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福报源源不断的10个方法,你做了哪些

 千叶卍宝莲 2024-08-03

图片

谁不希望自己的福德因缘深厚

生活幸福一点、富足一点、自在一点

但福报犹如一桶水

如果只用却不往里添加,很快就会用光

每个人的“修福”方法不同

结果自然大相径庭

那么,福报为何物

如何令福报源源不断

图片

生而为人,有人从出生就衣食富足,有人注定要靠自己打拼;有人身康体健,有人孱弱多病;有人聪明过人,有人愚钝木讷;有人长相俊美;有人粗陋不堪……

虽然倡导人人平等,但在境遇上大家并非等同。这些差距皆源于彼此的“福报”不同。很多人以为,福报是上天恩赐,或是随机安排,因而总有人抱怨出“老天不公平、没长眼”的感叹。

但其实每个人的业报都是依因缘规律自己积累、遇缘招感而来。福报则是一切善业所感的果报,引导我们投生善趣,感得身体健康、形貌端庄、智力出众、受用丰足、人际和谐等种种人生顺遂的条件。若是今生“福报不够”,定往昔未曾修善、造作恶业在健康、容貌、受用、心智、人际关系等方面掣肘人生幸福。

图片

修福,修德,修慧

现代人观念是若想自己过得好,必须要争要抢;而古人崇尚“厚德载物”,一个人有深厚的德行才能承载大福报。佛教在此基础上,更倡导我们进一步修慧。智者大师曾说:修福德不修智慧,叫作愚;修智慧不修福德,叫作狂。

无德、无慧,所享福报只是一时,若是福报消耗殆尽,便处处是苦、样样都难。而有德行、有智慧,便能不断培植福报,生生增上。

增长福报的10个方法

增长福报有十种方法,能做一条,就有一条的收获和受益。

【少贪多舍】舍是上供下施,如同农夫播种,播种越多,收成越丰厚。在佛教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同样,有贪也必有失,贪图短时间的快乐,失去的却是以后广大的福报。

【少聚多散】俗话说“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昧而多财,则益其过。可知积财以遗子孙,其害无穷也。”聚财留给自己的子孙也有很大的害处,因此要多布施、多结缘。

【少执多放】执着于一点往往失去全部,要把眼光放大、放远、放开,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图片

【少傲多谦】“满招损,谦受益”,太骄傲反而让人看不起,谦虚的人才会受尊敬。

【少自多他】不要只想到自己,要想到自己以外还有他人,包括父母、兄弟、姊妹、同学、朋友、同胞及一切众生。

【少私多公】要多为周围的他人着想,不要只想自己。要常常想到众生,融入大众,才能真正破除我执,回归无限的生命海洋。

【少忧多喜】人生一世不过数十载年华,不要让忧愁常常萦绕在身边。要把欢乐、喜悦常驻心头,并且给他人带去欢喜。

【少爱多慈】爱是自私的,是容易产生祸患的。如果把爱变为慈悲,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对人有所助益,自己才不会陷入狭隘。

【少色多德】不要把生命浪费在爱情、美色的追求上,因为爱情、美色会随着时间迁流而产生变化。在道德、修养上用功,才有长远、究竟的意义。

【少拒多容】泰山不辞土壤才能成其大,所以,少些抗拒、对立,多些理解、同情、接纳、包容,才会增加福报、广结善缘。

图片

《了凡四训》记载: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因此为善即是惜福、培福

不贪著世间的顺遂和享受

将福报升华为福德与智慧资粮

助力修行、践行利他

才能早日成就自他究竟的安乐

图片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