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又叫薯蔗、糖蔗,黄皮果蔗。
功效与作用:
甘蔗的功效: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和胃止呕、滋阴润燥。
甘蔗的作用:治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小便不利,大便燥结,消化不良,反胃呕吐,高热烦渴等。
甘蔗食用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甘蔗。
药名:甘蔗 性味:甘,寒,无毒。 归经:入肺、脾、胃经。 功效分类:补虚药,补阴药 功效:清热,生津,下气,润燥。 主治:治热病津伤,心烦口渴,反胃呕吐,肺燥咳嗽,大便燥结。并解酒毒。 用法用量:内服:甘蔗汁,2~4两。外用:捣敷。 来源:甘蔗的茎秆。本植物的茎皮(甘蔗皮)、茎节间生长的嫩芽(蔗鸡)亦供药用。
蔗汁本身带凉,体质虚寒人士不宜多饮,若寒咳(痰白而稀)者误饮,病情有可能实时加重。相传将蔗蒸熟后才榨汁可免此弊端,但确实功效如何,仍有待验证。
竹蔗配白茅根、红萝卜煮水确有清热的功效,小朋友多眼屎兼脾气暴躁时最适宜。若再加荸荠(马蹄),可于小儿出水痘或麻疹时,当水常饮,清热解毒,既可帮助病毒透发,亦可加快痊愈。
作为食糖的主要来源,甘蔗营养价值之丰富,实在毋须置疑。若嫌蔗汁单调,可用蔗汁煮饭,能够和胃宽中,令你胃口大开。
1.蔗浆粱米粥:甘蔗500g,切碎略捣,绞取汁液,加粟米(青粱米)60g,加水适量,煮成稀粥食。源于《董氏方》。本方取甘蔗汁益胃生津、润肺燥,取粟米益脾胃;二者又皆能除热。用于脾肺不足,阴虚肺燥,烦热咳嗽,咽喉不利。
2.甘蔗莱菔汤:甘蔗200g,鲜萝卜150g。切碎,加水煮至萝卜烂熟,去渣取汁,随量服用。源于《山清家供》。本方取其“蔗能化酒、芦菔能化食也。”二者同用,可奏清热除烦、解酒毒和化食下气之效。用于酒食过度,烦热面赤,呕逆少食。
3.蔗汁葡萄酒:用蔗汁、葡萄酒各50克,然后将它们充分混合后服用,早晚各1次,对于治疗慢性胃炎、反胃呕吐都有很好的疗效。
4.甘蔗生姜汁:甘蔗250~500g,生姜15~30g。分别切碎,略捣绞汁,和匀服用,或煎热服。可分3~4次服。源于《梅师集验方》。本方用蔗汁益胃和中,生姜下气止呕。蔗汁虽寒,姜汁虽温,但合用则性较平和。用于阴液不足,胃气上逆,反胃呕吐,或噎膈饮食不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