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健能:持之以恒是成大事的标配

 阿国宝 2024-07-26
       持之以恒是成大事的标配
      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步熬出来的。熬得住,出众;熬不过,出局。所谓的熬,就是要有一股持之以恒的精神。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世间万事休。”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恒”就是不变、不中断的意思,不变指的是目标,不中断指的是过程。持之以恒就是一直坚持下去,决不懈怠,保持认真求是的初衷和恒久的热情。当一个人在对待某事上,坚持投入时间和精力,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不求速效,不见异思迁,不有始无终,不半途而废,坚定地为着那结果努力时,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矢志不渝在那个属于他的领域里做出让人不可小觑的成绩,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达到一个质的飞跃。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力量。

Image

      一件事在开始做的时候,往往参与的人很多。但是做着做着,有些人嫌麻烦,因惰性就放弃了有些人看到所谓更有趣的事情就转移了目标;有些人在面对人生道路的坎坷和挫折时,选择了退缩。其实,一个人只要心理上不屈服,他就没有真正失败。功亏一篑,亏就亏在心理失败上。困难和挫折并不等于失败,我们不要随便为自己挂上“失败者”的标签。放弃就会失败。爱迪生说过,全世界的失败,有百分之七十五只要继续下去,原本都可成功;成功最大的阻碍,就是轻易放弃。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天赋不够,也不是因为运气不好,而是因为没有坚持到最后。有一个著名的定律叫荷花定律,第一天开放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天,它们会以前一天的两倍速度开放。到了第三十天,就开满了整个池塘。你知道什么时候荷花开了一半么?很多人都会认为是第十五天,然而并非如此!到第二十九天时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直到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二十九天的总和。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停在了第二十九天,成功看似遥遥无期,其实,只是差迈出最后一步而已。正是因为少了那么一点点的坚持,成功就与你擦肩而过,这样也就少了很多成功者。很多时候,当我们觉得最困难,最想放弃时,这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只要再坚持一下,有可能下一秒就是春暖花开,下一步就会峰回路转。所以,成功和失败的区别,就在于多坚持了一会儿。但是,这“一会儿”又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呀!

Image

      很多人都知道要想成大事者,必须具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说着容易,能够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做事很少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往往凭借一时的兴致,三分钟热度:想健身,计划周减肥多少,跑远;想学习,计划每天读几页书。可坚持了一段时间就觉得太累了,休息一下,一刷朋友圈抖音,就停不下来,沉迷于廉价的快乐之中,最后,告诉自己今天的健身、读书就算了。然后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最后不了了之。事实就是这样,我们偶尔做几件事并不难,难的是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同一件事。
      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的持之以恒精神,让我敬佩不已。曾国藩从小资质平平,不是一个我们所说的读书的好料子,他考秀才连续考了七次,直到二十三岁那年才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他小时候的资质与同时代的政坛风云人物相比,相差一大截左宗棠十四岁中秀才,李鸿章十七岁中秀才,梁启超是个神童,十一岁就中了秀才,十六岁中了举人。但曾国藩的成就却超过了很多聪明人,这得益于曾国藩的勤奋和坚持。他自少年时就有吸烟和晚起的毛病,想下决心改,但开始毛病很顽固,很难改。他在道光二十二年的日记中曾写道:“余病根在无恒,今日立条,明日仍散慢,无常规可循,将来莅众必不能信,作事必不成,戒之!”他决心用恒心来约自己,并改名“涤生”,表示与“旧我”决裂,一切重新做起。他通过拜师求教,用“静”字功夫来磨炼自己的恒心。后来,他不仅克服了这个毛病,而且还养成了许多好的习惯。他坚持每日必读书数页,习字一篇,写日记数条,围棋一局,不仅长期坚持下来,而且终身如此。曾国藩笔耕不缀,终其一生,他即使在带兵打仗的情况下也坚持读书写作,所写家书、日记、稿件达两千多万字,这种毅力和耐心,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特别令人佩服的是,在他自知来日不多的情况下,除了继续其正常的公务外,仍然坚持每天写日记,直到临终的前一天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步,的确非一般人所能及,这靠的就是他远超常人的“有恒”。正是这样,曾国藩的立志经历了几十次、几百次有恒与无恒的反复较量,才最终战胜自己,成为一个有志有恒之士,也才有他后来的成功。

Image

      当然,持之以恒的前提是正确的选择。现代诗人艾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很长,但紧要处却只有几步。每走错一步都将影响人的一个时期,甚至人的一生选择,往往只是一念之遥,但结果却不尽相同。选择对了,加上持之以恒的坚持,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选择错了,仍然持之以恒的坚持,只能是南辕北辙。哈佛大学一调查报告说,人生平均只有次决定人生走向的机会。对人生每次紧要处的选择,都要足够谨慎,要对我们的人生足够负责。唯有如此,将来才能少一点遗憾,多一点圆满。一旦发现选错了,就要审时度势,灵活变通,放下无谓的执着,重新规划人生这是另外一种智慧,在《人要学会善通机变》一文中我讲过。

      世间万物持之以恒,时间会给予最应有的回报。这就是坚持的力量,神圣而强大,虽然过程是极其艰难,但即使成功再怎么遥不可及,在坚持面前总是那么微不足道。一个人没什么都可以,但是就是不能没有恒心,没有了恒心,就是没有决心,没有了决心,你想做成任何事情,那都是空谈。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恒心尤为可贵。唯有持之以恒,才是成大事的标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