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窍活血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负鹏载舟 2024-07-25

【来源】《医林改错·上卷·所治之症目》。

【组成配方】赤芍一钱(3g)川芎二钱(6g)桃仁三钱,研泥(9g)红花三钱(9g)老葱三根,切碎红枣七个,去核麝香五厘,绢包(0.15g)黄酒半斤(250ml)。

【用法】用黄酒半斤,将前七味煎一盅,去渣,将麝香人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大人一连三晚,吃三付,隔一日再吃三付。若七八岁小儿,两晚吃一付。两三岁小儿,三晚吃一付。麝香可煎三次,再换新的。

【作用与功效】行气活血通窍。

【主治适应症】伤寒、瘟病后头发脱落,暴发火眼(眼疼白珠红),糟鼻子,耳聋年久,白癜风,紫癜风,紫印脸(脸如打伤血印,色紫成片,或满脸皆紫),青记脸如墨,牙疳,出气臭,妇女干劳(经血三四月不见,或五六月不见,咳嗽急喘,饮食减少,四肢无力,午后发烧,至晚尤甚),男子劳病,交节病作,小儿疳证。

【方解】

君:麝香——辛香走窜,通窍开闭,活络.散瘀,能引诸药透达十二经,使全身气血畅通,瘀血无安身之所。

臣:桃仁、红花——两药相伍,活血散瘀,配麝香驱散周身瘀滞。

佐:赤芍、川芎——活血祛瘀。

老葱、鲜姜、红枣——宣通阳气,调和营卫,并通过葱姜辛散之力促使活血诸药向上、向外走窜分布,使之与病情、病位更加相符。

使:黄酒——辛温通阳。以之煎煮诸药,可使酒性浸入药中,激发和增强活血通经之品的功效。

本方活血通经之力颇大,用于瘀血病位偏上、偏表者尤为适宜。

【方论】

方中赤芍、川芎行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通络,葱、姜通阳,麝香开窍,黄酒通络,佐以大枣缓和芳香辛窜药物之性。其中麝香味辛性温,功专开窍通闭,解毒活血,因而用为主要药;与姜、葱、黄酒配伍更能通络开窍,通利气血运行的道路,从而使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更能发挥其活血通络的作用。(李庚韶《医林改错评注》)。

妇女干血劳或小儿疳证,腹大青筋暴露,都因瘀血内停,经络的营养和卫气的运行受其影响,因而产生肌肉消瘦,午后潮热等症。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正气无由恢复,必须活血化瘀,推陈致新,使瘀去新生,诸症才能逐步好转。本方用活血通窍之品治疗劳症,深得此法。方中麝香为君,芳香走窜,通行十二经,开通诸窍,和血通络;桃仁、红花、赤芍、川芎为臣,活血消瘀,推陈致新;姜、枣为佐,调和营卫,通利血脉;老葱为使,通阳人络。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窍之功。(冉小峰《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临床应用与医案】

视网膜静脉阻塞
通窍活血汤为基本方(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白术10g,栀子10g,地龙10g,生地10g,云苓15g,柴胡6g,生甘草6g,麝香0.15g,黄酒250g)加减,肝郁气滞甚者加郁金15g、青皮9g;视网膜水肿甚者加琥珀2g、泽兰10g、益母草15g;眼底出血甚者加生蒲黄9g、茜草15g、三七粉3g。每日1剂,连服36天。配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32例,视力恢复≥1.0的9例,提高4行以上的15例,提高2~3行的5例;眼底出血基本吸收的7例,明显吸收的14例,部分吸收的9例,总有效率达93.75%。[孙艳,孙霞.通窍活血汤加减合葛根素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32例总结.湖南中医杂志.2008,24(5):7-9]。

【实验研究】

通窍活血汤可降低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脑组织含水量, 脑指数及脑组织中MDA的含量, 提高SOD、Na*, K+-ATP酶、Ca 2+-ATP酶的活性, 对脑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汪宁, 刘青云, 彭代银.通窍活血汤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3,9(5):22]。

【临证提要】

通窍活血汤是王清任诸方中比较常用的方剂之一,常用于治疗头部血瘀所出现的各种证候。现代多将通窍活血汤用于治疗头面部疾病,如脑溢血、脑梗死、脑外伤昏迷、脑挫裂伤、脑挫裂伤并发精神障碍、脑外伤后遗症、脑外伤阳痿、头皮血肿、面神经麻痹、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血管痉挛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中枢性眩晕、外伤致前房出血、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眼颚下支动脉阻塞、眼底静脉血管瘤、视网膜中央动脉及静脉阻塞、球结膜下瘀血等。其他常用的病证还包括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结节性硬化病、白癜风、多形性红斑、脱发、扁平疣、顽固性失眠、哮喘、癫痫、癫证、神经根型颈椎病等。就单个病种而言,通窍活血汤临床应用前十位,从多到少依次是:头痛(含血管神经性头痛)、脑外伤、脑震荡后遗症、白癜风、老年性痴呆、脑溢血后遗症、耳聋、脱发、中枢性眩晕、眼底静脉血管瘤。通窍活血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有更好、更大范围的应用。

对于本方的应用,王清任特别强调了方中麝香的重要性,称“此方麝香最要紧,多费数文,必买好的方妥”。《本草纲目》载麝香“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麝香开窍醒神,活血消肿,辛香走窜之力极强,叶天士治顽痹,王清任治上部瘀血中每常用麝香,足见其活血通络功效卓著。由于麝香药源稀少,现代医家多以白芷、石菖蒲等代替,亦有一定疗效。但麝香对于神经系统的双向调节作用是石菖蒲等药物无法取代的,因此,对于麝香一味的应用还需重视,但麝香易耗气伤阴,须中病即止,不可多用。

临证使用时,常在本方中加全蝎、蜈蚣等虫类药物以加强息内风、通经络的作用;加三七止新血的同时活血化瘀;加桂枝以增加辛香通窍作用;加丹皮加强祛血分之瘀的作用;加大黄,在通腑气的同时加强活血通络之功;加入黄芪益气通脉,使祛瘀而不伤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