的推翻者、民国的缔造者、首位民国大总统、北洋政府建立者、北洋军阀缔造者、谋权篡逆者、反复无常者…,所有的标签其实都可以在他死后用4个字概括,那就是“乱世枭雄”。(袁世凯桀骜不驯的本性,在其13岁时写的春联上就能窥得一斑,“大泽龙方蛰,中原鹿正肥”) 袁世凯的北洋系,在民国初期一共出了四位大总统、六位民国总理、三十四位督军。这些大拿均非善茬(文人大总统徐世昌除外),这些北洋大佬在袁世凯在世时还能安邦定国、共进共退,而在袁世凯死后就没有人能再统治政局,天下打成了一锅粥,谁都不服谁,“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他、后天他打你…”,城头频繁变换大王旗。袁世凯死后的民国北洋军阀混战期,对老百姓来说,成了民不聊生的黑暗时刻。 袁世凯的一生,最具争议的是他83天“称帝”事件。这场袁克定精心想当太子而布置的局,坑爹堪称绝无仅有,把倒行逆施、复辟帝制的黑历史彻底定在了他老爹的身上。 袁世凯因为洪宪称帝,骑虎难下,把自己苦心经营几十年的政治势力瓦解殆尽,搞得自己众叛友离、身败名裂,最后带着晚年遗恨抑郁而终。 安阳洹上,一千多年前是曹操邺城起家的地方,一百多年前是袁世凯捏住满清命门遥控军政的地方。彰德府宝地,给袁世凯带来如此好运,这也可能是其生前决定在此建陵的原因。纵观袁世凯的枭雄一生,军功政绩力压未完成一统天下的曹操,但唯独比曹操差的也就是在称帝这件事上晚节不保了。所以,毛伟人对安阳这两位枭雄的评价迥异,对曹操是称赞有加,对袁世凯只能说“袁林不要拆了,留个反面教材嘛!” 毛伟人曾说过,“与其失之过迟,不如失之过早”,因为后者的损失比前者要小很多。 早期成本还不大,每一次"失之过早"都是一次登山初期的筹备蓄力,再通过重新审视过失、调整策略方法、收集线报、权衡利弊、修正错误,就可能再次抓住机遇东山再起。而“失之过迟”,一旦登上巅峰后出现错误,那高处不胜寒的大风及湿滑的坎坷乱径,很容易被动滑入深渊,站的越高、摔的越狠,因为在高处的纠错机会太少,选错一条小路,就会被摔得粉身碎骨。这也可能是毛伟人看透了袁世凯的心,而在文G“破四旧”时期没让红W兵破坏安阳袁林的主要原因吧?! 袁世凯本人怎样?历史评价莫衷一是。 无可否认的是,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也是民国颇有功绩的政府。从劝退满清溥仪逊位到民国建立、顺利转接,未造成大规模兵戎相见、百姓遭殃的流血战争,北洋政府在国土完整、实业兴邦、科教兴国、现代警察制度的建立等方面给后面的政权接替者打好了较好的样本,终其后来的民国政府继任者们,也只是在模仿,从未能超越。即便是最后败退到湾湾的常凯申,与袁世凯称帝前的人生相比,也只有黯然失色。 生前不辩口舌事,死后有评皆冲虚。 最后,我们也八卦一下,来看下《大钧元模》中那些民国大佬们在袁世凯死后对其评价是怎样的?! 附:“大钧元模”书法展视频 【林旭生,于2019年10月20日】 #游感而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