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作为顺天应人,他会从宇宙得获到无限能量。反之,当他充满怨恨、嫉妒、烦恼时,他的能量会迅速流失,加速衰老与死亡。尤其老年人,甚至顷刻会让他失能失智。 知道了这个秘密,就知道如何让身体健康了吧? 这一切,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绝对不能是装出来的。虚荣心是极为消耗能量的。人在狂妄和说谎的时候,也是很消耗能量的。 所以很多修行人精力充沛、健康长寿,就是因为内心充满智慧,能量🈵🈵。 人生须处理好三个关系:1.人与自然的关系,遵从“天道”,即按各种客观规律行事;2.人与人的关系,即各种社会连接,既有分量又有分寸;3.与自己的关系,即精神与身体的最佳状态,活力满满积极向上。 任何人的相处都需要一些神秘感来维持,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适用于任何关系。保持界限,一切“情”都能持续维护,否则迟早会难以为继。 你介入了谁的因果,你将会背负谁的运道。烫死猪,翻咸鱼,雕朽木,扶烂泥,都是自讨苦吃。 调良驹,扶幼竹,雕璞玉,翻困龙,才是利人利己的善行。 正义与野心,忠诚与权术的交织,造就了那些悲欢离合。 然而历史并不因此静止。正义或许只是虚妄,权力也终有坍塌之时。兴衰替代,昭示着天道的无常与轮回。今日权力欲望的膨胀,同样需要警惕和反思。 李俊在江湖上混得久了,阅历自然也十分丰富,什么样的人没有见过,什么样的事没有遇过。有多少经历,就有多少感悟,就有多少造化。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子说了这话,却没有做到。而李俊做到了。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许多牛人之所以牛,就在于他们能读懂“一片秋叶”背后的信息。而恰好李俊和燕青,就是梁山上的两大牛人。 人到老年,必须坚守的堡垒有三:健康的身体;独立的住房; 一定的存款。 所谓亲情,到了晚年,也离不了一定的利益交换。 人的能量状态决定其生命质量。 处于低维度空间的生命,不能理解高维度世界的事情 。这个局限性就是能量不足,也就是智慧不够! 苍蝇认为的美味,其实是人类倒在垃圾桶的残羹冷炙。井蛙到处炫耀的“幸福”,只是只是人类的笑谈。 在他有钱时不会鄙视谁,在他贫穷时也不取不该得的钱,这样的人比较靠谱。 人品有时可以伪装,但钱品却能直显人性。 在金钱面前能守住良知,才值得信赖。 《左传》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人生在世,要有忧患意识,不能因浮华而沉迷。 生活向来是福祸相倚相伏。 不知收敛沾沾自喜,张狂的背后一定是祸患。 顺风顺水地过惯了,以为自己有金刚护体,🉑知,“天则一算” ,远远胜过“人有千祘?! 佛陀和阿挪一天出城遇,到一个可怜的老阿婆,阿挪请求佛去度化她。可是无论佛陀如何出现在她的身边,她就是视而不见(见佛一眼有无量福)。 佛法里讲“无缘难度”;修行人说她没有那个“福报”。事实上也是其“能量”问题。 所以,能看到、认知和了解什么样的世界面目,其实取决于其的“能量”。 同一个事件,在正能量者的眼里有积极的价值,而在负能量者的眼里只有消极的情绪。 生命的能量,首先源于洞悉自我。看清自己并不断改变。必须不断反思,不断校正,不断为自己赋能。 从能量的角度讲:一个人的命无非就是由体能、智能、德能三部分构成。 再细分的话:德能是一个人能量的树根,智能是一个人能量的树干,体能是一个人能量的枝叶。一个人修炼,也就是修这三个方面。 在凡夫的世界里,很多都是恒定不变的。但在开悟的人看来,一切都为“无常”的。一切不可说,不能说,不必说。他们更是活在所有的“说法”之外。 法国启蒙思想家、西方法学奠基人,他的“十恶论”,成为民众思想开化的标志: 《论十恶》 一恶、没有人性的政治 二恶、没有思想的崇拜 三恶、没有人文的科学 四恶、没有道德的商业 五恶、没有良知的知识 六恶、没有真实的历史 七恶、没有独力的精神 八恶、没有自由的幸福 九恶、没有劳动的富裕 十恶、没有制约的权力 病魔缠身时,健康是幸福;灾难来临时,活着是幸福;分别两地,团聚是幸福;灾区饥民,有饭是幸福。 对猪来说,吃喝睡觉是幸福;对鹰来说,翱翔天空是幸福;对猴来说,古怪精灵挤眉瞪眼地刷存在感是幸福;对牛来说,默默奉献就是幸福! 世上并没有绝对的“普世”幸福,所谓的幸福都是针对具体情况而言,也是因人因时因地因情而异的。 不同三观的人,都有自己幸福的底线,适合自己就好。若把自己的“幸福”当成“普世”去吹嘘,就显得浅薄了。 谋略家知进知退,尤其讲究非危不战。也就是说,只有涉及根本利益才会出手。而聪明则不同,不明白利器不可轻易示人。频繁卖弄,让人警觉,被认为是处处不吃亏的小人。这样的人,被人处处防着,很难成为大器。 有些人一出现,就是通过他的丢人现眼、来使大家开眼的。所以,一定要辩得出虚假,禁得起假话、忍得住欺骗,经得起敷衍。 一个人所谓的“坚韧”,无非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行人所不能行。遇急能静,遇怒能平,遇烂能离,遇乱能稳。 人家愿意跟你相处的原因: 第一,你能带给人家实用价值。 第二,你能使人能打开眼界。 第三,你能倾听别人的想法,并拿出中肯的见解。 第四,你能发现和认可别人的价值。 第五,你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 想成为人家愿意与你相处的人,要做到:有综合实力,能给人带来价值(包括情绪价值);有人格魅力,能让人相信你 ,觉得你和善且靠谱。 世俗人的初次交道,都在打量和掂量你的身份和身价,你的综合素质,然后再选择对你的态度。你有利用价值,他就会近你、敬你;你对他无用,他就会远你,无视你。如果你毫无锋芒过于善良,他甚至会贬低和欺辱你。 所以,人必须学会展示底线,维护尊严。 做人要三思:思危、思退、思变。居安时思危,欲进时思退,平稳时思变。 每天多一点点的努力,不为别的,只为以后能够多一些选择。坚持探索践行,坚持健身摄生,只为期盼自己想要的未来。 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为什么”没有答案,太多的答案没有“为什么”。 尽力之后,选择随缘。和温柔的人在一起,是养生;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是养心;和智慧的人在一起,是养脑;和三观不正的人在一起,就是慢性自杀。 熟悉鸿门宴的人都知道,刘邦和项羽聊得很顺。但是刘邦还是提前离席了,因为他知道项羽始终是对手。 席上很多人,但是刘邦知道谁靠谱。依重张良,才能化险为夷。 不管用什么方式社交,都要明白一个道理——你有用的时候,别人会给你面子,给予帮助。你没有用的时候,大部分的人会疏离。 能够一直交往的人,也就那么几个知己。 欲成大事,必要众人相助。但是谁会推举你,谁要踩你,谁在逢场作戏,你一定要心中有数。 漏斗效应告诉我们,真正能够执行的信息,只有20%。真正能够交往的人,也应该是这个概率。 真正聪明的人,不会炫耀自己的家庭、财富、成就。他们会更加专注内在的修养和品质,尽力呵护人际关系,活出价值和风采。 用言语来堆砌存在感,不如强大自己。低调做人,谦卑做事,懂敬畏,察忧患,这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未来的竞争就是抢占“认知高地”。谁赢得了大多数人的“心智”,谁就赢了。社会将不断筛选掉“低认知”的人,让他们永远处于底层;同时也会留下“高认知”的人,让他们跃升到更高阶层。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人生如戏。编剧是你,导演是你,演员也是你,好坏都是你。虽未到剧终,通过逻辑推理,基本已🉑预知结局。 机锋, 机缘,际遇,果报,无常,天道,人道…… 一般人看不懂;看懂的不一般。 静待天时,一切都在来的路上。如果生活一直这样下去,还会有故事吗?斛满,人盖之;人满,天盖之。 好脾气都是磨出来的,臭毛病都是惯出来的,是非都是闲出来的。 “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闲人滥事多,懒人毛病多,忙人福寿多。 当有人不尊重你时,记住六个字,你就赢了。 不争。以退为进,层次不同,争辨无用; 不理。沉默是金,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不怒,控制自己,急则有失,怒则无智。 往后余生,专注当下事,无视烦心人。欢喜一世,自在一生。 活着活着就明白了,跟任何人较劲都是在消耗自己。也许最稳定的关系就是没有关系…... 向内探索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兴趣在哪里,哪些东西能够给自己带来价值感和持续的满足感。去除虚妄的欲望,找寻那些隽永的东西。 定数是命,变数是运。 认命修运,知定数修变数。 内心可以阳春白雪,生活必须和光共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