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唐代诗歌中感叹 人生回归的暮愁意象 朱英贵 谈到“暮”字,顺便以唐诗为例来关照一下古人在诗歌中展现的经久不衰的暮愁意象。日暮黄昏作为黑夜与白昼的交接点,是一个白日将尽、万物回归的时刻,也是劳作与休息的交接点,喧哗与沉寂的转换点,清朗与蒙昧的临界点,因此也就成了人们一日生活的时间敏感点。 东晋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 》)这是说鸟雀回归山林;初唐王绩的“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野望》) 这是说牧民和猎人的回归;北宋林逋的“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易从师山亭》)这是说日暮时分渔人回归;南宋杨万里“行人自趁斜阳急,关得归鸦更苦催”(《过下梅》)这是说路上行人的归宿。 像这种发乎心理情绪的诗句,在唐代诗歌中随处可见,诗人面对日暮时分的景象,将心中的失意与落寞抒发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在那日落当归、暮色迷茫的时段,也会带来诗人对人生衰老乃至终结的联想。现分门别类略举一些唐诗的诗句含有“暮”字的暮愁诗句,以见其感叹人生回归意象之一斑。 其一,“日暮乡关何处是”,日暮时分是当归的时段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黄昏回归是自然界对物理层面时空环境的回归,也是人们对心理层面精神家园的回归。暮愁的形成首先缘于回归意愿的受阻与盼归意愿的失落。每当家人由于远征边塞或宦游他乡而当归未归之时,居家的亲人便滋生怀远之思,异乡的游子便衍生当归之情。诸如: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王维《送别》) 暧暧村烟暮,牧童出深坞。(成彦雄《村行》)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王维《归嵩山作》)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以上诗句直言日暮时分之回归)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霭然空水合,目极平江暮。(刘长卿《晚次湖口有怀》)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崔涂《孤雁二首·其二》) 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杜甫《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以上诗句隐含日暮思归之情)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李端公》) 日暮田家远,山中勿久淹。(孟浩然《赠王九》)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李群玉《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 (以上诗句表露日暮当归之意) 其二,“落日无情最有情”,日暮是迷茫的时分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的《黄鹤楼》伴着夕阳余辉,抒发浓浓的思乡之情。日暮时分天色昏暗,江上烟波渺茫,山间暮霭沉沉,物象昏寐冥暗,人们视物不清,这很容易使诗人产生迷茫的感觉。于是唐诗中就大量出现用暮景烘托渲染心里迷茫的佳句,借以引出人心的感伤:斜阳古道,西风孤雁,荒村昏鸦、败壁暮蝉,野庙幽萤,荒坟白骨,废寺颓垣……这些暮景无不表现着诗人的愁思与愁情。诸如: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甫《佳人》)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以上诗句直言日暮时分的内心迷茫) 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杜甫《除架》) 苍山寂已暮,翠观黯将沉。(董思恭《咏雾》)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余雪》)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以上诗句借助所见所闻流露日暮时分的内心迷茫)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张祜《枫桥》) 塞鸿过尽残阳里,楼上凄凄暮角声。(耿湋《塞上曲》) 暮雨萧条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李端《听夜雨寄卢纶》)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以上诗句借助内心所感表露日暮时分的内心迷茫) 其三,“歌泣不成天已暮”,日暮是衰老的象征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的含有一丝淡淡的惆怅,亦有生命将暮的忧伤。暮景是诗人产生时间恐惧与死亡恐惧的敏感“节点”,“暮”字在语言的层面就有岁暮、春暮、秋暮、暮年、暮气等意义扩展。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运动具有阶段性与循环性,朝昼暮夜与生长老死互相对应,于是在诗人的表述中就赋予了黄昏暮景以象征衰老已至、死亡迫近的情感意义。诸如: 自著养生论,无烦忧暮年。(马戴《过野叟居》) 蟋蟀暮啾啾,光阴不少留。(白居易《新秋夜雨》) 忽乎吾将行,宁俟岁云暮。(王维《偶然作六首》)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薛逢《元日田家》) (以上诗句直言岁暮之忧)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杨师道《还山宅》) 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齐己《海棠花》) 暮春风景初三日,流世光阴半百年。(白居易《三月三日》) 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以上诗句借助对春暮、暮春的感怀流露对已逝青春年华的怀恋) 朝忧卧至暮,夕哭坐达晨。(白居易《朱陈村》)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白居易《有木诗八首》) 晓露精神妖欲动,暮烟情态恨成堆。(李山甫《牡丹》)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白居易《琵琶行》) (以上诗句借助朝暮、朝夕、晓暮对照流露老暮之叹) 中国文化认为太阳一天的运行犹如人的一生及人世的兴衰:日升如少年,日中如壮年,日昃如晚年,日落如逝世。而日暮时分即已接近日落,在这种天象与人事的变动与转换之中,它也就成了人生终结的象征,于是,在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以抒情著称的诗歌中,也就借助“暮”字的咏叹流淌着人生回归的暮愁意象,每当后人特别是老迈之人读到这些跨越千年的诗句,其情感共鸣定会油然而生,诗中那些感叹人生回归的暮愁意象,定会久久地萦绕于脑海之中。 (就此打住,容当后续) 相关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