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的玫瑰”:从钳工到投资大师——但斌的传奇之路 I 悦伙伴

 福田小院 2024-07-24
图片

开栏语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商业与公益在我们眼中不再是对立的单元,而是相互交织,激发无限可能的力量。悦尔公益自创立以来,始终秉持“公益X商业X传播”的理念,致力于成为商业向善的连接者和倡导者。我们坚信,每一位投身公益事业的人都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是无数微小而坚定的善意行动的缔造者。

今天,我们推出特别访谈栏目“悦伙伴”,聚焦50位来自中欧商学院的杰出校友。他们在企业经营与公益慈善领域中默默耕耘,成就卓越。通过一对一的深入对话,我们将探寻他们鲜为人知的经历与洞察,勾勒出属于他们的公益轨迹。

“悦伙伴”不仅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致敬,更是在传递一种共同的信念:每一份热爱与执着,都能在推动公益事业的道路上绽放光芒,让社会更加温暖和美好。希望这一个个闪亮的故事能激发更多人投身公益的热情,共同书写更加美妙的未来。

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见证商业向善的力量与可能。悦伙伴

但斌悦尔公益支持者东方港湾创始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2007级校友

采写 | 恕言排版 | 冯钰舒 卢耀鑫视觉 | 沈玉婷视频制作|瑞信行 REDO团队

在金融投资的浩瀚海洋中,这位浙江出生、河南长大的工人家庭子弟,但斌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独特的价值投资理念,成就了一段令人瞩目的投资传奇。他不仅是东方港湾的创始人,更是一位深受千万追随者信赖的投资大师。从投资腾讯到重仓茅台、英伟达,其精准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让人津津乐道。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对东方港湾社会化发展的远景规划。

2024年6月11日上午,阳光洒在深圳湾的海面上,波光粼粼。深铁置业大厦42楼的办公室里,但斌一边眺望远方海景,一边分享着他从开封化肥厂当钳工到深圳开始投资生涯的传奇历程。

在这座承载了他无数梦想和拼搏的城市,每一栋高楼大厦都似乎在讲述着他的故事。

从工人家庭走出来的他,如何在一地鸡毛中找到投资的真谛,又如何在风云变幻的股市中成为顶尖的投资人?

图片

早年历程:工人子弟的奋斗

1967年,但斌出生在浙江东阳的夏程里村,这一方水土孕育了他最初的记忆。

三岁那年,但斌被过继给了姑姑和姑父。从此,他的生活和命运被四川来到河南开封的工人家庭所改变。这一决定不仅为年幼的但斌带来了新家庭的温暖和呵护,更在无形中为他注入了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

图片

▲但斌儿时照片

养父是四川乐山井研人,部队转业后留在河南开封一家工厂工作。他每天面对重复而枯燥的工作,却总是以积极态度面对生活。养母是家庭的核心,负责日常生活的打理。

直到今天,但斌依然记得儿时吃小酥肉的美味,还有“鸡毛换糖”的记忆。

尽管家庭并不富裕,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深深影响了但斌。在养父母的培养下,但斌学会了坚毅、乐观和“不惹事、不怕事”,这些宝贵的品质成为他今后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比较意外的,是但斌从小展现出突出的体育天赋,特别打排球。小学时,他是校排球队的主力,屡次与团队在市级比赛中获奖。进入开封十四中后,但斌迅速成为团队的核心成员,得到了教练和队友的认可。

在初中升高中的考试前,很多同学放弃了打排球,但斌仍坚持练球。结果,他的中考成绩仍超过了录取线,顺利考入开封另一所名校——二十五中。

在高中班主任张继西老师眼中,调皮捣蛋的但斌其实是一枚“多棱镜”,除了顽皮的一面,还有善于思考和不甘现状的优秀之处。

1982年暑假,父母安排但斌出了一趟远门。在兰州的亲戚家,但斌第一次听到关于毕业、就业的话题,亲戚一番苦口婆心:“斌仔,你年纪不小了,可以考虑学一门手艺,比如东阳木雕,有了手艺,就有饭吃了。”这番好意提示,在但斌看来似一记闷棍,击醒了仍在贪玩中的他——我不想当木匠。

从高二开始,但斌突然变成了一个好孩子,开始发奋读书。每天晚上挑灯夜读,两年下来,他成绩进步飞快,鼻梁上也多了一幅眼镜。

1986年,但斌考入河南大学体育系,正式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每当训练和比赛之后的闲暇时光,他总泡在图书馆里,涉猎历史和文学,“这些书籍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也提升了我的思辨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他和几个师兄创办了“星期二学会”学习兴趣小组。每周二晚,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学长学弟聚集在一起,讨论各种学术和社会话题。

大学期间,但斌坚持体育课程学习,但并未局限于体育的追求,他对学术的渴望同样深深埋在他的心里。他撰写的论文《体育地理学初探》在《武汉体育学报》上发表,便在体育学界引起轰动。这篇论文首次提出了“体育地理学”的概念,展示了但斌在学术潜力和创新能力。这一成就不仅让他在学术界崭露头角,也为他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图片

初入职场:从化肥厂钳工到证券分析师

1990年,但斌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开封化肥厂供水车间当钳工。

开封化肥厂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但斌经常需要在齐腰深的污泥池中维修、保养进水泵,工作强度大且危险。这段经历不仅让他体会到工作的艰辛,也磨练了他的意志和耐力。他始终坚信,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那一段时间,每天艰苦的劳作结束后,但斌总是躺在出水泵房水泥地上,仰望天空,心中浮现着对未来的种种幻想和期望。他明白,这样的生活并不是他所追求的方向。

1991年夏天,在初中好友的介绍下,但斌决定南下广州。

刚到广州的头三个月,他和十几号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命人聚集在朋友应华江的家里。“他不仅管吃管住,还帮我们找工作,真不容易。”但斌回忆,当时他一个体育专业出身的,想在广州找到一份工作其实很难。正当他开始焦虑时,曾在艰难岁月中共患难的朋友郭燕军从北京打电话,让他去北京帮忙打理公司。

差不多一年后,朋友派但斌从北京到深圳,负责电脑公司业务。彼时,深圳街头巷尾到处能听到讨论股票、原始股的声音,空气中流淌着钱的味道。

图片

▲1992年,青春岁月,定格瞬间

半年后的一个偶然机会,体育专业毕业的但斌跟着一个博士朋友开始寻找人生新的方向——他加入了这位朋友承包的深圳新兰德投资咨询公司培训部,担任证券分析员。

1993年2月,北京朋友郭大哥要撤离深圳,他拿出50万人民币让但斌帮忙炒股票。“当时招银证券大户室门槛是100万,我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接问经理50万能不能进大户室,谁知经理的领导说行,就这样,我进了大户室,开始了投资生涯。”

从1993年2月到9月,我把股票市值做到了70多万。这些不错的回报,让很多朋友看到了赚钱的希望,他们开始拿钱给我炒股票。很快,我手头的本金加盈利,差不多有250万。”

然而,一次因听了著名股评家的消息,让但斌损失了近一半的本金。之后,也有两三次不小的投资失利。四次惨痛失败经历,让但斌习得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不要听消息;严格按投资计划形式,遵守操作纪律;对企业研究不透,不要下重注;重视企业调研。

“如果没有历史机缘,我绝不会走上投资这条路;如果没有北京朋友郭大哥的帮助,我可能不会到深圳;如果没有陶博士,我可能只是业余从事投资;如果没有一次次的挫折与总结,我也不会走上价值投资之路。”但斌在《时间的玫瑰》一书中这样写道。

图片

君安证券的成长与磨练

1996年,但斌加入了当时国内证券行业颇有影响力的君安证券,在福田营业部出任分析员。

这一段经历,是但斌投资生涯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每天,他第一个到公司,研究市场报表,钻研技术分析,撰写市场分析文章。公司的内部论坛(BBS)成为了他展示市场分析才能的重要平台,他对市场趋势的洞察和预判多次得到了验证。

2000年前后,但斌把精力基本上用在关注市场涨跌的技术分析上。当时,他还在《君安财经快讯》《国泰君安财经快讯》上发表市场分析文章,也还开过一段时间的专栏。

因《B股——十年磨一剑》与《新千年一月 股市大逆转》两篇预测性文章准确预测了市场变化,但斌在投资圈声名鹊起。正是这两篇文章,支持公司领导做出正确的证券选择,为此,他获得了国泰君安董事会颁发的国泰君安证券投资研究一等奖。据了解,这是该机构成立以来第一次颁发此奖项。

“在我看来,技术分析其实是一种直觉艺术,制定战略需要大量的数据,纵览全球股市发展史,这一过程是属于个人的,为了取胜不仅要拥有智慧,更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斌说。

2000年底,但斌到了大鹏证券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彼时,深藏在心里的“价值投资”方法被渐渐唤醒。“经过2001年中国香港和海外市场的自我洗礼以及在大鹏资产管理公司负责股票组合投资的实践,终于使我有了巨大的转变,就像巴菲特也是画了10年图表以后,才渐悟投资之道。“

在系统学习和大量实践的过程中,但斌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投资方法和策略。他不再追求短期利润,而是开始关注那些具有长期发展潜力和稳定盈利能力的优质企业。他深知,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论市场如何波动,但斌始终坚定信念,坚守价值投资的初心,寻找到市场中那朵最美的“时间的玫瑰”。

“2000-2002年是我投资生涯中最关键的三年,秋冬转春夏,改变这一切的是时间,是我们自己的思考。”2002年底,但斌从大鹏证券辞职,打算开始新的投资人生。

图片

东方港湾与价值投资密码

2004年,但斌与钟兆民合伙创立了东方港湾,正式开始实施他所信奉的价值投资理念。

公司名称“东方港湾”,东方是希望,港湾是安全之处,寓意这里是投资人最有希望,最安全的地方。

起步时虽资金有限,但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雄心。

但斌的投资理念核心在于企业的内在价值和可持续的财富创造能力,强调长期持有优质公司。这一理念源自他在君安证券、大鹏证券期间的学习及实践,并在大鹏证券主导投资五粮液等优质企业时得到了验证。

今年是东方港湾创立20年。回望过去,但斌总结出三条关键的“价值投资密码”。

首先是“找主因”。在投资过程中,但斌注重技术进步等根本推动力量,而不是仅看表面因素如利率变化。他相信,只有深入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长期发展动力,才能真正把握投资机会。当年投资腾讯时,他并没有被短期的市场波动所迷惑,而是看到了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未来的广阔前景,这一判断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第二条密码,是投资那些能改变世界或世界无法改变的公司。前者如腾讯,凭借其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服务上的创新,改变了人们的通讯和社交方式;后者如茅台,凭借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悠久的品牌历史,成为市场上屹立不倒的标杆。通过这种双重标准的筛选,但斌确保所投资的企业无论在何种市场环境下,都具有稳定的增长潜力。

第三条密码,是选择轻资产、高盈利的公司。在选择投资标的时,但斌倾向于那些利润率高且运营成本低的商业模式。这类企业通常能够在无需大量资本支出的情况下,实现高盈利和快速增长。例如,软件和互联网企业由于其轻资产运营特性,具备极高的利润率,在长期持有中能够享受复利增长的巨大红利。

这些投资哲学在东方港湾的运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验证,也是但斌不断思考的结果。

图片

▲但斌在光大证券路演现场

2006年,他们以12元每股的价格投资了腾讯。当时的腾讯尚处于快速发展初期,但但斌通过对其商业模式和未来前景的深入分析,坚定了这一投资决策。这一投资为东方港湾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进一步验证了他对企业基本面和市场前景的精准判断。

除腾讯外,东方港湾还长期持有茅台等优质企业。这些企业无一不是具有强大竞争力和良好市场前景的公司。观察茅台的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走势后,但斌坚信,茅台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将继续增长,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这一判断也为东方港湾赢得了市场的信任和声誉。

但斌的投资视野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还拓展到了全球。在全球调研过程中,他精准选择了特斯拉、英伟达。特斯拉凭借其在电动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确保了东方港湾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和长期收益。最近一轮的美股上涨,让但斌团队选择英伟达获利丰厚。

这些企业凭借其技术创新和市场潜力,成为东方港湾投资组合中的重要部分。

图片

▲2007年9月18日,但斌参加南都财金论坛时,与罗杰斯合影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验证自己的投资理念,但斌不仅让东方港湾在国内私募基金中崭露头角,也在投资界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在未来的投资策略中,他将继续坚持“发现优秀企业,超低购买,长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通过全球调研和严谨分析,选择更多具有增长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企业,确保东方港湾在波动的市场中稳步前行。

2017年,但斌获得“金长江奖”年度优秀私募基金经理。东方港湾海外基金在权威基金媒体Eurekahedge亚洲区排名榜上,位列第六。如今,类似这样的重量级奖项,在东方港湾大会议室已经摆满了一面墙的展示柜。

就在我访谈但斌的前一天,他又捧回了2024年度的“金长江奖”。

时隔不到一个月的7月4日,私募排排网2024年上半年私募基金经理热搜榜新鲜出炉,但斌以收益率48.32%位列第一。

▲私募排排网2024年上半年私募基金经理热搜榜

图片

公益慈善:回馈社会的初心

自2004年创立以来,但斌和东方港湾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作为顶流网红,但斌拥有近1300万微博粉丝,他把《时间的玫瑰》稿费及版税,合计近千万全部捐赠云南等教育项目,以改善当地教育条件。

图片

▲2012年9月9日,但斌在云南澜沧县看望贫困学生

但斌不仅关注教育,还热心支持“小母牛基金”和“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

“小母牛基金”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购买牛给予贫困农户,帮助他们自主养殖,实现脱贫致富。这种“授人以渔”的慈善方式,为无数农户带来了稳定收入和发展机会。

图片

▲2015年3月16日,但斌成为小母牛公益基金的形象大使

作为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的理事长,但斌和中心同事落实精准扶贫措施,为各地贫困人群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改善当地村民生活。

对但斌而言,慈善不仅是个人的使命,更是东方港湾企业文化的核心。他希望通过自身的行动,影响并带动更多的组织和个人投身公益事业。他坚信,只有企业和员工共同践行社会责任,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时间的玫瑰》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段落:2006年10月,但斌在接受《VALUE》杂志主编采访时表示,“有一天我也会像巴先生一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他还表示,如果他老了,人不在了或者不能为公司出力了,我想我们只会保留一小部分公司的股权,余下的给才华的年轻人。我相信真正的好公司一定是大家的,公众的。”

图片

▲2007年5月,与叶萍、张弘在美国奥马哈市巴菲特股东大会

时隔18年,但斌在接受我访谈时仍然坚定地告诉我:“当年这样想,到现在,我也没有变。投资行业不仅需要智慧和天赋,更需要坚定的品格和诚信。通过这样的机制设计,我希望东方港湾不仅是一个财富创造的平台,更是一个致力于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的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但斌个人捐赠合计1亿余元,包括向母校河南大学的个人捐赠有近4000万,其中,一个特别有启发性的奖学金项目,是他出资1699万设立的“河南大学东方港湾高山奖”,以奖励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本科学生。

为什么叫高山奖?但斌说,他在大学每个阶段都遇到了非常好的指导老师,其中教授体育理论的高峰山老师让他一辈子受益匪浅,为回报母校,感谢老师,就取了这个名字。据了解,该奖学金设立以来,每年有十个学生因发表优质学术论文而获奖。

另据统计,东方港湾自成立以来合计捐赠近1.5亿元。

从创立东方港湾到捐赠各类公益慈善项目,但斌始终坚守初心,用教育和扶贫滋养每一个需要扶持的生命。他的慈善之路,是一条充满爱与希望的路,是一条为更多人带来改变和机会的路。未来,他和东方港湾将继续前行,携手更多人,共同传递真诚和善意,点燃无数心灵深处的希望之光。

结语

时光荏苒,但斌依旧怀着一颗探索和回馈社会的心,站在深圳湾的海岸线上,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他的人生故事告诉我们,在波涛汹涌的投资海洋中,唯有坚持和信念,才能迎来最美的“时间的玫瑰”。透过他的经历,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投资大师的成功,更感受到了他对生活、事业和社会的深厚情感。

所以,也许成功不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一种品格的历练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正是但斌能够历经风雨,始终保持初心的根本原因——坚韧不拔地追求真理,怀抱善良回馈社会。他的故事和精神,不仅激励着一代代投资者,也让我们所有人相信,只要怀揣梦想,坚韧不拔,无论多么波涛汹涌的人生海洋,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时间玫瑰。

图片

YuerPF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